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待国内 美国读书四年留学生的意外之年
(2006-08-22 11:39:37)
下一个
重新看待国内 美国读书四年留学生的意外之年
瞭望东方周刊
她真的觉得,即便不立刻开始在国内找工作,也到了重新看待“国内”的时候了
肖衡今年“意外”地在家过年了。
到美国读书已经四年,学校每次放圣诞假,总是在中国的农历新年之前就结束了,因此,她过去的三个春节,都是在美国度过的。
今年本来也是一样应该在春节前返美的,但意外就出在那张返程签证上了。肖衡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攻读信息学博士学位,在这一次签返程签证的时候,突然被签证官要求提供导师和个人简历,送回华盛顿“审查”。
肖衡已经往返中美之间多次,但领事馆方面并没有说明这一次需要特别“审查”的原因。审查的时间,预计是四至六周。
“审查”是数以万计的中国在美留学生近年来常常遭遇、永远找不出原因、又预测不出结果的伏击战。在美国的留学生又常常是以签证的难易程度来判断中美关系好坏的。2005年6月,中美两国签署了“美中签证谅解”、互为对方留学人员颁发一年多次往返签证。所有人都以为,签证更方便了,在美的留学生普遍感到兴奋。但现在看来,情况并没有彻底改观。
肖衡在美国的朋友纷纷写信来提供各自知道的“审查”先例。同实验室的一个女孩,据说曾经被审查过三个月之久,而且此后每次回国必被再审,每次审查的结果又是给了签证。又有一个人安慰她说,快的话,也许10天左右就审完了。
而肖衡的家人,特别是八旬的祖父母,几乎是欢迎这次“审查”的——孙女终于可以松口气,消消停停地在家过年了。这在签证顺利的时候是不可能的。每一次,20岁出头的孙女总是独自一人拖着两个大箱子从美国经日本转机飞回来,还没等“沾上家里的地气”,就又拖着大箱子飞走了。她回家之前全家都很兴奋,而兴奋总是很短暂,随后而来的惆怅和失落却要持续很长很长时间。
“我宁愿她学习没那么好,就在国内找份工作。”肖衡的祖母每次都这样对艳羡的亲友说。
“没关系,美国人要是不给签证,我们就在国内找份工作,不回去了。”这一次,祖母这样安慰孙女。
肖衡自己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她经常阅读在美国中国留学生中最火的麻省理工大学(MIT)的BBS,“回国就业”是其中讨论最热烈的版块。
北京、上海都有很多很好的机会,GOOGLE,IBM,微软,还有阿里巴巴和联想。她这一次回国,还听说了江南春,听说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靠在电梯内装上电视就能在纳斯达克上市。她惊叹于这样的创富渠道和速度。即便是在美国从事信息学的前沿研究,她也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点子就值这么多。
不过,肖衡也说,“回”还是“不回”,回国“值不值”是永恒热烈的争执。
这一次赋闲在家,她对“国内”产生了一种新的兴趣。她买来“超级女声”的所有碟片,从头到尾看一遍。“留学生常常不知道到美国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事,只埋头做自己的事——大多数留学生其实都是这样夹在中间的,就像在美国过年的时候包的饺子,吃出的总不是那个味。”这位即将获得美国名牌大学博士学位的年轻女孩叹了口气说。
肖衡家的祖辈当中,有一位叔公早年去了美国,奋斗了一辈子,从未回过国,现在脑子里的中国还是解放前的样子。肖衡去纽约看望他时,发现他们老两口已经行动不便,但由于纽约人力太贵,请不起保姆,每天都在家叫外卖吃。“在美国常常看到很老的老人独自开车去超市买菜,美国人年纪多大都可以续驾照,不像在国内,过了一定岁数就不准开车了,请个人照顾也便宜,这样想想,还是国内的老人幸福。”
肖衡真的觉得,即便不立刻开始在国内找工作,也到了重新看待国内的时候了。中国早已不是叔公脑子里那个混乱的中国了,也不是很多美国人想起来还很遥远的中国,甚至不是她自己离开时的那个了。她在纽约实习过一段时间,不过中国变的那么快,比纽约还快。想到这一点,她就很振奋,也很兴奋。
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拿到那张签证。不过她不再紧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