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当局就是要消灭所有小企业

(2023-01-11 01:33:45) 下一个

当局就是要消灭所有小企业

                                2006年12月28日

何必

我国现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等制品生产企业3700多家,其中普查中10人以下的包装生产小作坊多达1100家。……而2007年8月后,无证企业的产品将不能进入市场。(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略。)

看看,我们的衙门为了我们的安全干了多么艰难的事,千辛万苦东奔西跑,终于给我们搞定了安全。我们真应该向衙门三叩九拜感恩戴德不是?

本来嘛,食品包装上有着那么多问题,极大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造成着日益严重的公共安全危害,当然再怎么做都不过分了。

但事情好像也不是那么简单。

先来看,这食品包装方面存在问题,并不是最近才有的。2005年11月4日该节目就报道,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一次性餐具明查暗访,发现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餐碗和托盘等添加了大量废塑料和填充物,遇热后油脂会释放出致癌化学物质。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金狮:“劣质餐盒的四个主要特征:第一个就狮手摸软绵绵,这盒就很软,强度就跟一张纸一样,第二就手轻轻一撕就破裂,第三就手一闻刺鼻呛眼,第四装了热东西很容易变形渗漏。”专家表示,目前劣质餐盒能够占到市场份额的一半,问题主要集中在塑料包装制品上。究竟造成多大的危害专家都无法估量。

当时,针对这次50%餐盒不合格的说法,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有关工作人员称,此消息并非国家质检总局官方发布。曾全程参与这项调查的董金狮证实此事属实,早在两年前,他就曾对一家商场内出售的5种一次性方便面塑料餐具进行过检测,结果显示,4种一次性方便面塑料餐具不合格,其中包括一些著名方便面品牌。他还透露,央视已录制了一期透露此黑幕的节目,不久播出。他表示,有害餐具肆无忌惮泛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事,缺少监管标准,存在监管空白。国家只颁布了《聚乙烯成形品卫生标准》,但对于一次性塑料餐具没有明确规定,这常让有关部门手足无措,不知该按什么标准去检测,再加上不法商贩为降低成本不顾良知地推波助澜,便形成了今天这样一种混乱的局面。

随着央视节目的播出,官方采取了一次针对劣质塑料餐盒的清剿行动,誓言要将假冒伪劣永远清除出市场。可到现在呢?那些餐盒不还继续在我们的面前摇头晃脑招摇过市?质检衙门又干了点子什么呢?我们大概不会因为遍地都是伪劣餐盒而起诉质检衙门吧。

狗熊掰棒子,前面的事还没弄好,为了政绩,为了让社会知道委府没白拿纳税人的钱吃喝嫖赌,这不又弄出来了个什么包装的准入制度?

通看这准入制度,又是什么已经被社会上认作是狗屁的什么QS标志。2005年7月2日该节目报道,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规定,从7月1日起,市场上销售的冷饮、。饮料、膨化食品、方便面、散装速冻米面食品、饼干、罐头、肉制品、乳制品、调味品10类产品的外包装上,都必须加贴QS标志。记者在部分超市、便利店走访时发现,散装食品都没有QS标志。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人士透露,对于散装食品,由于没有包装和品牌,所以无法印制QS标志,而进口产品因为检验权在进出口检验检疫总局,也不属于QS认证的范围。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因此就放松对这些商品的安全检查。相关部门对散装食品的生产企业和流通环节也应该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

但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比如,该节目揭示,在超市熟食柜台很多QS标志是后贴上去的。据质检部门介绍,只要是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的,后贴标志也是允许的。可很多产品是同一品牌,有些贴了有些没贴,甚至有同样商品也有新旧两种包装,不少厂家这些天采取了工作人员紧急加贴QS标志的做法。所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监管的漏洞;而且,包装不统一,以及对于没有QS标志产品上市销售的惩罚措施也没有跟上,都有可能成为日后的隐患。

更可怕的是,由于这种后贴标志被衙门鼓励,导致节目记者随便从什么打印社里花上50元钱就印刷了好几百个QS标志!

这么着,我们当然可以预期这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食品包装准入制度会是个什么货色。

不仅如此,看看质检总局那俩司长个个都是恨人不死的架式,认为小企业必须要被排挤出去。

原来,这个所谓的准入制度就是按照企业规模来采取歧视性方法,以强凌弱,而没有任何科学的成分。

显然,无法断定的是,小企业未必是食品包装问题的罪魁祸首,大企业也未必就能够在问题上落得个青白。那些跨国公司巨头们还弄什么苏丹红、碘超标、转基因呢,中国的大企业能够怎么高风亮节当然很值得怀疑了。

其实,目前这种打击小企业的路数我们见的并不少。7月24日出版《每日工业快讯》报道,(何必注,略。)

不光是在金属行业,其他也如是。8月1日快讯,(何必注,略。)

而在矿难频发的状况下,委府所干的无非也是关闭小煤矿,按照产量作为生死标准,导致各地煤矿纷纷虚报产量,甚至在客观上加剧了煤矿过度开采以达到生存线。这种方式,在结果上成为谋杀在煤矿的农民工的元凶。

对此,媒体也早有议论。4月6日快讯(何必注,略。)

更为麻烦的问题在于,如此设立准入制度消灭小企业的做法,不仅有违社会公平,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就业,把吸纳就业最活跃的小企业置于死地。

同时,原本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生产应该是采取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方式来达成,可现在我们看到的结果却是通过衙门弱智到了只能按照企业规模来进行治理而进一步使得委府公信力荡然无存。

如果说以前对国有企业采取抓大放小的路数,那么现在当局则复辟和倒退,对小企业采取格杀勿论的凶险而残暴的手法,不问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否遵纪守法,囫囵吞枣一锅端,还咬牙切齿地在公开场合数落着“10人以下的包装生产小作坊”,似乎委府希望看到的全都是庞然大物,即使是新型企业也要一步登天,不允许有成长的过程,从娘肚子里一蹦出来就得满腹经纶老成持重。

我们多么幸运,能够赶上这么一群父母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