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佛教历史和释迦牟尼

(2010-04-03 01:33:21) 下一个
佛教历史

主条目:佛教历史和释迦牟尼


佛陀在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
佛教由古印度的悉达多·乔达摩(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或佛陀)35岁时创立,由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说法有两种,佛教开始的时间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在西元前523年5月月圆之日,另一种认为是在前589年或前588年。当时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云游四方,度化了许多弟子,佛教影响逐渐扩大。
释迦牟尼入灭后,弟子们整理出他的言行说教,通过几次结集,成为经、律、论“三藏”。五个比丘[5]接受了佛陀的教训之后[来源请求],成为第一批僧侣或和尚。佛教的“三宝”就此完成,那便是:佛、法、僧。据称这三宝乃是助人觉悟之途。准备妥当之后,佛陀乔答摩于是走遍恒河谷各地向人传道。社会各阶层和各种身分的人都来听他讲道而成为他的弟子。到他在80岁的高龄逝世时,他已声名大噪、备受尊敬。据报他最后吩咐弟子的话是:“万物皆承无常,精进自求正觉。”
公元前第三世纪,在佛陀涅磐后大约200年,佛教最大的拥护者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出现了,当时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均受他统治。征战所造成的屠杀和动乱使他深感忧伤,于是皈依佛教,并予以国家的支持。他设立佛教碑碣,举行结集,劝谕人民按照佛教的训诲而生活。阿育王也派遣佛教传教师到印度各地和斯里兰卡、叙利亚、埃及和希腊等地宣教。主要由于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佛教得以从印度的一个教派一跃而成为世界宗教。可以理解的是,有些人把阿育王视为佛教的第二位创立者。随着形势的发展,佛教修正并发展了释迦牟尼的学说,分化为18个部(有的说是20个部)。非佛教的现代学者主张1世纪时产生了大乘佛教,但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主张大乘佛教直接来自佛陀。
从孔雀王朝开始,佛教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经由斯里兰卡传播到东南亚一带,主要影响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半岛和印尼等地。北传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又分为两个支派,一个经喀什米尔到达新疆,早在公元1世纪的东汉时佛教就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后又传入朝鲜、日本;另外一支于公元8世纪正式传入印度北邻的西藏,成为【藏传佛教】;这个教派对西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有极大的影响,后来又传入蒙古和中国东北等地区。(过去在中国和西方均有人将【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但此一用法现已基本被淘汰,且此一用法被视为有歧视的含义,即是他们的宗教不是“佛教”)到公元第六或第七世纪,佛教在东南亚和远东各地已奠定了根基。
佛教虽在古印度经历过无比的辉煌,其影响力也广传至亚洲其他地方,但在印度本土却逐渐衰微。佛教在古印度建立了第一流的学术中心,如那烂陀寺等大学就是教授佛法和当时科学及各家哲学的最高学府。但由于古印度佛教特重对出家人的教育,且热衷于高深学术的思辨,而无形中相对忽视了对在家信徒的教育,僧团遂逐步成为与在家信徒疏远的精英集团。此外,佛教未能像印度教等其他宗教那样将佛教建立为在家信徒的家庭传统,这样佛教在古印度就渐渐成为缺乏民众基础的阳春白雪。 一旦失去国王们和上层的支持就更加速了佛教在古印度的衰落。十二世纪晚期,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入侵印度时,对佛教采取了灭绝性的破坏。那烂陀寺等佛教大学被伊斯兰教军队夷为平地,僧侣遭到屠杀。尤其是那烂陀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被付之一炬,致使佛教和古印度文明的大量典藉从此消失。这一时期古印度佛教的典章文物几乎丧失殆尽。劫后的佛教学者多携带典藉远走西藏等地。 佛教圣地,例如佛陀出生地的兰毗尼以及他成佛之处的菩提伽耶,也沦为废墟。到第13世纪,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已差不多消失踪影了。有人认为佛教采纳了婆罗门教的习俗和信仰,成为密教,使佛教在印度可有可无。但这一观点是有争议的,且缺乏有力的证据支持。晚近的研究更显示实际是印度教大量采纳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方式。
在二十世纪,佛教的面目经历另一次改变。由于中国、西藏、蒙古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变动,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数以千计的寺院和庙宇被摧毁,数十万僧尼被驱逐、监禁、甚至杀害。不过,佛教的影响力仍然深种在这些地方人民的思想和习俗之中。
在欧洲和北美,向个人内心寻求“真理”的佛教主张在一些人中引起广泛的共鸣,而冥想则可以帮助人逃避喧嚣的西方生活。在活的佛教一书的序言中,流亡在外的西藏僧人丹增嘉措写道:“佛教在今天也许可以尽一份力提醒西方人士留意他们生活上的属灵层面。”[6]
[编辑]基本教义

主条目:佛教术语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众生苦难为出发点,以四谛或者四圣谛为核心。
[编辑]六道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同时,在六道之外,已经解脱的众生在四圣界,这里的众生已经不再有生死流转、处于不生不灭的状态。而处于六道的众生、通过修行,可以进入到四圣界(如西方极乐世界)、摆脱生死轮回之苦。
[编辑]四圣谛
主条目:四圣谛
根据佛教,佛陀一生所教的内容主要就是知苦与灭苦。四圣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等诸多苦难。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的死亡而结束,因为人死之后并不是彻底的消失,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不论在天堂、地狱还是人间,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7]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没有永恒,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这种永无止歇的变化本身就是一种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8]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皆是由于在无尽的轮回过程中,在贪、嗔、痴这三毒的驱使下做下很多的业,这些业积累起来成为未来的苦因。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在六道中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9]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经过从四念处到八正道,一共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习,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9]
四圣谛分为三转十二行:
初转四行:知苦;观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灭去则苦能灭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从而发展出灭苦的方法。
二转四行:对苦更深入了解;对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经有些许的苦,因为执行灭苦的方法后而灭去;对于灭苦方法积极的执行。
三转四行:知道苦已不再来;苦因已消除完毕;所有苦皆灭尽;灭苦方法已经彻底执行完成。
此处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缘密不可分,而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即为十二因缘从了解到灭尽的过程。四圣谛十二因缘并非分开的两种理论,是次第和内容的不同面向叙述。
[编辑]十二因缘
主条目:十二因缘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
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具体内容: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无明”是指对“五蕴因缘生而当下败坏不知”,因对五蕴因缘生而当下败坏不知而生起贪爱,生起贪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称为“行”。
由此执为有我进而推动的意志行为,驱使“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此为内在活动。
而我们真正可以观察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色声香味触法”,而升起六种觉知“六识”,上述为“六入”。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简称为“受”。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份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觉悟到十二因缘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被称为辟支佛。不论是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以觉悟十二因缘而了知生死轮回的真相,从而觉悟,并依“四圣谛”三转十二行而达到圆满的解脱。
[编辑]佛教理论的发展
以上所讲的四圣谛是佛陀在世时对声闻弟子们宣讲的教义,这些教义后来被现代学者称为原始佛教。有人主张, 释迦牟尼灭度之后,佛教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以及密乘佛教几个主要阶段。但此一观点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无论如何,四圣谛始终是佛教理论的基础。
[编辑]部派佛教
主条目:部派佛教和南传佛教
在北传佛教中,由于主流为大乘佛教,故一般将与大乘佛教兴起之前的佛教理论称为小乘佛教理论,以示贬义。一般,小乘佛教指根本分裂之后所产生的部派佛教教团,亦包括大乘兴起后仍然活跃的诸部派。
部派佛教传统上说18个部派,但真实存在的数字应当在其以上。这些部派对于佛教理论进行了各种探索,并可能孕育了早期的大乘佛教。现在对于部派佛教各部派的理论尚不能进行完善的研究,但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毗婆沙论》等文献,大致可以看到一些各部派重要的论点。由这些论述可见,部派佛教面貌是非常不同的,例如关于“法空”的问题,既有认为三世法实有的说一切有部,也有说一切皆空的方广部。
部派佛教的留存主要为南传巴利文文献以及汉译说一切有部的论书(其他部派的论书在汉译文献中也有保存,但数量远不及有部的资料)。
[编辑]大乘佛教
主条目:大乘佛教
现代学者主张在佛教建立大约五百年后,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但大乘佛教所传承的历史主张大乘佛教始自佛陀时代。
如果说小乘佛教的核心是“苦”,讲究拯救自我,那么大乘佛教的核心就是“悲”和“空”,讲究普度众生。大乘佛教认为这个世界,不论是有情众生还是物质元素,乃至时间空间,都是人们所感知的假象,并非真实存在。“六道”,甚至“苦”本身,在大乘佛教看来都是有情所感知的假象而已。而且即使从六道轮回中脱离出来,成为阿罗汉,按照大乘佛教的标准来看只能算是解脱个人的苦,不是圆满的觉。而真正彻底的解脱,只有生起对一切众生的大悲,为究竟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而成佛才能达到。众生都应该成佛,众生也都能够成佛(瑜伽宗主张除一阐提外,众生都能成佛)。众生在成佛之前要经历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进行艰苦的修行。大乘佛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是六种,称为六度(或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种以成佛为终极目标进行修行的佛弟子称为菩萨。
[编辑]金刚乘佛教
主条目:密宗
现代学者认为大约在公元6、7世纪,密教兴起。有人认为密教(或密乘,金刚乘)是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产生的。但此说有争议,不为普遍接受。首先密乘是大乘佛教的一部分,其教义与大小乘佛教同样是建立在三法印之上的。其次密乘是基于不忍众生苦,希望迅速成佛以便救护,所以在修习大小乘共同道如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上以“持咒”、“观想”等来修习止观,从而迅速积极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 事实上,密乘对修习者的教理和慈悲心的要求更高。金刚乘是印度大乘的最高型态。[来源请求]
[编辑]禅宗思想
主条目:禅宗
在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了禅宗,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宗法门。禅宗认为解脱不在身外,也无须借助经典的指导。解脱之道就在人的内心,只要能够放下执著,放下自我,便是解脱。
根据禅宗传说,菩提达摩为东土(中国)的禅宗初祖,其后师徒次第相传,直到传到五祖弘忍时,禅宗发生分裂,神秀、惠能各号六祖,这两个传承分别被称为北宗和南宗。经历了一系列的辩论交锋最终以惠能之徒神会在滑台大会中辩论胜利为标志性事件,以惠能为六祖的南宗后来居上成为了禅宗的主流,并发展到五家七派的规模,蔚为大观。
自唐以降,禅宗在中国的发展非常兴旺,禅宗思想本身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思想文化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编辑]净土信仰
主条目:净土宗
广义的净土信仰主要包括西方净土信仰,弥勒净土信仰,阿閦佛国信仰,东方琉璃光世界信仰等等,其共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从这个世界(浊土)死后可以进入诸佛/菩萨所在的净土。因此,净土信仰是佛教中特殊提倡他力的信仰形态。在诸多净土的信仰中,以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最为兴盛,并发展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净土宗。 净土宗因提倡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法门主要是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信仰,其初祖被认为为东晋慧远或昙鸾,并经道绰、善导等人发挥,进行理论上的论述,而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
净土思想源头虽在印度,而其成为宗派是在中国。其主要内容为依靠阿弥陀佛在修行时所发的四十八个大愿,通过“念佛”而往生西方净土,成为阿弥陀佛的眷属。关于念佛,包括“观想念佛”(念佛三昧)和“口称念佛”(即诵阿弥陀佛名号)二中,学界一般认为观想念佛为早期净土宗的修行方式,而口称念佛则流行于道绰之后。
净土宗对日本有重大的影响,不仅传入并影响了日莲宗等宗派的形成,并衍生出了称为净土真宗的重要宗派。
[编辑]佛教徒

主条目:佛教徒
一般来说,皈依佛教的人被其他宗教的信徒称为佛教徒,然而这是一个误解,因为在事实上“佛教徒”自称为“佛弟子”,这是因为“佛弟子”与佛陀的关系不是人与神的关系,而是师傅和徒弟的关系,而其他宗教的信徒常常无法理解这一点。而且没有“皈依佛教”的说法,事实上是“皈依三宝”。佛弟子基本上可分为出家众和在家众两大类,依性别在家众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等二众。出家众再细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称五众,与在家二众合称七众,也就是七众佛子。
[编辑]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遵守五戒,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妄语之中,尚包括两舌、恶口、绮语。偷盗和邪淫也是世间法禁止的罪行、不饮酒不是为了避免酒精乱性而破坏团体生活的秩序,而是因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响智慧的获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响成为佛弟子。在家众可以持的戒律除三皈五戒之外,还有八戒和菩萨戒,此外,在八关斋戒过程中也可以临时(一天一夜)受出家众的具足戒。作为受戒了的在家众,有必要经常复诵和学习戒律。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式叉摩那则受六戒。总的来说,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其中,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戒,比丘尼则有348戒。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律方面轻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编辑]佛教的影响



香港的天坛大佛
佛教在亚洲国家的影响最深,佛教思想已经融入信仰佛教国家的人民的生活中。但是在印度,佛教的影响力却日趋衰落,佛教徒只占印度人口的0.71%[1],分布也很零散。
佛教对盛行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包括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梁启超认为“佛教是建设在极严密极忠实的认识论之上,用巧妙的分析法解剖宇宙及人生成立之要素及其活动方式,更进而评判其价值,因以求得最大之自由解放而达人生最高之目的者也。”[10]
美国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2006年9月14日指出佛教在美国近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有信徒150万左右,是美国第4大宗教,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是后来改信佛教的。并指出“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于,人们认为像嘉瓦仁波切和一行禅师这样的杰出佛教大师们在向社会贡献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别人信奉什么。”
[编辑]佛教典籍

主条目:佛经列表
狭义的佛教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经是佛说的经典,又称为经藏,音译为修多罗,指的是一串香花;律藏音译为楗度、戒律为毗尼,故也可称律藏为毗尼藏;论藏音译为阿毗达磨。广义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传、佛教目录、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将这样的佛教广义佛教经典的汇总成为“大藏经”,或一切经。相对应的,藏传佛教将经典划分为甘珠尔、丹朱尔两部,南传佛教则使用三藏的名称。由于在称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别,所以在翻译上中国习惯使用《大藏经》翻译其他系统佛教的经典,如称呼南传佛教经典为《巴利大藏经》等,而欧美学界经常使用三藏的称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经”的音译称呼者,但相对较少)。需要说明的是,在佛典中明确说明佛陀授权弟子使用方言传授佛法和记诵经典,因此各地集结的藏经应该是具有同等地位的典籍集合,并无先天的高下之分。
[编辑]佛教宗派

主条目:佛教宗派
[编辑]汉传佛教的十宗
三论宗
天台宗
贤首宗(华严宗)
禅宗
密宗(金刚乘)
净土宗
律宗
法相宗(唯识宗)
俱舍宗
成实宗
[编辑]藏传佛教的教派


西藏色拉寺中喇嘛正在辩经
格鲁派(黄教)
宁玛派(红教)
噶举派(白教)
萨迦派(花教)
觉囊派
噶当派
希解派
觉宇派
廓扎派
夏鲁派
[编辑]争议

有人认为:“佛教”中的“佛”都是传说和神话后的历史人物,并不是神,这点与西方人的宗教差别很大。从十二因缘中也可以看出“佛教”并没有承认造物主的存在,当属于无神论范畴,所以有人认为“佛教”并不是宗教,称为佛学更为恰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