密友之聲

春風何處﹐點點滴滴人間﹔春意何處﹐點點滴滴心裡。-姚雲毅
个人资料
正文

过 节

(2006-08-18 13:18:28) 下一个

过 节

 

张灯结彩,装饰圣诞树过节,腰痛; 东跑西颠,买礼物送人,头痛;开派对赴宴,你请我请,肚痛;拎行李,提包裹,拖儿女旅游,脚痛。每年感恩节、圣诞节、新年一过,浑身疲乏,身心劳累,恨不能连着睡几天懒觉,好解解乏。但是,千金要上课,多余的礼品要退,挂的灯要拆,圣诞树要扔,又是无法偷懒。记得以前是很想过节的,元旦一过便扳个手指盼春节,春节一过,又想着闹元宵,又等着清明的青糰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说实话,在中国过节才有味道,吃喝玩乐都能尽兴,到了美国,虽说节假日也不少,但似乎离我太远,不过节,对不起孩子,过吧,又累人,归根结底是我要过还是要我过的问题。

刚到美国,是没有什么节日的,圣诞节、新年,无非是多个可以睡懒觉的时间,可以不去上课。后来,也是几个中国学生聚聚,吃着中国饭过着洋节,随后是节后可买便宜货,趁着热闹买些平时不会买的东西。入乡不易,托福、GRE的考,申请表格乱寄,随俗则更难。十几年过去,也是假洋鬼子了,听英语看书是耳顺眼顺了,吵架也是英语、中文、上海话一起来,但是这火鸡嚼在嘴里,总不如上海小绍兴的三黄鸡鲜,长叹一声,“得到天空失去土地,丢了根”。想想美国的好处,环境保护好,肺癌率低;经济结构完善,银行系统独立,没有金融风暴之忧;综合国力强,工业发达,生活便利,大学普及,发展的机会多。然而,站在教会的唱诗班里,听着长号、圆号齐鸣,管风琴山响,倒也壮丽,唱着圣诞的歌倒也是投入,不过,这总是在唱别人的歌,过着别人的节,不如站在景山公园的崇祯皇帝上吊的煤山上乱吼一气过瘾,不如那一壶花茶,几粒卤水花生米,惊堂木一拍,说起“隋唐”李元霸、宇文成都、罗成来解气。文化差别,中国情结在我这一代移民中,是无法解脱的。

国内过节,也累也烦,且不说半夜三更起来排队买凭票供应的蹄膀、带鱼、豆制品时多么撑不开眼皮,便是后来成婚了,拎个蛋糕挤车串亲戚也是累人,脚酸,更不用说年初一拜访领导、导师时,需要如何的小心谨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但挤在那庙会的人潮中,前胸贴后背的,才知道是过节,听见厨房里砧板乱响,家家户户油烟齐冒那才叫过节。而现在从加拿大买来的两盒月饼,两个星期才吃完,而这味道却不如以前那每人四之分一的香,反而怪别人做的不好,老手艺都失传了。唉,倒是那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思乡愁,在夜深人静的中秋,在五彩灯火的圣诞夜悄悄涌上心头,天边的父老乡亲,小时的朋友,多年不见的邻居,都来这梦中问候,笑醒了,枕边还留着泪花。人生的故事,不光角色常换,布景也换。城市、乡村,中国、美国,那梦境是大不同的。一方面,常梦见上飞机时找不到机票,急出汗来;另一方面,又梦见祖母的笑脸,听见母亲的歌声,西湖、太湖的水声,又想念浓浓的亲情。出国,是自己要出来的,没人逼迫,正好又是出国热,好儿女又是志在四方了,日本、美国、澳洲、欧洲、加拿大、“要学雄鹰飞天涯,不学麻雀屋檐下”,到机场接送朋友时,常想着何时才会轮到自己; 托福班的同学见面,一句话过来,“你还没去?”便是语塞,怏怏半天。到了美国,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算是有房阶层了,算是小康阶层了,上饭馆买茶,倒也是不必要乱翻打折的优惠券了。旅游也不必是几家人家租车穷玩了。

可是,这心里依然是不着天不着地,每逢过节时,寂寞、孤独感更甚。没有了同种同色同文化的人群,虽然有车、有鱼、有屋,但过别人的节,唱人家的歌,毕竟是要我过的味道,而想过的节,没有了人文环境,没有了左邻右舍看灯放鞭炮的喧闹,没有了乡音乡情的感染,也就没有了心情。只剩下一轮冬月,泼洒着遍地银波,滚滚入梦来。而梦中的我,倒也年轻,夹在欢笑的人群中,朝舞狮舞龙的街头跑去。

岁月如梦,如歌,在这异乡的佳节时,我把绵绵的思乡曲挥入云去,而把无尽的乡愁埋入心头。洋节虽然不属於我,还是要过的,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异乡客的心头,无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欣鼔 回复 悄悄话 厉害。 好朴实文字!扑面而来的浓郁乡土味儿,钩起读者无穷的追思。
马上续残梦 回复 悄悄话 乡愁是最高级的一种感情,读你的文章很有共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