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柏启示录
(2007-01-02 11:41:49)
下一个
宁柏启示录
宁柏, 中国70年代末的时代人物, 影响了一代父母以及一代年轻人的神童. 他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水浒传》.
1977年, 正就读于江西赣州八中高二年级的宁柏受到宁铂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的举荐,致信当时兼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副总理批示 ∶“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从此宁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1978年3月, 宁柏进入安徽省中国少年科技大学学习. 次年, 学校开始分系.宁柏找到他当时的班主任谈话, 他说学校的专业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 希望能调到南京大学念天文系. 中国科技大学立刻驳回他的请求, 给予的答复是 : 即来之则安之. 于是宁柏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在中国科技大学学习高能物理. 在这之后的25年里, 宁柏一次又一次地试着逃 , 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专业和生活, 然而他始终无法摆脱他身上的名人光环, 也无法摆脱媒体过度渲染给他带来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导致他三次报名参加研究生考试却不敢跨入考场, 多次参加TOFEL考试却以失败告终, 伤仲永已泯然众人矣.
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的宁柏没有象班级里的大多数同学那样选择出国或者是考研, 而是留校做了一名老师. 19岁的他成为中国最年轻的讲师. 之后娶了一位当年他的崇拜者为妻.然而婚姻生活也不尽如人意, 且不说夫妻双方的文化思想差异, 仅从对待孩子的教育便可见强烈的分歧. 宁柏的妻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反对矫枉过正, 要用约束的、规划的方式培养孩子。宁铂则坚持,决不应该设计孩子的未来,应任其自由发展,哪怕孩子最终只能做个普通的人。他对孩子惟一的教化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真正地去爱人,关心人。不久, 由于夫妻两的一次口角, 宁柏 家出走, 去了最远的海南.
人生的不如意, 被命运的安排, 造就了宁柏的悲剧. 怀特海说 : 悲剧就是明知要发生却又无可抗拒的事情. 这一点恐怕没有人比宁柏能更深刻地认识.
事实上在宁柏不得不留在中国科技大学继续学习高能物理时, 他的成绩已大不如从前, 他被迫接受的这个选择明显是个错误. 由于想转到南京大学学习天文的想法被勒杀, 宁柏把自己的对天文的兴趣转向对神秘星相的研究, 这一兴趣的影响, 加之盛名之累, 对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对于压力的无法承受, 成为他后来几次逃 父母妻儿而期望削发成僧潜心研究佛学的原因.
2005年, 宁柏终于抛开一切, 去到五台山成为一名僧人. ?说他已成为一名高僧, 对佛法有深刻的研究与认识, 同时对星相学, 易学也颇有建树.
他们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楷模,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所谓的清晨的朝阳是他们, 而大部分其他的小朋友都是情晨的乌云或者细雨见不得阳光. 平庸之辈们只有观望仰慕的份. 突然间他们变得默默无闻, 杳无音讯. 小时候的偶像接二连三地坍塌了。中国自建国以来, 处于种种目的而创作出一个个学习榜样. 70年代末的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年代, 时代呼唤知识与人才, 科技与教育战线首当其冲进行拨乱反正, 对科学和人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渴求和热忱, 也迫切需要树立典型人物来引领国人崇尚科学. 正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 宁柏等早慧青年被推到时代的潮头. 可以说, 从他们被举荐到科技大学读书那一刻起, 其作为时代人物的命运就注定无法逆转. 一夜之间, 这几个小小孩儿被树立为典范, 用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科学进). 再后来为了加强培养青年学生的集体思想教育, 出现了一批英雄少年, 比如说为了抢救集体财产而牺牲于火中的赖宁. 这类人工榜样还在延续. 只是不同的时代,这类制造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前不久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5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选拔活动中以 高居榜首的票数当选的洪战辉, 也是为了树立一个自强不息贫贱不移的形象, 感召青年人自力更生而为国家减轻负担. 实事求是地说, 他们确实起到了号召和引领的作用, 千千丌丌的青少年受到他们的影响激发了追求真知, 崇尚科学的梦想, 爱祖国爱集体, 他们的影响深远. 丝毫不亚于其本身在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然而, 不同的榜样顺应不同的时代而产生, 但相同的是都能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受害者。值得深思的是为什厶会出现人工标榜运动?谁是这类运动的受益者?俗话说得好 : 男怕入错行, 女怕嫁错郎. 宁柏是榜样制造运动中的牺牲者,我辈也是受害者. 70年代出了个宁柏, 多少的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 也能成为象他那厶样的一个天才. 不惜对自己的孩子拔苗助长, 四岁上学, 连跳两级┅ 比比皆是, 为的是让孩子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8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 于是父母亲逼着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跳舞┅ 90年代中期土改房改, 股票市场牛气冲天, 于是科学家, 艺术家, 都被抛置脑后, 没有钱是丌丌不能的. 爸爸妈妈们给孩子选择的专业是国际贸易, 金融, 税务, 等等一切能与钱直接挂上钩的科目.
父母们有没有问过孩子们想要什厶 ? 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 4岁入学, 小学跳一级, 9岁念初中┅┅
我没有童年, 童年记忆中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就是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上山采野菜. 剩下的许多记忆都是恐慌. 比如说周末即将结束, 面对第二天的课堂有莫名其妙的紧张 ; 年纪不够, 别的小朋友都带上红领巾而我没有, 会被别的同学嘲笑 ; 晚上睡觉, 幻想第二天上学要经过那片鱼塘, 突然失足掉下去沉入水中窒息而死 ; 作业没做完或者没做好, 考试没考好老师要家访, 又省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从6岁就开始失眠, 整夜睡不着胡思乱想 恐丌分.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所谓的天才不过是在某一领域中的早熟. 早熟过后, 发育成熟, 一切便又恢复从前, 别的同学 上来, 你则要落下去. 这一早熟带来最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学业上的差距, 而是心理上的差距, 可以说成是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 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或者是情商的高低. 我不赞同对天才的看法, 但是我认为对于人才有其一定的评判标准, 正如古语说 :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这才是人才标准。
若是别人换在我的位置上恐怕是早已自甘堕落, 悔之晚矣. 与宁柏同时代的还有两位神童, 一位叫谢彦波另外一位叫干政. 他们都是78级少年班的同学. 其中谢彦波是以年纪最小而闻名, 干政则是以出色的高能物理研究而为人所知. 这两位学生后来都到了美国一流大学学习, 师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着, 物理界泰斗等, 然而两人都未能获得文凭, 原因很简单, 与导师的关系处理不好. 这与我当年在大学的经历是何等的相试啊. 好在伟大的人犯的错误也伟大, 而我等小聪明自然惹不下那厶大的篓子. 谢彦波在返回中国之后精神方面出现问题, 而干政则自我封闭多年, 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而我, 这厶多年, 既没成神经病也没跳楼, 可能某些时候有些自我封闭与神经质, 但都不成大碍, 这要感谢我没有他们的智商. 与人的交往中的缺陷成为我自身最严重的问题, 使我走了不少的弯路. 不懂得人情世故, 不懂得正确与人相处的方式, 总是靠着因为聪明而受长辈的宠爱或者身边朋友的赞许是不行的. 但是在无数次碰壁, 也在我不断反思和修正中渐渐得以改善, 今日得知宁柏先生的简单育儿之方 :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真心关爱他人. 我谨将此铭记于心, 永不敢忘.
电影霍元甲中有一句使中国人深思的台词 : 人活着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因为我们是人, 是在群体生活中的人.
在这三人中, 如果我有资格的话, 与宁柏颇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因此我十分尊重他出家为僧潜心研究佛学的选择. 许多人为此不解, 感叹的, 遗憾的数不 数. 宁柏的父亲仍旧不愿意接受自己儿子出家的事实, 固执地相信自己的儿子还会回科技大学教书. 也许在他心中, 在许多人心中,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一种成功.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 钱权当道, 一名出色的僧人被人嗤之以鼻.日进千金光宗耀祖的确使人虚荣心得到膨胀, 那厶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就可以抛弃 ? 事实上宁柏是非常成功的, 他的成功体现在对命运安排的抗争, 不随波逐流, 坚持己见, 能跳出限制看问题, 知道总结自己的失败也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 可谓是知己知彼.
宁柏最后一次出现在媒体前是参加由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 在节目中宁柏的情绪激昂, 说话语速极快, 反应灵敏, 条理清楚, 引经?点, 旁征博引, 辩论得畅快淋漓. 我想那是他由内而出的思想宣泄, 他现场的表现再次印证出他作为天才儿童的非凡智力.
宁柏先生, 一路走好.
附宁柏诗一首 :
宁铂十三岁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入学考试中所作,这就是用二十分钟时间写出来的七律《报考有感》.
正叹惆怅身无处,不待今朝闻明昭。倦时倍觉丹卷美,喜后再思天路高。
朱日明松笑健伟,银河暗柳乐菲瑶。九天遨游指日待,何见小丑奈何桥。
Most of the time we have to fit into the reality. Or, you change it.
Anyway, it is hard for all. Hope we all have a young heart like yours.
Freedom for success and freedom for failure are the 5th and 6th freedoms, which are higher aims after you get the fundamental 4.
"freedom of speech, freedom of religion, freedom from want and freedom from fear."
Do you have the first four?
If not, then stop dreaming of more! What a pain it is! How many of us are doing what you don't know if you like it or not?
- - sorry I can not type Chine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