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egT-2fktThuy1mQ12qoScg
埃德蒙·莱顿 | 油画 | 册封 Accolade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国外的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结果他们发现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也要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并接受非常严苛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艰苦。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要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管理和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及强大精神力量,这需要从小培养。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可是威灵顿不为所动。参谋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在大部分中国人看来,威灵顿这是自讨苦吃,其实这正是他们所崇尚贵族精神的表现。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这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年纪轻轻就被送到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皇室自然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都将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视为自己的本职。英国二战的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1793年1月21日,法王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坦然高贵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两个世纪之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真诚地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1910年10月28日,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拯救备受煎熬一生的灵魂,决意把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随后他离开自己辽阔的庄园出走了,带着聂赫留朵夫式的忏悔,最终像流浪汉一样死在一个荒芜的小车站……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多年后,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这样感慨道:“这种没有光彩的卑微的结局无损他的伟大……如果他不是为我们这些人去承受苦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这几位主人公尽管命运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贵族。西方直到18世纪,贵族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英国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和封号。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到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的,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方设法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西方中世纪的战争好多跟中国春秋战争非常相似,战场上是对手,下了战场仍然还是朋友。所以那个时候的好多战争,在今天看来就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公元1135年,英王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本身在英国,就捷足先登,抢先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在欧洲大陆,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平,在欧洲大陆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前来攻打斯蒂芬。那个时候亨利二世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兵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筹划,所以大兵千里迢迢开到了英伦三岛一上岸,就发现钱已花光了,没粮食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亨利二世作出了一个咱们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的选择,给对手斯蒂芬写了封求援信,说我出征准备不周,没了粮草,您能不能给我点接济,让我把这些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斯蒂芬居然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可后来亨利二世竟然第二次发动了同样的战争来争夺王位。人家当初接济你,你现在又杀回来了,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忘恩负义。但欧洲的贵族却认为对手的宽容是理所当然,不过该竞争的还是要接着竞争。结果亨利二世打败了斯蒂芬。最后,交战双方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条约,就是这王位还是由斯蒂芬来做,把亨利二世立为太子,一旦斯蒂芬百年之后,由亨利二世来继承王位。中国的皇位争夺战,从来都是你死我活,像亨利二世这样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另外还有一场战争也非常有戏剧性。英国爱德华三世两个儿子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后代为争夺王位发起了内战。战争的结局竟然是不打不成交,两大家族联姻并宣布合并,开创了都铎王朝。在欧洲的政治中,有一个特殊传统,就是一个国王,即使是被从王位上推翻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也是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在欧洲的权力斗争中,很少有像中国那种斩草除根的想法。欧洲的贵族宁可承担养虎为患的后果也不愿意丧失自己的风度。1688年,威廉三世攻打詹姆斯二世,把他给俘虏了。詹姆斯二世被关在靠近海边的一座城堡里,但是威廉三世给他留了一条小船。结果詹姆士二世坐着小船逃到了欧洲。第二年詹姆斯二世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想重新夺回自己的王位。这时威廉三世正在组织和法国进行一场战争,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回国作战。最后虽然打跑了詹姆斯二世,却输了英法战争。荷兰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所说的,“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这种骑士精神实际上就是贵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对西方人的民族性格有着长久的影响。西方进入平民社会之后,贵族之间网开一面的传统在高层政治中还依然得以保留。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面临失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业,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老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会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南方老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争犯被处死。”他的对手是大家熟知的林肯,林肯总统同样表现出宽宏大量的贵族风度。本来他确实应该按军法处置罗伯特·李,但是他认为南北之间的仇恨宜解不宜结,所以他放过了李将军。于是,李将军得以解甲归田,撰写回忆录去了。贵族精神有很多还不为我们所理解,比方说,贵族精神当中的低调。著名的小洛克菲勒上大学时,自己烫裤子、缝钮扣,不抽烟,不喝酒,不随便到剧院去看电影,和他爸爸一样,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这些人看起来很节约,但是并不小气,因为在面向社会进行捐赠的时候,都非常慷慨。还有咱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尔·盖茨,后来把他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都捐给了社会。既节约又慷慨,这也是贵族精神非常可取的一部分。这种精神,从一个角度来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当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担当精神。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或有的船长干脆选择和船一起沉没,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长选择了和船共存亡,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乐队的首席乐手在船沉之际,拉起新的曲子,已经走远的乐手,听到音乐声,不约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乐手身边,大家重新开始演奏,安抚客人们的情绪。船要沉没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乐手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终身的荣幸。”这是对贵族精神最好的诠释,它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平凡的生更伟大。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张爱玲说旧上海公寓的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再比如许纪霖教授所说的,有一个下岗的三轮车夫,靠自己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一个一个送他们去上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所以说,贵族精神说离我们远也远,说离我们近也很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精神贵族。贵族精神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因此,它不必然为“贵族”所垄断,普通平民只要不断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能够成为具有“贵族精神”的人。我们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贵族化”,而不是拜金奢靡的贵族式生活方式。这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并没有表现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消费时代大众媒体传递给我们一种“贵族错觉”,是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幼稚、肤浅、粗糙的形式氛围。◎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区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意志独立,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不为政治强权或主流意见所奴役。贵族这一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性的确认,都必须是与其品德、学识、行为相符合的。否则,即使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能进入贵族的行列中。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那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他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去背信弃义,去不择手段。基于这样一种意义上来讲,精神的贵族和所谓富有之人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所以,贵族精神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权力和财富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可以说,文明既是孕育贵族精神的土壤,也是贵族精神的一个具体表现。比如“轴心时代”的文明,就创造世界上最早的一批“贵族”;西欧中世纪采邑制度,成为了骑士精神发祥的温床;还有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等现代文明的开端,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现代精神贵族。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文明的故事》开篇所言:“文明是世世代代种族的灵魂……但是文明不是由伟大的种族创造,相反,伟大的文明创造了民族。” 在《文明的故事》中,杜兰特把复杂的人类文明梳理为东方、希腊、罗马和基督教、文艺复兴以及欧洲文明五大链条。它们各有其特色,但是却有一个共性,就是都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精神贵族。换一种视角书写历史,传统史观便会被颠覆。如果将贵族精神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重要尺度,那些原本被差评的人,尤其是历史的失败者,却是另一番模样。最突出的就是路易十六,杜兰特评价他“几乎具备了所有美德”。杜兰特以大师的优雅笔法将文明的故事娓娓道来,每一个普通人都能从中感知人类文明的美妙和伟大,并以此反思自身。正如《纽约时报》所评,这套书说的是历史故事,“真正的精华却是叙述当代人的思想”。杜兰特更因此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奖”。为此,苍山夜语联合先知书店诚挚推荐威尔·杜兰特《文明的故事》,从文明的故事中找到真正的贵族精神。现在,全球已逾2000万家庭将《文明的故事》列为藏书首选,这套书也是供一个人终生学习和思想进阶的最有分量的文化宝库。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读懂文明,读懂贵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