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上大学之初,每当放假回家的时候,总是十分快乐。一路上想像着回到家时的情景。脚下的提包里装满了用父母的钱给父母买的食品和衣物。想像着家人团聚时红火热闹的气氛场面。也期待着与昔日同学朋友重逢聚会。想得让自己兴奋不已,以至于感觉不到长途汽车的颠簸拥挤和已经冻得有些麻木的双脚在隐隐作痛。每次聚在一起,大家都会喝着酒,互相介绍各自分别后的经历,回忆过去愉快有趣的事情,在共同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中加深着感情,享受着满足和快乐。
那时我们正长大,还不懂得操心更远一些的事情。眼前的的快乐就是最大的快乐。
那时的故乡就是具体的家,回家就是回父母的家。回家就是回到世界的中心,是从他乡异地返回最有人气的地方。
时光一晃而过。人到了中年。
现代人与古代人一样,对生死无常怀有同样的恐惧,但时至今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却已不那么刻骨铭心了。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将那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欢离合的体验淡化了,抵消了。
同学朋友之间更是如此。何况大家都正当年。正像张曼菱说的,毕竟我们才是中年,还没有到那“万事皆休”的时候,对于现实还很炽烈。心正是在人生战场上拼搏着,正是不想服输,最不甘心的年华。大家见了面,嘘寒问暖之后,便开始打量彼此的衣着打扮,探听别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收入。最后判断你是否比他过得富足开心。假如发现你的情况不如他,那便油然生出一种优越感,并在与你的交谈中流露出来:兴高采烈或是不屑轻慢。假如你比他强许多,也会出现两种反应:亲切殷勤或是冷淡疏远。
中年确实不是建立和培养感情的阶段。中年人的情感交流掺杂了太多的杂质。
少见面吧。多给情感留出一点美好的想像空间。当一切都归于沉寂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回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