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茶米糜 第十一章 上学篇

(2024-09-30 11:36:38) 下一个

名箐下楼,先到男装逛了逛,发现店内陈设和汕头不一样,在以前家乡的店里,布是方块折叠然后搭在架子上给客人观看,几个伙计都要各自跟着客人。这边的布匹是卷成筒状,并排插在柜子里,或者叠放在柜台上,客人看一下花色再找伙计抽出来。做男装的布料多单色,或者条纹格子,所以在摆设上如果乱一点还好。名箐没有看到名康,问其中一个店员,可是店员听不大懂名箐的潮州话,名箐又用国语问,店员还是摇头,名箐说了一句英文,店员明白了。他用白话说老板经理室,名箐问我能见他吗? 店员带名箐拐进一个后门,敲了门在门外喊到庄先生有人找啊。

名康开门看到是大姐,喊到:"大姊,进来。"

名箐说:"我不进去了,你带我转一下你的店,见见楼上的邻居啊。" 名康想起来,名箐还没见过自己店的经理。名康领着名箐先看男装部分 他告诉名箐男装的生意在她这里主要是便服多,做西服的因为店没有名气,目前找不到有名的大师傅这块还没做起来,好在家便服的布料都是家乡运过来,价格优惠,在这一带做过宣告,生意越来越好。但是西服利润高,所以他这次来是要和经理看看如何招到好师傅,另外西服的布料也多是南洋或欧洲进过来,目前渠道也还是通过进口商人买大店剩余的料,他也需要看看能否找到直接货源,名康絮絮叨叨得说着,名箐知道原来其实名康的生意目前可能只能保本。她问名康:

"那你如何找到信任的购货渠道?"

名康回道:"正在联击几个南洋货商,不过这种布料属于中低档,好的也需要,要直接找欧洲货源。"名箐笑道:"看来你也要学学英文了。"名康憨憨得笑:"我怕学不会啊。"

这时候有一位个子不高的黑黑的男子经过名康身边,喊了一声:"老板。"名康叫住他:"叶先生,留步。"

这位叶先生停下来,名康介绍到:"叶经理,这位是家姐。" 又转头对名箐说:"这是我们聘请的叶先生,这个店的经理。" 叶先生作揖说道:

"庄小姐,你好,本人姓叶名秦先。幸会幸会。"

名箐也鞠了一下躬:"很高兴见到叶先生,家弟提到过你,说你经验丰富又勤劳肯干,非常荣幸有你帮助家第弟。我们也是初来乍到香港,还拜托叶先生多指点。"

叶秦先看着这位个子不高面容白皙,眼睛闪亮的女子,感觉到一种气场,他赶紧回道:"哪里哪里,本人也很高兴有这机会和庄先生,许老先生一起打理这家新店,听庄先生说庄小姐过来是想上港大进修英文?"

名箐答道:"是的,不过发现在香港我还要学一下白话。叶先生会潮汕话很厉害啊,家弟说你是福建人。"

叶秦先点点头:"我之前在九龙那边做事,有不少潮汕朋友,闽南语和潮汕话很像,所以学得很快。白话比潮汕话好学。我夫人只说白话,庄小姐愿意的话,我让夫人多帮帮庄小姐。"

名箐谢了叶先生,问过他有几个孩子什么的,就又和名康下到一楼看女装部。名箐发现女装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风格的旗袍和睡衣,另一边是一些礼服纱服,在正中间摆了不少潮绣丝绸制品。名康告诉名箐,现在旗袍的生意主要是棉布,香港比汕头热,而且潮气更大,所以丝绸类做外面穿的衣服不大合适,但是睡衣几乎需求都是丝绸。礼服裙和纱裙也是这个店的弱项,无法吸引高消费群体。在香港人和人的分类是,在香港政府机构工作的洋人群体,然后就是从海外回来做生意或者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华人群体,还有从内地过来找商机的商人或者过来找工作的毕业生,当然也有很多从福建,广东过来谋生的做体力的。这边好就好在政党派别的痕迹很少,大家都是在努力谋生谋好的前程。名箐想了想说:"一个充满机会和诱惑,也应该有很多悲伤的社会。"名康对名箐说:"大姐,忘掉你那些主义,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只要努力就能收获的社会。"

名箐拍了一下名康:"现在敢教训你大姐了。三民主义不就是要创造这样的社会吗?" 名康心里想到言诚,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他一直搞不懂共产是什么?

名箐对名康说:"看来在这边说生意不容易,大姐估计帮不上你了,不过找货源这些我觉得你要多进入一些圈子,可能会找得准一些 。"

名康介绍完,名箐问名康:"刚才叶先生说他夫人讲白话的,他夫人现在除了在家带孩子以外。。"名箐还没说完,名康就接了话:"没有啦,他夫人在一个小公司做文员,半工,他们有两个小孩,有一个稍微大点在寄宿学校,还有一个小的送我们附近的一个育儿班。"

名箐想了想:"那我这两天找一下叶夫人,得赶紧学白话。我这是英文会一点点,这边人只说白话和英文,挺别扭的。我看你白话也赶紧要会说起来,等我学一段时间我们之间就说白话。不过你过两周就要回汕头了吧。还有这边有书店吗?"

名康说不知道,他去问了一下店员,告诉名箐有一家辰动书店,不过在尖沙咀需要坐轮渡,多卖洋文书,还有一家在中环的商务出版馆,主要印刷和出售古文书籍等。名箐看离中午的时间还早,她说要自己去看看,名康就要让一个店员陪着名箐,名箐让名康看自己店不用一起去,中环不远,等看了后回来再一起找好吃的。

名箐和店员小龙走出店门,她和小龙慢慢走着,香港的街头很干净,因为这里离海不远,能闻到一点点海的味道,让名箐想起汕头的外马路靠海边的小道。小龙很腼腆,他因为也说闽南语,所以和名箐还能交流。

找到书店,名箐看到这是一家很小的店面 进去摆着一堆蓝皮线装书,还有卖一些文房四宝的。名箐买了不少宣纸,也买了砚台墨水和毛笔,买了几本书,小龙帮拎着返回了貝湾潮绣绸布行。名箐回自己的房,坐下来给庄母写信,她只写了三段,一段叙述坐海船的感受和兴奋,第二段叙述貝湾店的模样和名康的生意经,第三段说香港是大汕头,让母亲放心她很适应。过两周她再写信,不过会让名康带回去。但愿这封信比名康回去的日期要提前到母亲的手里。

写完后,名箐找名康把信邮递出去,然后和名康去搜寻附近的美食了。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