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有中文媒体曾报道称:中国大陆在扶贫中为改善贫困山区的交通落后状况,昔日的“蹓索变桥梁”(大意),引起我对往事的一段回忆。特记述于下。
早在1953年夏季,我已被分配到在成都的铁道部西南设计分局(即“铁二院”前称)第十七勘测设计总队工作将满一年。为准备成昆线西线方案的初测任务(那时此线还是按蒸汽牵引考虑)。我等十余人(主要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实习生等),被从各专业科室抽调到由设计分局在重庆举办的“给水勘测训练班”学习,约两个多月后结业。我即被分配到总队刚组建的成昆线初测给水勘测队报到。给水队长是老前辈黎W和工程师。
在一切准备工作很快就绪后,全队共十余人,乘一辆带篷卡车,连同勘测工具和简装行李,经两天的行程到达云南昭通,然后雇当地民工向导,由马队驮上全部装备徒步前行。又经三天路程,头两天是上坡爬山为主(两个晚上都在“马店”过夜),第三天几乎全是下坡路,下午即抵达目的地,是当时尚属“西康省”我们总队勘测起点位于金沙江畔一个叫“拖姑”的彝族山寨。担任“线路勘测”任务的第一勘测队已先行到达。在这里,我见到早已分配到一队的陈R傑、庄W虔等。(庄是五二年北大毕业分配来的,曾是我们几十个多校应届生毕业生乘“七.一”才通车不久的成渝铁路客车到成都报到时的总领队)
我们给水队(与一队相比,只能算是一个“小分队”而已)是负责由四个线路勘测队分段同时进行全总队范围的给水勘测任务,主要沿金沙江西侧南下,直达云南省巧家县。(因当时这个地区还解放不久,为确保勘测工作安全进行,国家还特别派出解放军沿线保护)
提到巧家县,我想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十七总队那时的新任总队长孙Y艾夫妇在调到十七总队之前,孙是巧家县委书记,夫妻俩在解放前都是在昆明的“地下党”。老革命了。1949年“十.一”建国时,他妻子程L英是被云南省委秘密选派参加赴京观礼团代表之一,因那时云南、四川等省尚未全部解放,代表团是经越南乘海轮绕道香港进京的。
言归主题,我们勘测的这段线路有好多条宽约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金沙江支流河沟汇入,当地老乡在跨过这些水流湍急,又不能用小船摆渡的小河时,多是采用古老的“过蹓”方法,我们这些勘测队员们也“有幸”多次体验了跨在蹓索上过河的惊险经历。
蹓索是用一根较粗的钢绳(或其他的粗绳),两端各在两岸对应位置选出大树近根部位,或巨石上绑牢固定,形成跨河的索道,并用许多小铁环和一根拉绳套进钢索以及两岸可拉动的在钢索上滑动的另一更加牢实吊在铁环下的环状“蹓座”,人过河时,一只腿跨入环状蹓座,将腰绑牢在吊带上,对岸用绳拉着在钢索上滑动的蹓座过河。当蹓到河的中部,向下看时,那湍急的水流和轰轰震耳的水浪声,真是惊心动魄,十分惊险。如有恐高症者,恐怕会被吓晕。
现在通过脱贫,溜索变成了桥梁,既方便又安全。古老的“过蹓”已成历史。当年,我曾在黎工“坐”在蹓上刚刚拉离岸边时,抢拍过一张照片,在勘测任务完成回到成都将照片冲印出来,后来被院刊“勘设通讯”采用。可惜我自己手头自存的那张照片已经找不到了。否则,也可算现已全面脱贫的一个小小的“历史见证”吧。
NW 2021年秋写于纽约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