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香港

每天想少一点,做多一点
正文

阅读香港--大众饮食篇

(2005-10-08 21:27:30) 下一个
香港人喜欢吃,并且懂得享受食物带给人们的乐趣。先不细数这个“美食之都”拥有世界各地菜式的多少, 单从普通大众饮茶的习惯就可以猜出几分。一份当日的报纸,一壶普通的香片,两只叉烧包,外加一碟油菜,就这样优哉游哉地在茶楼泡一个上午,完全沉浸在享受食物与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想,是不是97以前,香港人太容易赚钱了,养成这样的恶习。习惯难以改变,成就了又一特色。到如今,饮茶早已经成为大众休闲,聚会的项目之一。星期六或星期日早晨,茶楼永远是需要等位的。 茶餐厅可谓是香港普通大众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西装笔挺的白领,还是汗衫拖鞋的老伯都是茶餐厅的常客。其实要想真正品尝“地道”的香港美食,只有在这样的茶餐厅。中西文化的交汇的地方,食物当然也是中西合壁的:“鸳鸯”--咖啡加奶茶,没有菠萝的“菠萝包”,跟鸡尾酒没有丝毫关系的“鸡尾包”,西多士(toast)+火腿腌列(ham and eggs)+公仔面组成“特餐”。罗宋或忌廉(cream)是西餐的固定配汤。 压在桌面玻璃下或是张贴在四面墙壁上的餐单是完全属于香港人菜单,从肠粉到面包,从云南米线到意大利面,排骨蒸饭到葡国鸡,从西洋菜蜜到咖啡,完全不同的菜式在小小的茶餐厅共存共荣。那请问还有什么不能在香港实现的呢?我们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来了解和接受。好象有点跑题。。。 店堂里的服务员通常年龄偏大,也就失去了被叫做“靓女”的资格,取而代之的称呼就是“阿姐”,我以为“阿姐”比起“靓女”更为贴切,因为有什么样的需要,只有“阿姐”可以帮你搞定, “靓女”给人有点“中看不中用”的感觉,不过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叫成“靓女”,所以要是对着阿姐叫靓女,估计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点餐也有很多种变化。比如,米粉转河粉,走葱(不要葱,以下类推),走糖,走奶,少甜,少冰。。。总之你有怎样的要求,都可以提出;有时阿姐也会提醒你点套餐要比分开点划算许多。或许是因为要求太多,漏单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遇到这样的事,千万不要生气,因为这是茶餐厅里的正常现象,尤其是在午餐时段,你就自认倒霉吧!这个时候当然还是要靠阿姐来帮你搞定。 其实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的就是茶餐厅里不提供餐巾纸,但是在报摊买报纸送餐巾纸。不知在香港这两个行当究竟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