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1952年1月11日生於湖北武漢,中央大學外文系畢業。
成長歲月於戰亂中度過,十四歲時始當流亡學生,在離亂的歲月裡因戰火而四處移遷。1949年新婚不久,隨即跟國民黨倉皇逃難到台灣。聶華苓在中國成長、求學,居住過24年,但是臺灣生活的十五年卻成為改變她一生最重要的關鍵,她說:「我親愛的姆媽和大弟的墳塋在碧潭,我兩個女兒都在臺北出生、長大。」從二十四歲到三十九歲的年華都獻給了台灣,更在這裡開啟了她文學生涯,並進而影響到整個華語文學界。
1949年,經由李中直的介紹,加入了雷震創辦的《自由中國》雜誌社,成為該社最年輕,唯一的女性成員,與胡適之、毛子水、雷震、戴杜衡、殷海光一起執行編務工作,她滿懷感激地說:「二十多歲是最能吸收、最有激情的年紀,我能與他們一起工作,當時不知道有什麼收益,但此後三、四十年來,我一直深受他們的影響。」
1951年,聶華苓開始寫小說。除了文學創作上的豐收之外,1949年到1960年為止,她擔任《自由中國》文藝欄編輯達十一年之久。由她所主編的文藝版,讓當時一片「反共熱潮」的文藝媒體有了另一個新天地,培養了多位重要作家,如:朱西寧、司馬中原、司馬桑敦、於梨華、陳之藩等。
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中以為五○年代最重要的文學刊物編輯,就屬林海音和聶華苓了!更因為通過約稿跟這些作家討論溝通,她的創作上有很大的進步。到了1960年創作已經出了多本單行本。第一本是中篇小說《葛藤》,小說表面上是一個愛情故事,實際上是抒寫在臺灣受壓抑下幾個人物的遭遇。第二部是短篇小說集《翡翠貓》,這些短篇主要發表在五十年代後期的《文學雜誌》。《自由中國》被查禁後,聶華苓只好靠著微薄的稿費及翻譯來維持生計,也就是在這段期間完成她的成名作《失去的金鈴子》。
最為人知的《桑青與桃紅》最初在臺北《聯合報》連載,登到第三部,就被書刊檢查官腰斬,後來才改在香港《明報月刊》刊載。聶華苓說:「我不僅是寫一個人的分裂,也是寫一個人在中國變難之中的分裂,和整個人類的處境:各種的恐懼,各種的逃亡。」這部寓言體的小說,綜合了中國傳統及西方的現代手法,以桃紅的書信和桑青的日記兩種形式,交融貫穿現在與過去的故事;通過這兩個二而一的女主角,暗喻動亂中國的悲劇,成為目前探討女性、國族的重要作品。
赴美後的聶華苓與其夫婿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一同為他們創立的「國際寫作劃」(International WritingProgram )努力。愛荷華這個寧靜優雅的小城,從此與臺灣作家結下了不解之緣,成了海外年輕作家成長、茁壯的沃土。白先勇的〈臺北人〉,王文興的〈玩具手槍〉,歐陽子的〈秋葉〉,聶華苓的〈桑青與桃紅〉,葉珊的〈秋雨落在陌生的平原上〉,這些臺灣當代文學中具有代表性,實驗性的作品,大部份是在愛荷華創作出來的。
由於安格爾和聶華苓的關係臺灣作家年年都被邀請參加,而且舉辦盛大的「中國之夜」。到過愛荷華的臺灣作家包括了葉維廉、鄭愁予、商禽、林懷民、王禎和、尉天驄、姚一葦、楊逵、宋澤萊、陳映真、七等生、東年等。1977年與安格爾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1981年與安格爾同獲美國五十州州長頒發文學藝術貢獻獎。但在另方面,由於寫作計畫同時邀請臺灣大陸兩岸作家,加上聶華苓在七十年代出版了毛澤東詩選英譯本,又分到兩岸訪問,種種情形,使她的作家身份,蒙上些許政治色彩。
聶華苓從《自由中國》到愛荷華作家工作坊,她所在的地方她都貢獻出她的精力,尤其是二十年來,有七百多位作家從世界上不同語言的地區,從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來到愛荷華,也有許多成名的台灣詩人與作家均出自「國際寫作計劃」及「作家工作坊」,對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有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