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猪圈 (Nice Pig Home)

我是山猪,一只没肉的瘦山猪。一只混迹在天涯的山猪。
正文

林觉民的《与妻书》与当代歌坛

(2006-03-30 18:57:20) 下一个
 
林觉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号抖飞。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详细见后)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 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 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 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返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 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童安格--台湾流行金曲榜冠军曲的 “诀别” 专辑 真爱是谁 (1990) 这首歌的创意来自林觉民那篇《与妻书》,有人说《与妻书》是中国最好的一篇情书,且不管此语是否夸大,但《与妻书》毋庸置疑是一篇千古绝唱。 这首歌是以林觉民的视角写的,相当忠实地再现了烈士当时的内心活动,并具有音乐特有的感染力。这首歌之所以如此动人,当然与其背景有关,林觉民的信,不仅 是一个革命者的遗书,更有一种超越具体事件本身、超越时代限制的人性的光芒,在林觉民的时代,他所从事的革命就是推翻落后的旧制度,他的理想就是建立民主 的新制度,在这场革命中,人的解放,人性的解放是重要的目标,而从林觉民的遗书中可以看到,他是多么热情地执着地投入到这场革命中,而他本身又在身体力行 地实践他的理想,在他的信中表达出来的对妻子的浓情爱意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平等、真诚的爱情,这在如今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封建的旧时代,这却是另 类和反叛。另一方面,他最终战胜死亡的恐惧和对爱情的着恋,为了理想英勇赴死,这是一种英雄的人格,不管时隔多久,都会激荡在人们心中。 歌词

诀别

词:童安格、刘虞瑞 曲:童安格

夜冷清 独饮千言万语难舍弃 思国心情 灯欲尽 独锁千愁万绪言难启 诀别吾妻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烽火泪 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方寸心 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口白)意映卿卿如唔:吾今以此书与当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mp3 download
李建复 --意映卿卿 专辑 蔡琴李建复联合专辑 民谣运动代表人物李建复的《意映卿卿》。这首歌是以林觉民的角度为出发点。李建复在开始念了《与妻书》开篇的几句,"曾经我的笔沾满你的情/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曾经我的眼充满你的泪/然而/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率性如我/又怎能抛下此愿" ,就好听哦。这首歌被这个男人唱 得伤到骨子。我一直认为台湾歌坛最出色的就是他们的人文气质,只可惜现在丢得也差不多了。周杰伦唱个颠三倒四的《东风破》就被那么多人叫好,李建复们真是 要哭死。 来自李建复的《重逢》专辑,来自河北音像出版社引进的一套"文艺民歌时代",这套专辑值得隆重推荐,每一张专辑的封面都是素淡黄衬上一张铅笔素描的面孔,笔触中完全看得到时代的划痕,以及对成长岁月的感恩。 歌词 词:[许乃胜] 作曲 [苏来]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今夜 我的笔沾满你的情 然而 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 钟情如我 又怎能抵住此情万万千千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曾经 我的眼充满你的泪 然而 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 率性如我 又怎能抛下此愿青云贯天 梦里遥望 低低切切 千百年后的三月 我也无悔 我也无怨 李建复: mp3 download
齐豫的--《觉》专辑 骆驼飞鸟鱼 (1997) 齐豫的《觉》则是从陈意映的角度出发。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 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一个女人锥心的刺痛被齐豫唱得少了几分刑场上的婚 礼般的悲壮多了几分生离死别的烟火气。林家的祖屋后来被一个叫谢銮恩的人买下,他的孙女就叫谢婉莹。而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也曾在此居住。所以这屋是价 值非凡了。 歌词 觉(遥寄林觉民)齐豫 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 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再难的追寻和遗弃 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 却只能停在开始把缱绻了一时 当作被爱了一世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谁给你选择的权利 让你就这样的离去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 一个名字 如今 当我寂寞那么真我还是得相信 刹那能永恒再苦的甜蜜和道理 有时候不得不理 mp3 download

林觉民1887年-1911年),福建省福州市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辛亥革命黄花岗烈士之一,为黄花福州十杰之一。

  • 1902年考入福州全闽大学堂文科;
  • 1907年毕业,考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后参加同盟会
  • 1911年,参加同盟会广州起义,受伤被捕,从容就义。遗体后被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在参加起义之前,给新婚妻子留下一封著名的《与妻书》,被选入中国高中语文课本。
  • 林觉民的故居位于福州南后街杨桥路口,现为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
  • 林觉民为林徽因的堂叔
  • 林觉民牺牲的时候只有24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可惜为国捐躯,走得太早。林觉民留下一个遗腹子。陈意映几年之后郁郁而终,而这个遗腹子后来如何,却没有太多记载了。

附:林觉民背景资料及《与妻书》创作背景(文:感天动地《与妻书》)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 由平等。1905年与陈意映结婚。1906年自费去日本留学,专攻日语。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文科,攻读哲学,兼习英、德文。此间积极从事革命活 动,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得知黄兴、赵声等在香港建立统筹部,筹划广州起义,遂赴香港,后回福建召集革命志士。4月27日,与陈更新等率福建志士 进入广州。下午5时30分,随黄兴勇猛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冲出督署后,转攻督练所,途中与清巡防营大队人马相遇,展开激烈巷战,受伤力尽被俘。 清两广总督张鸣歧、水师提督李准亲自在提督衙门内审讯,他毫无惧色,在大堂上侃侃而谈,综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又在堂上发表演说,谈到时 局险恶的地方,捶胸顿足,愤激之情,不可扼抑。最后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被关押几天,滴水米粒不进,泰然自若地迈进刑场,从 容就义,年仅24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十多年前,在高中课堂上学习林觉民《与妻书》时,虽然自己尚是不谙世事风情、懵懂初开 的少年,不能完全读懂其中的缱绻与决绝、矛盾与苦痛,但那种感动却是源自心底,有着撕心裂肺般的痛楚、悲怆。十多年来,这篇文章一直深深铭记在我的心头, 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一起被我视为最至情至性、令人柔肠百折的“悲”文,每有触及,便不胜感慨,悲从心起,为作者悲,为他心爱的妻子 悲,为他们忠贞爱情所遭遇的不幸与无奈悲。今年4 月27日是广州起义九十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我不禁又想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想起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尽管林觉民和妻子陈意映 是奉父命结婚,先结婚后恋爱,但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与妻书》便是最好的证明。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后,消息传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 欲跟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双亲跪下求她念在孩子尚年幼,需要母亲照料,她才放弃自杀念头。但过了一年多,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终日郁郁寡欢而病死,在 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添了一份辛酸。   《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 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当时,他从广州来到香港,迎接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住在临江边的一幢小楼上。夜阑人静时,想到即将到来的残酷而轰轰烈烈、 生死难卜的起义以及自己的龙钟老父、弱妻稚子,他思绪翻涌,不能自已,彻夜疾书,分别写下了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 转达。”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返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心中滋味无以言表。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 人谋永福”,他置生死于度外,抛却与爱妻的儿女情长而“勇于就死”,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地积极投身到推翻清政府黑暗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中。    在那样一个即将面对生死诀别的时刻,林觉民在写给爱妻的诀别书中,不可能再说什么甜言蜜语,也不可能抒发什么豪言壮语,整封书信从头至尾娓娓倾诉的就是 他“以天下人为念”、不惜抛却儿女情长、置生死于度外、舍身参加革命的坚决与执著,以及他对爱妻的留恋与不舍。眼看就要踏上凶险之路,和自己的亲人永别, 再坚强的人也难免心碎肠折。林觉民也同样是肉身凡胎,有着七情六欲、儿女情长,面对即将到来的生离死别、与爱妻娇子的永别,任他铁石心肠,也不可能不伤 悲,不泪涌双眼?但他毕竟是胸怀大志、“以天下人为念”的革命者,面对生离死别虽然伤悲,却悲而不戚、悲而不哀,没有“小男小女”们那般悲悲切切、哭哭啼 啼,而是满怀悲壮、大义凛然,表现了一个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追求正义与真理,舍身取义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令人肃然起敬。   《与妻 书》惟其感人,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充满凛然正气,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 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九十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 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附:

《与妻书》——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 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 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 映,吾与汝並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 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 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 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 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 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生平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 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 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寻我乎!一恸!

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