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白音呼硕草原---内蒙风情 |
从海拉尔车行一个小时就又可以发现建在小山丘上的蒙古包,近看才知这就是敖包.草原上标志建筑比较少,所以敖包都建在比平地稍高一点的小山丘上.四周是用石头垒成的高约1.5M的圆形的石墙,中间堆上土,在土堆上放些比较粗壮的树枝,上面挂着许多哈达.原来祭拜时,逆时针围绕敖包走三圈后,要把哈达献给山神,这样据说能把自己的意愿更好的告诉山神.敖包大大小小规模不一,上面除了哈达还有一些更为鲜艳的各种颜色的布条,所以在茫茫的草原上很是醒目.
祭拜仪式结束后,我们进入附近的一家牧民的蒙古包.听说,草原上的姑娘一直都用歌声和美酒招待远方的客人.双手接过姑娘递过来的斟满白酒的银制的小酒杯,先用食指蘸上少许的白酒,和拇指碾一碾,往天弹一下,再往地上弹一下,以示敬天地.最后再往自己的额头上抹一下,以示敬祖先.大家以后去蒙古时最好记得蒙古人的这个习俗.
喝过内蒙特有的砖茶后,大家换上了蒙古袍.来日本以后发现日本人大部分都认为蒙古人是他们的祖先.他们引以为证的依据是他们日本人小时候屁股上都和蒙古人一样有蒙古斑.而我们汉人没有.我刚开始根本就没听过这个说法,记得桥本问我,你屁股上也有蒙古斑吗?我当时想,这麽大岁数的人怎麽也这毛病.生平第一次真正的骑马,骑真正的马.马背比我想象的要高要窄要不舒服,这和在长城脚下2块钱就可以和它照一次像的马不大一样,还留这许多野性,听说是才套来刚驯服还不到两个月.高大的蒙古马很让我觉得有一些男人气,任凭打骂,听若枉闻,置之不理,让我有一些受藐视的感觉.旁边的小阿哥很羞涩的笑了一笑,接过缰绳,先是跟马说了一句什麽,马就开始跑起来.小阿哥疾步紧跟,接着一个漂亮的飞跃动作就骑在了马背上.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郭靖. 以后的几天一有机会我就练骑马,我觉得骑着骏马驰骋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很有一些巾帼英雄的味道,英姿飒爽.算是自己过把瘾吧.骑马很辛苦,骨头被巅得快要散架,睡觉时不敢仰卧,洗澡时不敢全身泡在水里.有一些苦是自己心甘情愿去吃的,就像骑马,就像一个人背起行囊去远方.心甘情愿吃的苦对自己总是一种享受.只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有这种苦吃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前几年会雄心万丈,我要我的追求,为了我的追求我要付出我的一切.但逐渐的追求的目标越来越模糊,背负的重荷似乎也越来越重.作茧自封,好象就是这样. 在草原上时,我想到许多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草原之夜,草原赞歌,马儿啊,你慢些走,敖包相会...太多了,我很庆幸我知道这些老歌,原来,二三十年前的人要比今天的人更爱草原.相信那些歌会变成和草原相伴的一种永恒.
晚宴是手扒肉.日程计划上清楚的写着在蒙古包吃最体现蒙古风情的手扒肉.摄影记者零零碎碎各种各样的用具摆了一堆,打算推出此行重头戏,不想抬上来的却是一只煮全羊,所谓吃手扒肉就是满汉回蒙各族人民及日本帝国主义列强用手一起瓜分这只水煮羊的过程.后来看过录像,说大家吃的满脸油实在有损形象,日本人又不太喜欢吃羊肉,于是这一段就无情的被删掉了.我不太吃羊肉,吃不来那种味道,嚼在嘴里就像嚼着一块橡皮筋.另外,吃手扒肉时,听说喝啤酒要泻肚子,所以要喝60度以上的高粱制的蒸馏酒.一顿饭吃下来,羊没吃到几口,酒杯灌了一肚子.走出蒙古包时,草原已经在眼前晃了.那几个日本人更是早就被打倒了.
后记:
花了一上午好不容易编辑完,聚精会神,几乎是一气呵成.在点预览信息时鬼差神使的碰到了间距3毫米的清除信息键.简直伤心欲绝.很久没这麽伤心了.自作自受,只好再写一遍.
第一次写时是真心在写,就像跟好多好朋友聊天一样,想到哪里就聊到哪里.第二次写时总是跳不出来第一次写的小圈圈,而又完整的回忆不起来,心里很是愤慨.越想越生气,怎麽会丢失呢.于是就除了这麽一篇流水帐,大家全当饭后凉茶吧.明天是呼和诺而草原.以后的行程大概是满洲里,呼和浩特,包头,伊克昭盟鄂尔多斯.
我说过,这是我头几年写的文章,但是去了那么多地方,内蒙还是最让我魂牵梦系的地方。我爱草原,爱生活在那里质朴的草原人。
我陆续会把后面的文章也贴过来,有时间凑合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