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年文革是触及灵魂的大革命,那么过去十年的腐败绝对是触及文化、触及道德、触及全社会、触及灵魂的腐败大革命。
如果说十年文革让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沿是真的,那这十年的腐败让社会道德到了彻底崩溃的边沿也不是假的。
如果说十年文革关系到了党和国家的前途,那么过去十年的大腐败一样到了亡党亡国,关系到了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了整个民族的前途的地步。
如果说十年文革是人人自危、不敢讲真话,那么过去十年的大腐败同样是人人自危、人人没真话,上下都假话。
............. 可见,任何冠于文革的断语言辞,都可以毫不修改地套在过去的十年腐败。所以说,翻过去翻过来,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做秀,应当休矣。那对民族的生存没有丝毫的益处,对社会的发展更是设置拦路虎。我们看到,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要既宽容左派,也宽容右派。就事论事,尽可能地说真话,办正事。谁贪污了就让他吐出来:温家钱权交易的27亿,绝不是空穴来风。谁失职了,就让他下来:王局出走,薄就得承担失职的责任。
中华民族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雾霾,假药,添加剂,豆腐渣校舍,豆腐渣桥梁,无官不贪, 钱权交易,私相授受,浪费挖空贱卖子孙的资源, .... 哪一件哪一方面不是触目惊心?
诚如经济工作者韩志国发布的《官场已成为道德垃圾场》微博,现在的社会“没有最卑鄙只有更卑鄙,没有最无耻只有更无耻,没有最下作只有更下作,没有最肮脏只有更肮脏——官场已成为彻头彻尾的道德垃圾场。趋炎附势,贪污腐化,蝇营狗苟,无恶不做,公权力的所有底线都在不断击穿和下沉,人们对官员的最高期待已不是做好人,而是少干坏事少害人。”
他在《三个不相信》中写道:“1、不相信在‘三个自信’的框架下改革会成为中国的最大红利。没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只能不断倒退。2、不相信没有改革红利驱动的城镇化会成为发展的最大潜力。没有改革红利的城镇化将强化土地财政,引发更深层次的制度危机。3、不相信没有创新的发展能走出困境。没有创新甚至难有发展。”
他在《中国股市会迎来牛市吗?》中分析称中国经济与社会千疮百孔,发展速度得以维系,主要靠源源不断地增发货币。中国的经济总量不到全球的8%,但却占了世界货币总量的27%。最后他断言:制度扭曲,增长乏力,如此环境会有牛市,将是世界奇迹!
十年腐败 堪比 十年文革。如果说十年文革惊心动魄让人痛心,那这十年的腐败惊心动魄让人更不安心。
你这是用十年文革不好的比十年腐败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趣,十年文革还有什么好的?愿洗耳恭听。
你这是用十年文革不好的比十年腐败好的。如果比较腐败程度和社会道德水平,如今还真不如文革时呢。
1、文革扫除了所谓的国学,这些垃圾传统文化,扫清了中国学习西方现代文明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阻力。
2、改革开放纠正了航向,从学习一个有问题的派别(共产主义),转向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这更符合人类自私的天性的实际情况。共产主义认为通过物质丰富、教育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纳粹、大清洗、红色高棉)能达到劳动成为人类第一需要的理论,是马克思犯的严重的错误,也是共产主义思想带给人类巨大的悲剧的原因。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印度,就有更多的理解:
《亲身实录:关于印度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http://bbs.wenxuecity.com/culture/489586.html
《才从印度孟买出差回来,说说真实的印度--特别是孟买》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76679-1.shtml
《效率与公平的逻辑关系》
杨帆 新浪财经 2006年05月18日
抽象谈论效率与公平的文章,浩如烟海。我们需要的,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把二者关系做具体的,历史的说明。理论上的真问题,必须结合实际中的真问题,才能具有实际意义。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基本关系。所谓效率,主要指经济微观层面,企业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但经济效率也可扩大到产业层面,指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效应,有前向关联,后向关联等;还可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总体效率,即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波动的减少,防止垄断,过度竞争,倾销和重复投资,改善对外贸易条件等等。不能仅仅把经济效率理解为单个企业的眼前利润,即使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率,也离不开长期发展战略,市场的占有率,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社会贡献与社会形象等多种因素,不是单纯的利润指标可以代替的。企业的效率,前提是符合社会效益,如不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社会等,在现代生产中,企业活动的外部性问题已被尖锐揭露,脱离社会效益的企业微观效率不能被社会承认,这一点在财务上也将体现出来,即把企业活动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打入企业成本以降低利润,企业的虚假效率必然被剔除。
至于“公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流派经济学家长期所忽视或者有意排斥的问题,他们的学术理由之一就是:效率有明确的指标可衡量,而公平的概念太泛,不能量化。其实,国际社会对于公平越来越重视,并给出了明确概念。2000年10月,180个国家元首签署的《千年宣言》概括了世界银行奋斗目标:消除饥饿和极度贫困;普及小学教育;消除性别歧视,赋予妇女平等权力;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减少孕产妇死亡率;消灭爱滋病、疟疾等疾病;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扭转环境资源的耗竭趋势。根据中国青年报采访世界银行专家邹恒甫,社会公正至少包括四大内容:
第一,机会均等。每个公民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发展机会。机会均等要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向机会最少的那部分人倾斜,以增加他们的发展机会。例如,教育是影响人们发展机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公共政策应该保证穷人也能享受基本的教育。
第二,过程公平。虽然公民的先天禀赋,如身体状况、智力、家庭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但公民利用自己的禀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回报的过程必须是公平的。人们不能因居住地、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受到歧视。例如,农村居民必须同城市居民一样,完全平等地参与竞争,同样的付出应该得到同样的回报。
第三,按贡献进行分配。根据每个成员对社会的贡献大小进行有差别的分配,多努力者多得回报。
第四,确保基本生存条件。社会必须给每个公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机会,避免一部分公民陷入绝对的贫困和被剥夺状态。这就是说,政府必须调节资源的配置结果和收入分配格局,以维持每个公民最起码的生活标准。
四个内涵之间可能出现冲突,例如为实现机会均等和避免绝对贫困,必须对弱势群体进行政策倾斜,会影响过程公平。阿马蒂亚·森在其名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社会公正的具体内容和具体体现取决于每个社会自己的选择,只要社会的决策过程是民主的、每个成员都有表达自己偏好的正式渠道、政治决策机制能综合每个公民的意见,社会选择的结果就是可以接受的。
依据国际上中等偏下的水平,中国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应各占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共占50%;按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30%计算,应达到GDP5%,三项共占15%。
国际思潮可以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划线,主张效率优先的为右翼,主张公平优先的为左翼。我以此为依据,又加上手段的激进与温和,把中国社会思潮划为温和左翼,温和右翼,激进左翼,激进右翼四种思潮。我主张温和右翼与温和左翼合作,既反对激进左翼(原教旨计划经济思想),也反对激进右翼。中国思想界的思维惯性实在太严重,许多人至今把“左倾”作为最主要的危险,对于新的“激进右翼思潮”缺乏警惕,甚至作为“改革开放大方向”加以维护,这就是主张以腐败为机制,将权力与资本相结合形成“精英联盟”,进一步买办化,走对外妥协,对内剥夺大多数人民的“拉美化”道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改革开放自1995年以后,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忽视了对腐败的控制和对受损阶层的补偿,正在一步步滑向这一方向。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经济方面可以归纳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公平是指社会成员的收入均等化,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计划经济有天然的公平取向,忽视微观效益;市场经济则重视微观效率而使收入差距拉大,这是效率与公平背后的体制因素。
圈地、官商勾结、腐败等等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也出现过,倒是文革具有中国特色~~腐败好歹还有西方历史经验可借鉴;清除文革带来的恶果却是个世代工程----文革遗风在社会上,生活中,网络间随处可见~~当然,这些是在海外远离腐败环境的感受,不同意的飘过好了~~
唉,又是十多年!人心没有最乱,只有更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