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颠覆性创新” 与 “修正性创新”

(2011-12-01 01:22:00) 下一个


渺过一本书叫《颠覆性创造》,作者花了好大力气希望说什么什么就是颠覆性创造。结果,我们读到的书中每个例子,几乎没一个符合他所说的“颠覆性”---- 即所谓的完全改变了前人的认知或规则。那些例子几乎都是“革新”而已。我对你的革新性,你对他的革新,经过多少人一代一代的积累,经过多少产品一代一代地改进,才慢慢地有了最后那级的“颠覆性”结果。但对那n-1级来说,它只是那么一小点点的“修正”,1%都不到,何来颠覆性。

过去我们老用“革命性创造”。现在大概“革命”这词用腻了,文人们就创造了一个新词“颠覆性”。颠覆本是要具备破坏性的、革命性的,要能彻底翻转旧历史旧产品的那种。否则,就都只能是修正和改进。

正巧,今天在万家的园子里看到,说周有光写了一篇“读《一篇颠覆性历史著作》有感”。某人在炎黄春秋发了文,说新的俄国历史大全是颠覆性的,它既揭露了列宁和德国的交易,又讲苏联各时期的不同内幕。其实,这些内容都是见诸文字多年的,早被一点一点吐出来了,历史已经被一篇篇文章逐步修正了,渐渐地走到了真实。到了这本历史全书出版,几经多少文章的多年揭露,社会的认知早就变了,可以说已经一点震撼力都没了,何来颠覆?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颠覆性,就创造性。其实真没那么邪乎。多少事,都多是渐进性的。历史也好,产品也罢,每一篇每一部多只是“修正”,很难归为“颠覆”。因为,他们都只是被不断修正的结果。例如,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一步一步地“修正”,久了,其结果最后才累积了出了颠覆的结果。每一步每个过程都是“颠覆”中微小的一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会导致后来的颠覆。所以说,每个“自个/单步骤”都不具备构成最后的那种颠覆性行为。

现在科技界好多人动不动就说“创新”,还讲“颠覆性创新”。都是噱头。会有那么多的创新具备“颠覆性”“革命性”? 我看都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改来改去,修正来修正去,日积月累,一代一代,才有了后来所谓的颠覆。--- 后人讲,那是“颠覆性创造”,其实都是事后诸葛。
 
我认为,颠覆不是常态,修正/改进/渐变才是常态。年轻人、科技人员,就是连教授和研究员,也都知道修正和改进才是生活和事业的可取之径,颠覆性和革命性都只是不断修正的结果。只有坚持不断修正和不断改进,一点一滴,才有望摘到一个桃子。否则,一生也只能一事无成,只能成为好高鹜远的鸵鸟。尤其对我们这些从那个教育环境出来的人,是该渐渐树立“一点点的修正/改进都是很可贵很了不得”的观念。

用数学语言讲,A(n) = A(n-1)+修正值B,修正值一般都很小,比起A(n-1)来很不起眼。当n到了足够大,A(n)对A(1)才构成巨差,某种意义上,达到了颠覆。


我只是把我的观点记录在案。欢迎大家修正。


<--k----------------------------|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showmecn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义,关键是坚持n到底,现在大家都太浮躁。n= 1,2就自以为是,了不得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