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盈袖2006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带着美好心灵生活 – 林巧稚 (多图)

(2010-10-16 10:51:39) 下一个


张清平写的《林巧稚》,文笔优美,通篇纯良,非常合我口味。它描写了1901年出生的一个自强,自立,敬业,有一颗美好心灵的女基督徒,一位不仅有着精湛医术,更拥有基督里面的爱,全心关爱病人的妇产科医生。林巧稚的一生对医病救人如此投入,亦充满了爱,她有很好的素养,精神世界丰富,却过着简单的生活。她德馨怡人,令人回味不尽,感慨不已,是真正一位抛却千百年来文化的“新社会”之前那个时代的优雅女性。

 

她是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支持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毕业生,终身服务于这家医院,致力于改善中国女人的健康,接生婴儿。她唯病人为先的处事方式让人敬佩。我想,现在我们那么羡慕的西方社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原来在中国早就存在,被推广;知识分子为民谋利,努力提高全体民众身体健康,原来早已蔚然成风。只因世事变幻,政权翻覆,权力争斗,文化革命,这些有益于社会的作为消失殆尽。

 

林巧稚是这样一位丰满的人物。她对病人的关怀细致入微,不仅治疗她们的疾病,更关心她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为了病人,她常常置自身利益和医学声望于不顾,挺身而出,做出对病人最有利的抉择。而有一段文字表达的一件小事更是感人,我在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温暖,这温暖直升上来,哽咽了我的喉头,这是怎样的敬业,和爱。

 

“在妇产科工作,常常不能按时下班,有时要等候产妇分娩,有时是手术后观察病情。她只要待着没事,手里总要做点什么。

 

她常在这些时候做针线,她买来好多细白棉布,裁剪成小小的开襟衬衫,然后一针一线地缝成圆领的婴儿服。小衣服做好后,再用彩色丝线在衣服的前襟儿绣上花朵。她把这些婴儿服一件件叠好,送给三等病房那些刚做妈妈的年轻女人。母亲抱着婴儿离开医院时,穿着林巧稚亲手缝制的衣衫,这些婴儿都是她亲自接到世上来的。”

 

她对家人也是爱护备至,在那个时代,为了做个好医生,她放弃了结婚生子,但她的大姐,侄子,侄女全家,长期和她生活在一起,得到她的支持和帮助。她的好友白xx也常到她家来居住,她们弹钢琴,读书,吟诗,风雅之至;她们一起欣赏的那首英文的“妈妈的诗”用浪漫的笔调表达了一位母亲怀胎十月的细腻感受。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女人,爱事业,爱家,爱生活,是彼时撑起半边天的女人,及当今竭力追求名利的女人怎样也无法比拟的。

 

从林巧稚身上我看到一位中国女性的温婉,仁爱,坚毅,执着,和献身社会的牺牲精神。这样精神生活丰富的愉悦是钱财怎样也无法带来的。我总以为物质带来的满足和快乐那么短暂,唯有献身社会,帮助他人,精神上升华的快乐是无限的,令人永远充实。心灵的美好,人格的魅力,是如此动人心魄。

 

协和是以美国人的理念建立的。一切都是以病人为重,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医院设备的完善,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令人动容。

 

医学院学生毕业,发古希腊传下来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愿尽我力之所能与判断力之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起堕落及害人行为……无论至于何处,遭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

 

协和相信,”任何一家医院,如果不能提勾社会服务,只是设备精良,具有一定的医疗水准,还不能称为第一流的医院。”如此看来,当今国内应无一家医院是第一流的。当年医院设立社会服务部,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跟进后期服务,保证病人重新开始健康幸福的生活。协和的社会服务部在1952年被撤销,同年所有医院的社会服务部尽被取缔。

 

当时知识分子也自发做很多的努力去达到对全民的普及教育,使民众,尤其是农村居民掌握常识,避免因愚昧而蔓延的很容易控制的疾病。

 

而我深深为林巧稚所坚持的撒拉纳克湖畔一位不知名医生墓前的铭文所感动:

 

有时 去治愈

     常常 去帮助

          总是 去安慰

 

这不仅可以是一位医生的座右铭,也可以是一个人的生活目的。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觉得物质是可以满足一时的需要,但更深沉的享受却是精神上的。看淡世事名利之后,想的是如何为社会变得更好做一些努力,哪怕是一点一滴很小的事。在神里面更学到爱的真谛,那就是去爱别人,帮助别人。我们并不一定有治愈他人的能力,但我们常常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安慰,更是我们都能做到的。一颗爱世人的心,一点关心他人的行为,我们都有能力做,但却那么难做到。多么希望这个社会里的人都带着一颗美好的心灵去生活,慢慢改变社会环境,使众多浮躁,骚动,不安的心安静下来,不再焦虑。

 

我想,这也是我们的神所要我们做的。求神给我们力量。

注: 这本书其实是我爸爸买的,后来他送给了我外婆,我在外婆那儿读的.

 带着美好心灵生活 <wbr>– <wbr>林巧稚 <wbr>(多图)

 

***********

林巧稚生平
   林巧稚(1901-1983年)大夫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卓越的人民医学家、厦门人民的好女儿。2001年12月23日在林巧稚大夫100周年诞辰之日,李岚清副总理致辞称林巧稚教授是“我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医学界的杰出代表。”


执着人生
  林巧稚,厦门人,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2月23日生于厦门鼓浪屿基督教徒家庭。192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取得博士学位并荣获该年级学习成绩最优秀奖——“文海”奖。

 

  1932年至193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期间,破例被送往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伦敦妇产科医院学习深造。193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1937年晋升为副教授。1939年至1940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妇产科进修。1941年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的女科主任。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院被日本军队占领,协和医院停办。1942年初,林巧稚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林巧稚诊所”,同年应中和医院(现人民医院)邀请筹建妇产科,并任妇产科主任。

  1948年北京协和医院复院,林巧稚回到医院任妇产科主任。

  1956年,受彭真市长的委托,林巧稚筹建北京妇产医院,1959年北京历史上第一所妇产医院落成,她任院长,1978年后一直被聘为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直至病逝。林巧稚献身医学事业60余年,把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她是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是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林巧稚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还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林巧稚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热爱人民,是一位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她一生勤奋,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我国妇女儿童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2岁。

博爱情怀

  林巧稚大夫从事医学研究、教学、临床工作近60年,为我国的妇幼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她不为名利所动,婉拒海外的重金相聘,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晚年在病榻上,她完成了《妇科肿瘤》等巨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林巧稚大夫没有儿女,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被尊称为“万婴之母”。60多年来,她亲手迎接5万多个小生命,这些婴儿都是她最心爱的孩子。她还创造了脐静脉换血治愈新生儿溶血症的新方法。

  “林巧稚生平最爱听的声音,就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那是一首绝妙的生命进行曲,胜过人间一切最悦耳的音乐。”爱,充盈着林巧稚的每一个细胞,激励她去工作,去奋斗,去奉献。面临职业的选择,林巧稚首先想到的是“祖国还没有女妇产科大夫”,并为此放弃了出国的机会;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医救自己受难的同胞毅然留在战火中的北平;面对病人,她说:“我们不仅要解除病人身体的痛苦,更要解除他们心灵上的痛苦。”林巧稚用新的生命为母亲们憧憬一份美好的未来,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唤起病人重新生活的希望。她把爱融进不懈的追求中,化爱为前进的动力,摘除了农村老大娘腹内几十斤重的大血瘤,救活了世界上第一例溶血症婴儿,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医学上的空白。

  林巧稚大夫生于厦门,是厦门人民的骄傲。林巧稚精神是厦门市人民的宝贵财富。“毓园”是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著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巧稚教授的地方。从厦门鼓浪屿皓月园一侧的漳州路或者复兴路都可以到达毓园,这座恬静美丽的园林景观建于1984年,布局自然,园中立着林巧稚大夫的汉白玉雕像,建有“林巧稚大夫生平事迹展览室”,邓颖超同志亲手在园中种植的两株南洋杉,象征着林大夫秀逸高洁的品格。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林巧稚妇儿医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林巧稚大夫之名命名的医院。每一年,新员工进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时,医院都要特别组织新员工前往林巧稚毓园,在巍巍松柏间探寻林巧稚大夫的精神足迹。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向林巧稚大夫学习,继承林巧稚遗志,弘扬林巧稚精神,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声声誓言,掷地有声,见证着每一位市妇幼人投身妇幼事业的热情和决心。

带着美好心灵生活 <wbr>– <wbr>林巧稚 <wbr>(多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流浪的人群的评论:
是啊,回来了.有很多感想要写呢
流浪的人群 回复 悄悄话 你回来了?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横塘雨眠的评论:
现在也还是有的,只是他们不在报纸杂志上,你要到生活里去找.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有学问,有人品,令人肃然起敬.哪像现在的人呐...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焦急等待的人的评论:
对,她是一个基督徒.这本书其实是我爸爸买的,后来他送给了我外婆,我在外婆那儿读的.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是啊,拿人性命不当命.一般老百姓好像就不是人了.
焦急等待的人 回复 悄悄话 很感人。而且她是一个基督徒。
一霖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的社会环境,人心不古,怪谁呢?要怪就得怪向来自称是伟大光荣正确的XX党!
我这几年,国内医疗界的黑暗看够了,没有精力去评论,想想都要吐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