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调也可重弹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京人的侃和上海人的捣(京海杂坛之二)

(2006-06-30 16:49:26) 下一个

        漂流了整个中国,比较来比较去,最喜欢的还是北京和上海。这倒不是说因为我在这两个地方呆的时间长而有偏爱,而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最能代表中国的传统和现代。

        北京,千年古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人说,走在北京的胡同里,摔个跟斗捡块石子儿都是文物。

        老北京人生活在天子脚下,有一种“宰相府里的奴才也是七品官”的骄气和傲气,尤其是八旗后裔,尽管到了端着一海碗棒子面糊糊,拿着窝头就着咸菜的地步,依然提笼架鸟,悠哉游哉。在北京绝对不能以貌取人,别看是个板儿爷,一翻家谱,都有显赫的历史,祖上不是开国元勋,就是有功之臣,都是名门望族、吃皇粮的主儿。别看家里那点儿摆设陈旧不堪、黯淡无光,可都是够级别、够档次的文物古董,最不济的也是光绪年间的宝贝,哪一件提拉出去不换个万儿八千的,由此举手投足、言谈话语间明显有股子傲气,给人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

        由此,北京人能侃。刚到北京那会儿,我住在南长街西河沿的一座四合院内,与中南海一路之隔,与中山公园一墙之隔。出路口左拐就是故宫、天安门。邻院全是老北京人。夏天吃罢晚饭,拿个马扎,端把茶壶,围坐一起,就侃将起来,有时侃得兴起,直侃到星斗阑干。 76 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我们沿中山公园围墙搭了一溜防震棚,那可是日夜侃大山。侃大山,不但使我长了见识,而且学会了一口不算纯正但挺像样的北京话。这些年,北京人侃出了那么多电视连续剧,康熙、乾隆、光绪、西太后,跟烙饼似的,翻来覆去,就那么点事儿,却总有新意,楞是把张铁林、王刚锤炼成“乾隆专业户”和“和绅专业户”。一个王塑,就能侃出那么多本书,还造就了一批新时期的新侃爷。在北京随便打个的,那的哥能和你侃一路。不过老北京人不管怎么胡侃、乱侃、瞎侃、神侃,还就是不侃政治。

        相比之下,上海的历史就差远了。翻开上海经济史话,百年前还是个荒凉偏僻的小渔村,现在的外白渡桥,当年只是一个摆渡的渡口。如今的南京路、金陵东路和人民广场(前身是跑马场)当年还是一片农田。北京人可以追溯到祖宗十八代,而上海人也就追溯到祖宗三代。所以上海人没有什么好侃的,绝对侃不出清宫秘史,康熙王朝,西太后传奇。但这不是说上海人不会侃,而是老祖宗没有留下这个侃资。上海人不能侃,却能捣,上海话说捣浆糊(一说蹈江湖)。区区百年历史,捣得有声有色,五彩缤纷。上海滩上的文人墨客所创造的海派文化声震华夏,独秀成峰,与京派、金陵、长安、岭南组成了中国的文化五岳,给时人和世人以极大的影响。令上海人引为骄傲和自豪的是他的开放、前卫,上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号为城市的地方。自十九世纪中末叶开阜以来,商贾云集,外国列强蛮夷的登陆,加之本土各路神仙的参合,使上海迅速发展。当北京人还穿着长袍马褂、见面打躬作揖、称呼爷们儿的时候,上海滩上已是西装革履、开胯旗袍,行握手礼,称呼先生小姐了。

        但是,不管是千年古都的北京,还是百年新城的上海,有一个共同点都很少出名人。不同点是北京虽然不出名人,但中国半数以上的名人都在北京;上海虽然不出豪杰,却有无数豪杰扬名上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77 回复 悄悄话 有点“侃”的味道了。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