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未来诗一首:《 》
(2007-11-21 22:14:10)
下一个
《 》
作者:贾平凸
+++ 以上是诗的全文+++
这首未来诗,或者说,是一首终极诗。终极诗,出现在未来。文字上,诗人们要做的是:
1)必须明确地告诉人们这是首诗。直到人们都(褒贬不一地)叫你诗人了,第一步就可以省略了。
2)给诗起一个空白名字,这一点很重要,不然诗不够终极。然后写上名字,笔名即可。将来出了名,可以被人模仿,但决不容忍被人剽窃。
3)不要在诗正文里留下任何可视的文字和符号。写些空格,占些字节数
4)必须在网上发布。因为这诗印刷出来会是千篇一律的白纸。
5)剩下的工作,就是读者充分的想象了。
我这不是开玩笑。我知道有人会说我剽窃,这样的贴以前有人上过,不止一次呢。
但是认真点的读者,会明白。区别在于,大家都说那是贴,没有人说那是诗。我是第一个以诗的名义把它发布出来的。而且是在这节日的前夜。
我很认真地说。
我这首诗,我再多斗胆一下下,叫作凸凹体,你们大家看怎么样?
附:红豆豆话现代诗:〖一类新诗解密-读懂现代诗〗
凸子注:请大家看的时候注意两点。1)豆豆说的是一类新诗,不是所有新诗。2)豆豆没有说明豆体诗是否这类新诗。
I)
正如大部分古诗词避讳直言,用“落红”表示“落花”等,一类新诗避讳不可感的
句子。
比如“拥抱未来”,“历史向英雄鞠躬”在视觉上是不可感的。而“拥抱下一代熊
猫”,“千年老龟向元凶不断点头”是在视觉上可感的。
然而,视觉上的可感性往往导致含义上不明确性。比如,“拥抱未来”,“历史向
英雄鞠躬”的含义,比“拥抱下一代熊猫”,“千年老龟向元凶不断点头”的含义
要确切的多。
不明确性导致了作品需要读者去赋予含义:这恰恰符合了“作者-作品-读者”三位
一体的现代艺术理论。
古典作品是可以离开读者而存在的。现代作品离开读者并不独立存在。那些形象和
诗句本身没有完全确定的含义。不同读者的解读和感受,是“作者-作品-读者”三
位一体的一部分。
(II)
能帮助理解一类新诗的不确定含义的例子是梦。
你醒来,记得一个梦。但你不确定这个梦的含义。你猜想一个解释。
过一个小时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第二天,你忽然见到XXX:“我梦见的狗不是指老板,是指他!”
即,你自己对这梦只少有三个解释。
当你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时候,你有四个选择:
1) 梦,不附解释。2) 解释1。3) 解释2。4) 解释3。
现代艺术观倾向于1)。
当读者读1)的时候,他们会有他们自己的解释,因为他们是把这当作自己的梦来理
解的。
(III)
类似于一类新诗的“不完全表达,不清晰表达”的例子是书法。
楷书的字人人一眼皆识。但有行书,草书: 它们省略去一些部分,柔化,草化,自
然地模糊化一些部分。它们产生了一种新的美,给观者带来了一种楷书所没有美感
和潇洒感。当然,代价是一些人不认识其中的一些字。
正如那些新词牌也是人创的一样,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会有人创一类新的草书。
实际上,“不完全表达,不清晰表达”并非一类新诗所创。古诗词中就有很多。我
是古诗词的外行,如果说错了请内行们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