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广州接近无地可卖预示着城乡新一轮强制性拆迁将排山倒海

(2023-10-28 13:27:23) 下一个

广州接近无地可卖预示着城乡新一轮强制性拆迁将排山倒海

    2012年10月23日

何必

异常交易地块数量高于前两季……(略。)

房地产状况依然扑朔迷离不?

来看看相关内容吧。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2002年俺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赵燕菁节目的相关文字。

城市化就会有房地产泡沫吗?

中央电视台商务电视“经济视点”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经济学家就事伦理,解读新闻和数字背后的含义。这次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名城保护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赵燕菁先生。

(何必注,略。)

来自俺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呵呵。

施工噪音里的写作。

面对中国经济的风雨飘摇,房地产成为了其中最为胶着的一个难题。原本,这一轮中国经济周期,就是以房地产宏观调控为核心的。由于房地产在国民经济里与太多行业的相关性,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数以百计的行业产生了影响,并且直接关联到了比如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从前年开始的这一轮房地产宏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目共睹。袁剑在前年末就曾经以“中国房地产崩盘进入倒计时”为标题评头论足过。中国比如新华社那样的官方媒体也罕见地一改以往房价保持合理变化乃至降低房价涨幅的原则立场,而提出了降低房价到合理水平的说辞,人民日报更是接连数篇文章为宏调鸣锣开道站脚助威,一时间,人们以为中国房地产价格下降蔚然成风近在咫尺。真实情况如何呢?房价进入了僵持和固化的状态,总体持平,却未见到什么下降。胡锦涛温家宝拿房地产开刀问斩,遭遇到了全国各地委府或者暗度陈仓或者明火执仗的抵制和反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体上进入了低迷状态,宏观经济三驾马车悉数近乎停摆,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说法到现在还是热闹非凡,俺传播的上周经济相关消息里,就有“‘死空头’嗅出中国经济数据里的悲观信息”的内容,现如今,全世界看空唱衰甚至靠做空中国经济来大发横财者越来越多。如此背景下,房地产宏调不得不有名无实花拳绣腿,结果呢?房地产价格开始悄然爬升,全国各地从江泽民“闷声发大财”里得出了经验教训,不再对房地产丰功伟绩大呼小叫,房地产市场不声不响地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波段。如此,对于土地的需求也就开始了新一轮的高涨。路透社曾经报道说,让我党上下始料未及的是,经济低迷使得强制性拆迁和征地缺乏诱因,歪打正着造成总体上群体性事件数量下降。(如此说法的漏洞百出俺曾经专题讨论过。)可是,新一轮房地产热潮到来,群体性事件恐怕又会如日中天。

俺周围人之中,也有对新一轮房地产涨势翘首以待的,不管是从事建筑设计,还是从事建材行业的。那些认为全国各地累计超过10万亿投资所带来的房地产繁荣会扫荡前些日子萎靡不振的丧气之风。对此,俺感觉如此人等还是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认知,别被假象所迷惑。要知道,胡温进行房地产宏调,当然不是出于经济考量,或者像媒体喋喋不休的,要改变贫富差距过大的格局,而是出于中南海内斗的需要。即使抛开这些个神乎其神的政治因素不谈,房地产兴旺的依据、甚至像林毅夫、樊纲、李稻葵等等自由派经济学家们所美不胜收的中国经济还可以高速增长几十年的说法,依据何在?如果这些个结论的基础就是漏洞百出的,那么结论被质疑也就在所难免了吧。

昨天南方都市报刊发文字,引来了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广州“十三五”期间只有32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可用,未来必须强化集约用地,而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以市场配置为主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上周五,广州规划局、广州国土房管局的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广州新型城市化“1+15”文件。……

(说到这五年计划,俺早就专题嬉笑怒骂过咧。五年计划赶上最高层领导人换届,如此计划纯属扯蛋。点不言自明了吧。再加上,路透社昨天独家披露,胡锦涛、江泽民、习特勒已经初步定下十八大政治局常委人选,汪洋并不在其中,而张德江张高丽入围,如此,今年全国各地先于十八大召开推选十八大与会代表并且选举本地党的头面人物,也就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玩意儿了吧,不管汪洋还是张德江张高丽,所在地区对党的书记的选举都会面临着变数,如果有人进京,那么不得不另行委派然后走过场经过当地党代会进行程序认证,如此,哪儿来的什么党内民主呢?如此这般的话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

广州只剩下32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交易,如此数据有整有零,并且一望便知是来自广州官方,并非坊间的臆测。如此数据令人大惊失色不?

从此,再来看孙立平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论,他说,如果说1990年代中期的住房制度改革还是好坏参半的话那么此后的改革都是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剥夺……这里面,把住房制度改革当成了一个分水岭。但住房制度改革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呢?从广州仅存32平方公里可交易土地,就一目了然了吧。1990年代中期到十三五(2010年代中期),正好是二十年。也就是说,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效,让广州在短短二十年之内土地基本上被卖光了!

前面引文最后,俺引用了赵燕菁的相关说辞。那篇文字,是不是值得反复研读?当然喽,俺如此每天一篇文字里,传播赵燕菁在俺节目里的说辞,也可以说连篇累牍。比如,北京奥运会是改变城市格局的最后机会,韩日世界杯提醒中国,历史名城保护必须迁移城市行政功能区,保护北京胡同文化必须把党政军部门迁出城市中心区,改变城市空间结构提供就业机会,等等。俺们录制节目的档口,节目组里的人让俺与赵燕菁一起,发现俺们都是戴眼镜、光头、三寸不烂之舌……哈哈。

俺们那个节目,是与中国宏观经济基金会秘书长王建一起设计并操作的,很多参与节目的嘉宾也是王建推荐介绍并牵线搭桥的,王建是中国经济学家李很少的可以左右逢源的人,既与比如樊纲蔡昉这样的自由派经济学家关系密切,也与温铁军甚至杨帆这样的左派人物交好,而且,王建还没有那么多的门户之见,请来了经济领域之外的人物,比如国际关系方面的阎学通、以及城市规划和历史名城保护方面的赵燕菁,等等。王建对赵燕菁评价说,可以让经济学家大开眼界,从经济的平铺直叙到城市的空间资源配置,从二维到三维。比如,赵燕菁提及,实际情况并非经济学家们所言,提供就业必须依赖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或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只需要将城市格局进行变化就立刻可以产生新的就业机会。比如北京,改变大院落的格局,把一个大院按照十字形或者井字形进行切分,就会平地里产生很多铺面房,产生了新的就业岗位;再比如,治理交通拥堵,并不是靠拓宽马路,而是要打通干线以外的支线甚至小径,毕竟,交通流量与道路宽度不具有相关性……王建认为,这种想法在经济学家那里是不可想象的,但却是如此妙趣横生。

而俺以前传播过的赵燕菁的相关说辞里,就提及深圳除了山丘已经接近无地可卖了。那是什么事?距今整整十年,换句话说,那时候,胡温刚刚上台,而现在,胡温已经快从中南海滚蛋咧。而赵燕菁十年前提出的警告,全部不幸言中。胡温这黄金十年,北京乃至全国的房价分别涨了多少倍?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怎么样了?名胜古迹的境遇是好了还是坏了?就业状况如何?奥运会后中国经济是不是进入了低迷周期?……

到现在,广州也差不多无地可卖了。所以嘛,十年前俺在央视做这种节目,对俺来说醍醐灌顶顿开茅塞,太多事情都得到了部分答案,让俺具备了从王建、樊纲、温铁军等人那里学来的宏观经济视野,以及赵燕菁等人那里东施效颦来的鸡零狗碎。

不知道孙立平(他也能够收到俺如此每天一篇的文字)看到广州土地如此惨状,是不是还会坚持他的有关住房制度分水岭的理论假设。就俺个人来说,越来越坚定不移地认为,朱镕基是中国官员里最坏的,住房制度改革是一个恶贯满盈的潘多拉盒子,一旦开启,根本无法合上,与之相应,朱镕基根据王绍光胡鞍钢(中国所谓新左派倒行逆施源远流长吧?)加强中央汲取财政能力的政策建议采取的财政分灶吃饭、财权上收事权下放这种混不讲理的揽权卸责方式,造成了全国各地发现出卖土地是仅有而且财源滚滚的财政收入来源,于是乎,全国各地争先恐后卖地,才十年的工夫,赵燕菁那时候深圳的土地就差不多被卖光了。而又过了十年,胡温这黄金期,广州土地库也囊中羞涩咧。

广州如此,全国各地会如何呢?实际情况应该差毬不多。俺这里并没有具体的相关资料,不过,从目前全国各地的房地产以及土地储备状况看,情况不会比广州好到哪儿去。也就是说,现如今全中国的各个城市,都已经进入了土地告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如此,中国房地产业也就情况五彩乱缤纷,按照有人说的那样,非常太好。土地资源告罄,对房地产来说当然是釜底抽薪,没有了土地,没有了地产,哪儿来的房产?因此,俺那些个指望新一轮房地产景气周期能够改变萎靡不振状况的周围人也就应该从这里嗅到什么悲观的气息了吧。

不管是赵燕菁那时候的深圳,还是现在南都所报道的广州,卖地到了如此丧心病狂的程度,昭示出了什么?寅吃卯粮,断子绝孙吧?赵燕菁在节目里提及,按照中国的土地交易规则,是一次性支付土地的所有权费用,住宅用地七十年(工商业为五十年)的期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本届委府将土地卖了,收取了七十年的费用,计入了财政收入,可接下来的继任者该肿么办呢?继续卖地,但是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这么卖下去是根本经不起如此祸害和糟蹋的。这种制度设计和供给,为得过且过击鼓传花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诱惑,地方委府卖地争先恐后,“我身后哪怕他洪水滔天”,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如此无恶不作的情景如假包换地层出不穷。

赵燕菁给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开征财产税,也就是后来人们津津乐道的物业税,也差毬不多就是叶檀等力挺的房产税。按照赵燕菁的说法,将七十年的费用均摊的七十年之中,铲除一届委府卖地的利益驱动,并且极大地降低房屋初始交易的价格,却提高了房屋保有的成本。可是,一望便知的是,赵燕菁如此建议之中的漏洞,那就是如何操作?在对叶檀们房产税的嬉笑怒骂之中,俺就提及,除非中国的税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从流转税改为占有(保有)税,否则只能是痴人说梦。比如,在理论上如果一套房子仅仅相当于周边房屋的1/70的话,那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房产税是不是千人一面?如是,对于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我党及其委府来说,相当于既针对交易又针对保有课税,也就是进行了双重征税。因此,从反对苛捐杂税的基本立场上,俺是反对赵燕菁如此建议滴。

如此,就进入了一个死结,或者俺在北京台节目点评里经常使用的那个词儿——无解。什么意思?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那么,广州无地可卖,接下来地方财政收入靠什么呢?尽人皆知,中国的房地产核心问题就是土地财政,因此,卖地还是一成不变的路数。于是乎,无非两个途径,一是加大城市强制性拆迁,平地里制造新的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的有效刚性需求,另一个就是加强对耕地的强制性征用,将集体用地变成国有土地。

所以,路透社有关群体性事件减少,那只不过是他们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全国各地委府已经靠拍卖车辆来弥补无底洞似的财政窟窿时,城乡土地新一轮的掠夺以及造成更加惨绝人寰的后果,还不是排山倒海的么?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