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新中国六十年已然老态龙钟

(2023-03-23 01:24:26) 下一个

新中国六十年已然老态龙钟

                                2009年12月28日

何必

国庆当天早上……(略。)

瞧瞧,到了年底,官方媒体都在总结盘点这一年的丰功伟绩。而国庆节演播室和大典,则当之无愧耶。

来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王未名从美国给我发来世界日报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

(何必注,略。)

传统左派电子杂志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来自我收到的电子邮件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崔之元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白祖诚老先生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而网络上流传着张博树的相关论述。

(何必注,略。)

嘿嘿。

新中国六十年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可是,这个国家,既不是人民的,又没有任何共和的成分。

从共和的词义上说,本身就有着对于公共性非常明显而强烈的要求。而这,恰恰是中国最为缺乏的。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经过选举产生,代议制,这在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妇孺皆知。邓小平隔代指定接班人,而现如今到底是习近平还是其他什么人能够在十八大上成为继任者,这都是人们费尽心机要冥思苦想的。这与选举何干?

至于说人民,那就更是个扯蛋的事情了。姑且不谈李延明讨论过的人民在这里成为毛泽东以来党同伐异的概念,只是看,现如今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统统被冠以“人民”名号的机构,有哪个与人民相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人民医院、人民币、人民银行、人民军队、人民铁路、人民交通……

无论是中南海那帮子主儿们,还是外交部,来不来就把中国人民挂在嘴边上。现如今,他们丫能够代表中国人民么?网上到处流行的“被代表”的说法,也反映出人们对此的厌恶和愤恨。

其实,是不是存在什么“中国人民”?

如果抛开中国护照这种迫不得已无可奈何的身份证件的同一性的话,看看贪官污吏是如何裸体做官把家属以及二奶都送到国外,还有就是贪官污吏们都揣着几本外国护照,就知道了。

现如今,被代表的群体们,对这种被代表越来越不满。左派如此,右派更是如此。大一统的“中国人民”早就土崩瓦解,形成了一个个散兵游勇的一盘散沙,没有什么共同的元素可以将其归拢凝聚在如此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共同体当中。

而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正是这个张博树,今年也是其有生以来最重要的一个年份。

为什么?

就在这个月,张博树被其所在的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通知,限期调离,也就是说,让丫挺的滚蛋。

驱赶张博树的理由是他旷工,指的是他接受美国和日本的邀请,分别去两国参加学术活动,而张博树向所里请假时,哲学所认为这种学术活动敏感,不同意,张博树才自行其是,结果就有了现如今的结局。

张博树的宪政可行性报告,被杜光老先生认为是他看过的最为理性和逻辑清晰的相关论述。而张博树本人,也一向是以温和、理性和建设性著称。

张博树、以及越来越多的认为宪政可以解救中国的人们,都在如此道路上一往无前。

可我对宪政之于中国的作用,不屑一顾。这又是个天方夜谭。

这就如同王力雄和袁剑在分析了中国改革的穷途末路之后,不约而同地把出路放到了渐进或者基层民主之上,但是却给不出这种民主的任何可操作性一样。

如何走上宪政的道路?

白祖诚所发来的文字里,也有杜光有关和解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的论述。

这又是个逻辑循环。

在中国,存在和解的可能性么?

谁和谁和解呢?

哲学所和张博树和解?

与张博树才遭遇惊人相似的张耀杰与驱赶他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解?

贺卫方与北大和解?

卢跃刚与中国青年报和解?

胡佳、刘晓波、郭泉、黄琦、谭作人、高智晟、陈光诚等等,与判处他们徒刑的当局和解?

六四死难者家属与当局和解?

杨佳与上海警方和解?

三聚氰胺受害者与三鹿和解?

地震死去的孩子的家长们与豆腐渣工程建设者和解?

只能以死表示意愿的四川被拆迁者与强制性拆迁者们和解?

……

和解的基础性前提,是双方可以进行讨价还价,可以进行法定范围内的利益博弈,而这是可能的么?当遭遇到傲慢而偏执无所不能所向披靡的权力时,和解的任何希望都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吧。

因此,在情况严峻到了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局势里,高谈阔论什么和解、宪政,实在曲高和寡闭门造车,根本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甚至有转移人们视线避重就轻之嫌。

实际上,无论是坐而论道什么和解宪政的右派,还是为当局歌功颂德的新左派,问题都是殊途同归。如果说他们果不其然是没有看到中国现实的严峻性和残酷性,那么属于无知;而如果他们看到并且了解这种情形,可还是如此这般地夸夸其谈,则属于用心歹毒。一言以蔽之,或无知,或无良。

张博树的遭遇算什么?自取其辱?这恐怕有失公允。只能说,中国的书生们,还是老一套。

在此,还真是可以体会到黄万盛所描述的法国知识分子参与到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当中,比中国的书生们的清谈要好多了吧。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