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风雨漫长路

(2014-09-21 03:07:14) 下一个

              風雨漫長路 

    

    口述历史项目要编订一集华人回忆录,我特意找欧上校聊天,让他讲一讲自己的经历。欧先生其实不姓欧,但因他不愿意公开姓名,为方便起见,这里姑且给他起个姓氏。“欧”虽然不是他的真姓,但“上校”倒是他如假包换的军衔。退伍前,他是台湾国民党军队里的上校“行政官”。“行政官”,顾名思义,就是不再带兵打仗,而是坐在写字楼里的文职官员。然而,即使是“武官文职”,那也已经是六十年以前的事!

     欧先生一九一三年出生,今年一百零一岁,广西人,青少年时期曾在广州读书,后来入读师范,之后又在中学教过地理历史等科目,再后来才转入桂林军事学院学习。先生说,桂林军院在某种意义上有黄埔军校的影子,是当时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场所。离校后,适逢抗战爆发,先生被派往战区,带兵打仗。他参加过桂林保卫战,南宁阻击战等战役,打过无数次恶仗,目睹许许多多敌我厮杀的残忍情景。在桂林包围战中,他带的那个连全连百来号人最后只剩下十二、三个兵。战后,这个军的军长被降职,部队番号被取消,士气一落千丈。先生回忆说,那时国民党军队的腐败现象很严重,不少军官虚报部下人数,目的是充大数向上头领取军饷,兵员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人,所以打起仗来时,真正上战场的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多人。先生还记得,当时的日本军队里有很多朝鲜人,这些人打仗特别勇猛。相反,中国士兵多是被来的壮丁,没受过正规军事训练,武器也比别人差,打起仗来吃亏并不希奇。

     国共内战时期,先生属国民党某名将部下,被派往广州参与特务活动。那时的广州社会十分复杂,敌我难分,连美国中情局也乘机在那里浑水摸鱼。后来,因国民党节节败退,先生又被指令带残余死守珠海一带,顽固抵抗。解放军大军压境,直逼海南,国民党大势已去,兵撤台湾。一九五零年,先生也不得不也跟着他们去了宝岛。

     先生在台湾两年多。那时的台湾,除了整顿阵势外,军队已没仗可打。先生被调去当文官,做管理工作,虽然军衔已从战时的中校升为上校,但际权几乎不变。一九五三年,先生退离国民党军队,领了一大批退休金,全家移居香港,投资办厂、做生意。再后来,由于子女来英留学、发展,先生从商场上下来后,又再次移民,来到英国,自此一直在英生活。 

作为百岁寿星公,先生身板仍然出奇的硬朗,天气暖时喜欢偕同夫人出门走走转转,不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他不外七、八十岁。先生思维清晰,乐观健谈,讲话带军人气度但不乏幽默。熟人碰见他,都喜欢跟他开玩笑,喊他上校,有的还举手行礼,故意逗他开心。先生说,去年他夫妇二人回香港探亲,飞机上的乘务员对他特别关照,随时提醒他用氧气口罩。毕竟,十多个小时的连续飞行,没有相当的体能气魄,谁也不会轻易冒这样的险。先生说乘务员既担心但又不胜叹服。 

欧先生所讲的故事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曾随部去越南接受日本投降的那段经历。他说他们的部队从东兴入越,然后直奔河内。他说在河内期间,还遇见不少当地华侨,有广东人,有福建人,也有云南人。期间他与部分人交情不错,常常一起去喝咖啡、聊家常。先生还说他与当时的越盟首领之一的武元甲有一面之缘。在与先生面谈前,我并没有提过武的名字,是他自己有如倾诉家常那样顺口讲出来的。我想,武元甲刚在不久前离世,如果是我先提起而后来他才称自己认识武将军的话,这或许有顺水推舟之嫌。但既然这是他自己自然其然地记起来的,我想他真正见过武元甲的可信度应该不低。 

其实先生还有很多很多很有刺激性的故事还未讲,但怕影响他休息,我不敢过分纠缠。而且他也说过,历史从来很难说得绝对清楚,政治观点、立场的不同有时还会给讲故事的人和故事中的人带来麻烦。讲故事只是想盘点一下自己的经历,得意也好失意也罢,一个人的经历始终是他(或她)年老时最重要的心灵依托以至精神财富;要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过去,对待自己和对待已经倒下去的人。我想,先生的这个观点值得赞赏,也许这就是他长寿百岁的其中秘诀吧。

                                                                
                                                                                                                                               201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