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强的人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关于完成目标
当我们有一项工作要做时,只需要指出一个大概方向,有的伙伴就可以欢快的向前冲,自己找到各种可能性,自己探路,而不是等待下一个「指示」。他们手里总是有事情做。
做事情的时候,有些伙伴的目标不是完成,而是比上一次更好,并且能够总结和反思。竞争对手永远是自己,永远是上一次,这样总是在前进。
关于遇到困难
每个人都会周期性的遇到瓶颈,有些伙伴选择有技巧的死磕,当时没感觉怎么样,六个月后再回眸,发现自己已经进阶了一大步。
有些伙伴遇到比自己强的人,有如看到了宝库,有太多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不放过任何机会,有些伙伴则心理承受不了,不是勇往直前而是选择放弃,更愿意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间。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或者被别人指出了问题,有些伙伴会欣喜若狂,觉得赚到了,有了收获,以后就可以修正这个问题了,而有些伙伴则开始启动防御模式。
关于团队合作
不做老好人是很多做的好的伙伴的共同之处,特别是负责一块工作、带领一个团队的伙伴,为了避免争议而做老好人,本质上是自私的,因为本应该对于工作、对于一群人、一个团队负起责任。
斤斤计较往往是很多人常见的问题,时常能够看到一些人抱怨为什么自己比别人多干一点活之类,但是有些伙伴知道,其实大多数时候,这些工作都是为自己而做,是在打造自己,为工作负责的同时,就是在为自己负责。多做事情
VS 少做事情,短期内看起来吃亏,长远却是赚的。
能力强的伙伴不怕承担责任,所以反过来,他们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更强了。正常的规避风险是应该的,但是不能畏首畏尾,该出手的时候,该站出来有担当时,他们会站出来。结果谁都无法预料,但机会就在里面。
以前我们在办公室里吃东西,吃完有伙伴会主动帮忙收拾,无论是不是和自己有关,很小的细节,却可以以小见大。
关于自我提升
在自己的领域内拥有大信息量也是重要的一点。一些伙伴的心思在工作上,这意味着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做些积累,不限时间地点,对于能够为自己带来帮助的、值得参考的信息足够敏感。工作后的学习,是持续永久的,总是得不断充电,这些充电往往并不以上课的形式出现。积极的人总是更加敏感。
如果你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做事远远超过别人的期望
如果想成为这种人,只需要记住一点:做事一定要争取远远超过别人对你的期望。
我观察到的这类牛人,基本都具有这种心态:
平常人觉得做到这种程度就OK了,剩下的就不是我的责任了;但牛人往往会更进一步,最后交给你的东西往往会让你震惊,远远超过你的预期。我相信他们也享受这种成就感,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有时候甚至给了我一种感觉,他们并没有把任务当做任务,而是当做自己的作品。
比如我在知乎上看到了@徐强的一个回答:“你从上级那学到的最受用的一句话是什么?他让你最佩服的品质又是什么?”我对这个回答中他在微软的经历印象很深。
如他所说,他当时的演讲能力或许并不强,也没有自信,但他为了做好一个小时的讲座花了10多个晚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准备了100多页的PPT。最后得到了mentor的高度肯定:“John,
you really beyond our expectation!”
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正面影响,让他以后更加追求超出期望的感觉。
如果形成了这种渴望超出同事期望、超出老板期望、超出自己期望的习惯,我相信你就能一步步超越自己,渐渐成为你曾经仰望的强者。
努力也要顺“势”而为
我所见过工作能力很强的人,绝对不是最努力的人,也不是学习能力最强的人,虽然可能他们也喜欢拿“努力”和“学习”来标榜自己起,其实,他们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很快搞清游戏规则,然后按照游戏规则办事。
现代社会,我们说到工作,几乎全都是需要人和人之间的协同合作。程序员要和队友和产品经理合作,销售人员打交道的人更多,团队领导更是要处理多方面关系,哪怕是一个作家,每天只是在家里锵锵锵敲键盘,最后要让作品出版,依然要是和编辑合作,哪怕是网络小说作家,也要和网文编辑网上沟通,所以说,工作就是合作。
既然工作是合作,那就该明白,单纯只是好学,只是努力,而不知道如何合作,那就注定事倍功半,甚至是碌碌无为。
不是抖机灵,我觉得梁家辉在《寒战》中廉政公署里教训两个后生晚辈的那段台词,真的是工作教科书。
我在警队服务了三十年,认识了不少朋友,也得罪过不少人,不过这三十年,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无论明也好暗也好,第一步,是把它学会,不过很多人还没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死了,知道为什么吗?自以为是!第二步,就是要在这个游戏里面找出个线头来,学会如何不去犯规,懂得如何在线球里面玩,这样才能勉强保住性命。
任何一个工作的环境中,都存在“势”,如果能顺势而为,工作就会顺,如果逆势而为,工作就会磕磕绊绊,难以前进。
努力就会和“势”一致吗?当然不是。
打个比方,在一个守业为主的成熟公司,你努力推行最先进的激励机制,看起来,这的确是会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是,公司已经成熟,这样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引起动荡,当然谁都不会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你这样的努力必定处处受阻,并不会因为这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就“应该”成功。
经常看到这样的鸡汤文,说某某年轻女性进入一家公司,被安排前台,她提了一大堆意见,前台都做不下去了,然后调她去做时长,做市场她又对公司现状不满意,做了很多事情,市场部门对她不满意,她又被调到销售部,到了销售部她又看不惯现状,搞了一个天翻地覆,然后销售业绩第一,最后当上了公司副总裁。
我只是想说,哪怕真的有这样的故事存在,那也是因为这个女强人所作所为顺应了公司的游戏规则。在前台和市场部门,怎么就待不下去呢,因为她的“努力”让别人不能容得下她,这样看起来是起到了鲶鱼效应,但是这样的工作真的算是成功吗?在销售部门,游戏规则就是谁业绩高谁牛逼,她这样“努力”当然会脱颖而出。只是,我希望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在成为副总裁之后,知道做事要柔和,要知道按照游戏规则办事。
我再说一个故事,我有一个朋友,他曾经在某外企工作,有一次他奉命去做一个调研(investigation),看看Script#这种语言和纯JavaScript相比,哪个更适合开发,最后他很努力地做了细致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用Script#会影响生产力,而且对开发工程师还有学习曲线,用纯JavaScript更合适,一个事情10个工程师用JS搞定,用Script#就会用上30个工程师。
但是,领导还是要用Script#,我的朋友就很奇怪了,据理力争,说不应该躺Script#这个浑水,搞得很不愉快。其实啊,我这个朋友就是没有搞清楚游戏规则,对于这个驻在中国的外企,最重要的不是提高生产力,而是要获得更多的headcount,既然一件事需要三倍的headcount,那当然就应该选这个技术了。你看,这就是虽然好学虽然努力,但是工作却不被认可的现象,因为他没有抓住那个线头。
爱因斯坦(据说)也说过:你必须去学习游戏规则,然后,你还要比别人玩得更好!
有人觉得我所说的“顺势而为”“学会游戏规则”就是“小聪明”,是中国人的官场哲学。我所见到的,不光工作能力强的中国人懂得顺势而为,工作能力强的外国人也是懂得按照游戏规则来玩啊!所以这招根本就不是“代表几千年辅修的官场斗争”。
谁不想单纯靠自己努力就成功,只可惜,就和我上面说的一样,人不是在真空中工作,还有你的工作和环境的大方向一致,才会得到认同。经历过过的人自然知道,现在不同意我的观点也无所谓,说得不客气一点,栽了跟头,自然知道这世界是怎么运转的。
过来人多说一句,这世界上最廉价最没用的鸡汤,就是鼓动别人去努力,去拼拼拼。因为这种鸡汤最没不需要技术含量啊,只要不断说“你要努力”“你要拼搏”“你没有成功就是努力不够”“拼搏到无能为力,奋斗到感动自己”……你看我随口就可以编很多这样的口号,可是,可是——如果单纯的努力有用,那简单了,就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人能赢了,可是,事实是这样吗?
懂得游戏规则,需要的是技巧,这点熬鸡汤的人是没法教的,所以他们不会说。
如何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
想要成为工作能力强的人
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有目标”地努力才是最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