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小熊是德国后裔,很小就移民到了加拿大。小熊的德国饭没少吃。小熊的外婆曾经给泰坦尼克船老板做厨师,所以他母亲也学到了不少做饭的精髓。他妈妈做出来的德国土豆色拉,简直是人见人爱, 每一次派对一大罐子都没什么剩下来;还有那奶酪蛋糕,入口爽滑,也不甜腻,真是百吃不厌。
不过说来说去,西方人煞有其事地说要吃个家庭晚餐,忙哄哄地,最后也不过是色拉,一道主菜,然后就是甜点什么的。主菜味道好是好,不过晚餐的丰富程度就这样了。如果小熊去中国,肯定把他吓昏过去,同样是家庭聚餐,一大桌子的菜琳琅满目,合该刘姥姥进大观园了。
不管怎么说,吃饭这等大事,总是迁就不得的。我不能天天吃面包奶酪牛肉饼和香肠,小熊也不能天天吃番茄炒蛋青椒土豆(我的最爱)和馄饨面条,顺得哥情失嫂意,不如大家分开,各吃各的。出去吃,当然哪里都吃,只要便宜,什么日本寿司韩国烧烤,印度咖喱泰国炒面,咦,数来数去怎么还尽是亚洲美食。以前在国内挺爱吃必胜客的比萨饼和辣鸡翅,还有意大利菜,到了这里,不知道怎么了,对比萨饼和意大利菜起了反感。到了小熊的生日,才请他去吃了一顿意大利餐。
偶尔在一起合作做一顿饭,如果是西式就他掌勺,虽然简单,但是也很温馨。他做的意大利面还真的不错,我做的就不如他。有的时候我就做个馄饨,当作汤,然后在吃他做的主菜。这也算中西合壁吧。前天刚刚一起吃猪肉包子配恺撒色拉当晚饭。他一本正经地还在肉包子上加番茄沙司,好笑。
有时嘲笑他们德国菜口味淡,他总是理直气壮地回答,“那叫追求食物的本来味道,哪象中国菜,靠重口味刺激味蕾,有时候还用味精哪。”也不是所有的中国菜都是靠味精的,我老妈每每烧好菜端出来,总是说:“老鲜咯,勿没放味精哦。”咱们也是追求没有味精的境界的。
哦对了,差点忘记谈吃辣。我最最喜欢吃辣,刚刚遇到他的时候,菜里放一点点老干妈豆豉他就频频擦汗抹眼泪。他常常面露敬仰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口中的“还可以”是足以让他涕泪横流的具有杀伤能力(killing)的辣。不过他的耐受能力也是逐日递增,相信假以时日,他也可以面不改色地吃川菜了。就是担心他的肠胃吃不消,哎哎,有待磨练,有待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