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上帝的“弃儿”——海地苦难史

(2010-03-12 15:18:44) 下一个
上帝的“弃儿”——海地苦难史

2010年1月13日,拥有900万人口的海地发生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几乎被夷为平地,大量平民遇难。中国派驻海地的维和警察中有8人遇难,当他们的遗体运回祖国时,举国为之哀恸。

这只是海地苦难史中的最新一章。200年来,外侵、内乱,早已让它羸弱不堪;暴力、贫穷,更让它奄奄一息。地震,对于这个“上帝”的弃儿,究竟是万劫不复,还是涅重生?

编撰|王超

海地,这个西半球最落后的国家,多年以来就是飓风、贫穷、毒品、暴力、专政、巫术及奴隶的代名词。半个世纪前,在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的专制统治下,海地就被称为“噩梦共和国”。半个世纪过去了,杜瓦利埃的家族统治曲终人散,但海地的噩梦仍在延续。

命途多舛

海地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享有很多“世界第一”。哥伦布第一次到达美洲的地方就是海地,当时岛上有100万印第安人。50年后,岛上多了西班牙人,而印第安人彻底消失。海地是第一个遭受西方殖民者种族灭绝的地方。西班牙人处死最后一个印第安酋长之前,要求他皈依上帝,酋长说: “有西班牙人的天堂,我不去。”

海地还有一个世界第一,这是美洲第一个发现有黑人的地方。从非洲运来的黑奴,首先到了海地。1665年,法国宣布海地为其殖民地,西班牙打不过法国,十几年后承认了这个事实。

经过近百年的经营,海地成为法国最富庶的殖民地,被称为“加勒比海明珠”。1780年,欧洲市场上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都产自海地,1791年,海地蔗糖产量排世界首位。这颗明珠是由黑奴的血汗凝结而成的。法国统治海地的100多年间,长期维持50多万黑奴。奴隶平均每天劳动18个小时,种植园里的黑奴劳动寿命平均只有7年。也就是说,如果黑奴18岁被抓到海地,一般活不过25岁。

在白人奴隶主的残酷压榨下,海地黑奴经常发生大规模逃亡或起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人的统治被削弱。1791年,海地20万黑奴发动大起义,经过十几年镇压与反镇压的战争,海地终于取得胜利,在1804年宣告独立。

在此期间,白人屠杀了多达10万名黑人,但黑人对白人的杀戮、强奸、斩首等暴行随着报纸的刚刚兴起而传遍了世界,震惊了西方。所有国家都拒绝承认海地的独立,除了法国,前提条件是分期偿付1200万美元的“天价赎身款”。当时法国把260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州卖给美国时只得到了1500万美元,而海地面积仅2.7万平方公里。直到1947年,海地才最终还清了这笔款项。

当西方发现无法控制海地后便抛弃了它,对其实行经济封锁,任由黑人在那块土地上自生自灭。从此,海地被整个人类社会遗忘了,海地瞬间从拉美最富裕的殖民地回到了落后的农耕社会。大庄园被分割成小农田分给个人,经济作物因无人要而替换成了粮食作物。天主教没能站住脚,奴隶们从西非带回的巫毒教却得以广泛传播。不信仰天主教,而且还说一种夹杂着非洲土语的、连法国人都听不懂的法语,海地长期不被拉美社会所接受,甚至南美解放者玻利瓦尔都不承认海地是拉美的一分子——尽管第一次起义失败后,玻利瓦尔曾流亡海地,获得了海地政府提供的武器和军队,然后横扫整个拉美大陆。海地当时对玻利瓦尔唯一的要求是废除拉美的奴隶制。

1915年,欧洲深陷一战的泥潭,美国趁机占领海地,1934年撤出。从此,海地成了美国的附属国,二战期间,海地为美国提供橡胶等战略物资。二战之后,海地进入了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从1956年底到1957年9月,先后换了5届内阁,都由美国的代理人统治。

人间炼狱

1957年9月,在美国的扶植下,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经民主选举当选为海地总统,开始了杜瓦利埃家族对海地29年的统治。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即老杜瓦利埃),1907年出生于太子港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1934年从海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医务工作。1944年,老杜瓦利埃为美国驻海地卫生代表团工作,在此期间搭上了美国这艘“航空母舰”。

老杜瓦利埃上台后,很快利用黑人大众的支持掀起了一场针对黑白混血阶层的清洗,政敌被流放,无论是亲美的精英,还是亲苏的共产主义者,一律受到迫害。老杜瓦利埃的统治,是建立在巫毒教信仰之上的。官方的宣传机构称,老杜瓦利埃是巫毒教众神之一的化身,掌管生死。他还组织了一支由巫毒教教民组成的政治警察部队“国家安全志愿者组织”,这个臭名昭著的组织直到2000年才彻底解散,成员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犯罪和勒索,这是国家化的黑社会,也是现在太子港街头屠杀平民,抢劫救援物资的所有黑社会组织的源头。1964年,老杜瓦利埃修改宪法,宣布自己为终身总统,并将年仅12岁的儿子让.克洛德.杜瓦利埃(以下简称杜瓦利埃)定为继承人。

1971年2月,19岁的杜瓦利埃接任海地总统,他继续实行暴政,利用手中的权力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当时,全国每100个劳动者中就有75个失业,每10个应受教育的人中就有9个目不识丁。1980年11月,为了解决海地外汇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海地提供了2200万美元援助,其中1600万美元全部装进了杜瓦利埃腰包。

而杜瓦利埃则用搜刮来的钱财纵情挥霍。1975年,杜瓦利埃花费300万美元为父亲修建陵墓;1977年,他购买了一艘价值85万美元的豪华游艇,供自己出海游玩;1980年,他举行婚礼的费用高达300万美元,仅燃放花炮就花费10万多美元,这令世界上的亿万富翁都自叹弗如。

在杜瓦利埃家族统治下,海地成了拉美最黑暗最贫穷的国家。暴政激起了民众强烈的不满,一场打碎黑暗的疾风骤雨即将来临。

独裁者的末日

1986年2月3日,太子港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活动。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有60%以上的居民参加了反政府游行。

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公开表示,要平息海地人民愤怒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民主选举选出新政府,希望杜瓦利埃能够主动放弃统治。然而杜瓦利埃公开表示不举行选举。

更加猛烈的斗争浪潮迅速蔓延到全国,反对派此时也纷纷行动起来,要求立即举行大选,让总统辞职。局势的不断恶化让杜瓦利埃渐渐感到难以应付,他自知大势已去。

2月7日凌晨,在美国的斡旋下,杜瓦利埃和他的家人及20多名随从,带着大量的财物,乘坐美国空军为他提供的一架C-141运输机逃离了海地。之前,法国外交部表示,允许杜瓦利埃前来法国避难。于是,飞机在几个小时之后,降落到阿尔卑斯山脚下被冰雪覆盖的法国塔罗伊雷小镇,杜氏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海地由此进入了一个寻求民主进步、摆脱饥饿贫困的新时期。

塞德拉斯政变

1990年,海地举行总统大选,阿里斯蒂德成为第一位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1953年出生于海地南部的萨尔特鲁,1979年获得了海地国家大学硕士学位。此后,阿里斯蒂德成为神父,在传教期间深刻体会了民众的苦难以及政治的黑暗。

1991年,阿里斯蒂德成为总统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民主化改革。他在军中物色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塞德拉斯,试图依靠他稳定军队,支持民选政府、忠于总统。然而,塞德拉斯却是一个隐藏很深的阴谋家,他想成为海地新的独裁者。塞德拉斯很快察觉到军人对新政府的普遍不满和敌视,于是卖力地在军中集结势力,他把装甲营上校席瓦尔成功纳入了自己麾下。羽翼丰满后,塞德拉斯感觉到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开始实施政变计划。

1991年9月29日深夜,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席瓦尔率领全副武装的50名士兵,乘坐装甲车来到了位于太子港郊外的总统官邸,随即与总统卫兵交火。

在官邸内讨论工作的阿里斯蒂德听到枪声,立即拿起电话,试图联系军队前来救援,然而通讯已被切断。此时的总统官邸成了一座孤岛,阿里斯蒂德所能做的,只能是驱车赶往10公里外的国民宫,到那里调兵遣将,组织平叛。

当阿里斯蒂德冒着枪林弹雨赶到国民宫时,他委以重任的塞德拉斯已经等候多时了。塞当场宣布总统的“罪行”,指责他“利用曾殖民统治过海地的殖民者保护自己,是不念国耻的行为”。阿里斯蒂德这才知道自己养虎为患,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真正的叛军首领。

经过10个小时的激战,总统卫队败在了叛军枪下。30日上午,总统官邸被攻克。在这次枪战中,有500多人横尸总统府,千余人受伤,而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则被迫流亡海外,政局再次陷入混乱。

阿里斯蒂德再度流亡

塞德拉斯将阿里斯蒂德赶下台后,随即宣布全国戒严。政变震惊全国,太子港的市民不顾危险,自发上街举行示威游行,高举阿里斯蒂德的画像,抗议军人政变推翻民选政府。

1994年10月15日,在美国2万军队的保护下,阿里斯蒂德结束流亡生活,回到了阔别三年半之久的海地。

阿里斯蒂德回到海地之后,一直忙于稳定局势,积极推动海地的民主化,他认为军队是祸乱之源,下令解散原来的武装力量和警察部队,组建由内卫公安军和警察部队组成的执法力量。到1996年,也就是任职期满之时,海地局势基本得到控制。由于海地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阿里斯蒂德决定离开政坛,养精蓄锐。

2000年海地举行大选,阿里斯蒂德再次当选为总统。大选结果引起反对派的抗议,反政府人员开始频繁活动。2004年2月22日,反政府武装占领了海地第二大城市海地角,并控制了除首都太子港以外的各大主要城市,对太子港形成合围之势。

在国内反对派的攻势面前,阿里斯蒂德毫无还手之力。阿里斯蒂德颁布的法令难以实行,国内党派之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已,暴力活动频繁,人民生活贫困,民众不满情绪日益增多。主要反对派“阿蒂博尼塔”的成员以前是阿里斯蒂德的支持者,但2003年9月该组织领导人被暗杀后,他们认为政府是幕后凶手,从而转为反对派,并于2004年2月发动兵变,海地动荡局势日益升级。美国决定强迫阿尔斯蒂德下台,结束海地的动荡。2月29日清晨,阿里斯蒂德突然签署辞职书。他神情黯然,充满绝望,乘坐飞机离开首都太子港,开始了第二次流亡生涯。

阿里斯蒂德在流亡中表示,自己“是被手枪顶着离开祖国的”。2004年3月31日,阿里斯蒂德还通过在法国巴黎的代理律师,指控法国政府曾在2月的海地动乱中和美国合伙,胁迫他下台及流亡国外。对于阿的指控,美国立即予以否认。

上帝的“弃儿”

总统走了,灾难接踵而至。

2004年政变以来,海地局势一直动荡而紧张,人们依旧穷困不堪。他们生活在贫民窟里,除了国际救援人员送来的粮食及其它慈善捐助,没有任何出路。为了生存,他们几乎不择手段,贩毒、卖军火、抢劫、敲诈勒索及卖淫,充斥着海地社会。加入黑帮,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因为这能让他们过上更体面的生活。

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国家,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恐怖活动是人们收入的重要来源。在海地,平均每5天就有一起绑架杀人案,有时候一个月内的绑架案就可以高达30起。实际人数可能比这些数字高很多,因为许多受害者家属直接与绑匪交涉,而不报警处理,因为有些警员跟歹徒勾结。绑匪往往会锯掉人质的手指,然后送给其家人,向他们施压;更有甚者,为了杀人灭口,即使得到了赎金,绑匪有时候仍会杀死人质。

面对海地乱状,联合国开始组织武装力量前往海地,执行维和任务。2004年10月17日,中国派遣维和部队前往海地,这是中国首次向海外派驻维和警察防暴队。据曾派驻海地的中国维和警察介绍,他们在当地买菜,都得戴钢盔、穿防弹背心,并且“每天都可以在路边看到三四具尸体”。中国维和警察与武装分子多次交火,并曾在一次行动中打死10人,抓获100多人;他们也曾捣毁毒品和假钞窝点,押解重刑犯,保护国际政要并培训当地警察。

尽管有多国维和部队驻扎,但海地治安依然未从根本转变。海地地震,让这种混乱发展到了极致,黑帮活动更加猖獗肆虐。面对这些,政府也无能为力,这使海地人民原本就艰苦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海地,似乎成了上帝的“弃儿”,也许这次地震后的重建会让海地迎来自己的新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