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绿地之思索
2004年10月4日
何必
今年市政府56件实事之一的大绿地建设100公顷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略。)
绿化北京,这也是人心所向。让城市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摆脱出来,也能有些许绿地供市民观赏游玩,享受自然的乐趣,这看上去当然是为民办实事的合理内容。如今超额完成了面积任务,应该是可喜可贺的事。
不过仔细想想,还是颇有不解。
先说绿化本身。今年7月3日,北京电视台《首都经济报道》曾经披露过,近年来北京很多地方都种了一种从欧洲引进的名为“冷季型”的草,但却出了问题。天坛很多油松、白皮松都树叶枯黄毫无生气,问题就出在这草坪上,这种草在生长期每平米需要浇灌一吨水,而与它们生长在一起的油松和白皮松属耐旱植物,如果根部长时间浸水就会缺氧枯萎,遇到大风还可能被刮倒。这些树不少都有上百年历史。北京是缺水城市,属大陆性气候,种植这种引进草要花大本钱。其实引种“冷季草”不当的例子在北京还有很多。颐和园万寿山北侧山坡为了种这种草,铺了一层薄薄的新土,与底土之间形成两张皮,去年才引种草的山坡水土流失已经非常严重,雨水把坡面冲得沟壑纵横,根本不见草的影子。专家表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有害。盲目引进破坏了景观整体性,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应该避免劳民伤财和城市个性的丧失。
今年6月28日出版《瞭望新闻周刊》以“造绿还是毁绿”为题,报道近几年北京绿化工程力度非常大,有不少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大树,但这些树大多是从山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地买来的,在种植和长途运输过程中损失过半。城市“速绿”使不少人很快走向“速富”。其结果,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是景观的趋同和城市文化的消失。很多公园管理者都是学园林的,深治“舶来草”的危害,之所以还坚持这样做,主要是“上面”认为乡土杂灌不好。城市绿化陷入种种误区的根源还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作崇。除了眼下的美观外,还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多栽一棵树,单位面积造价就高一些,设计费与施工费也会相应提高,于是树就越栽越密,而如此密度对树木成长非常不利。
看了这样一些内容,恐怕对于开篇所津津乐道的业绩就不会那么沾沾自喜坐而论道了。在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繁华景象背后,掩藏了一些什么样的真实货色,就很令人费思量了。
而同样为媒体侃侃而谈的是,新建绿地动辄多大面积。看看,中关村广场绿地超过10公顷,马甸超过8.6公顷,而南中轴路则超过20公顷。
去年12月31日解放日报消息,12月30日,上海市政府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新确定的2004年市政府10件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其中,第八项的内容是“新建公共绿地1000公顷,在中心城区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12块”。当时,我就此事写过一篇评论,并因之与中央电视台某评论节目制片人进行过争论。他的看法是上海此举并无不妥,我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兼顾市民生活与城市环境,不能像香港那样把人都埋没在摩天大楼之间。像北京这样能把大块城市土地留出来建绿地,而不是搞房地产开发,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事,说明行政当局还是没有把目光只是放在城市经济发展上,而还有些深谋远虑。
这种说法听来蛮有道理。但是,不得不关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国情里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地关系紧张,这种紧张关系在城市里尤为明显。巨大的人口给社会造成了不看重负的压力,其中非常重要而且日趋紧迫的就是就业形势的严峻。即使只是别有用心地采用所谓“城镇登记失业率”而不是干脆直接谈失业率,中国城市里的在册失业人口也是与日俱增的,并因之给社会安定带来了普遍而深刻的影响,遑论还有大量的没有等级的城市失业人口、以及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本就不在就业统计有效射程之内。但勿庸置疑的是,就业问题已经跃然而成为中国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呈现出令人目不暇接的花样翻新,以至于温铁军把中国的现代化说成是就业的现代化,而胡鞍钢则把就业当作21世纪的中国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最高党政机构已经把社会发展目标从单纯的GDP增长率调整为把就业当作与增长率并重的地位,可见执政思路之改变,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就业问题之严重。
今年2月份,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并开始执行。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城市宽马路、大广场的建设,开始清理城市各类广场、道路建设项目。对违反规定,有禁不止,或擅自决定开工的,将追究主管人责任。
看来,笔者与那央视评论节目制片人的争论算是有了阶段性的结论。可在目前的行政管理理性状态下,远达不到令行禁止。大广场、宽马路、大绿地建设之举依旧蔚然成风,并没有因为土地资源的严重短缺而丧失对于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锲而不舍的玩命追逐。
也许,北京要办绿色奥运,但还是不能望文生义,以为绿色奥运就是大面积的绿地,就是大树参天四季常青。就目前情况来说,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源里的工业、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老大难问题造成的祸害,比舍本求末弄些个华而不实的绿地要事半功倍。
大广场、宽道路、大绿地,这种思路源于前苏联。但中国的国情与前苏联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不同。去过欧洲的人都有体会,那里的道路远没有我们这里宽阔,可交通也没有我们这里拥堵,原因很简单,道路的流量与道路的宽窄并不成正相关,交通便捷程度取决于路网的密度而不是道路的宽度。像我们这样的大院落大社区,人为阻隔了交通,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街面店铺的数量,从而扼杀了就业机会。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赵燕菁指出,中国的就业问题总是在产业格局调整等平面思维上做文章,但却鲜有空间思路。其实,如果在现行产业格局下,把大院落大社区切分开来,加强路网密度,不仅会缓解交通压力,更重要的是会由于空间结构的变化、街面店铺数量增加而平地制造出很多就业机会。
但我们还是在大面积绿地的形象工程里踯躅徘徊。想想看,10万平方米是个什么样的成色?那就是316米×316米,是多大的土地面积!
众所周知,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如今最关注的三件事,第一是就业,第二是社会保障,第三是收入。这三项莫不与自身日常生活最低要求密切相关,而休闲、陶冶性情、绿化环境相对于生存来说,只是要排在很靠后的位置上。即使是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也可以得知,在生存基本需要被满足之前,奢谈自我实现无异于揠苗助长削足适履。对北京市在册的几十万生活在低保状态(还不包括没进入统计口径者以及北京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在水价电价一个劲上涨之际,想到的更多是怎么减少日常开支,多放几个盆以使生活废水得到循环利用。这时,在他门前修个大绿地,除了能给其提供偷偷摸摸接点灌溉水的机会之外,实在看不出还能有赏心悦目的功能。
在就业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把大量城市土地用来做绿化,而这些大块的土地如果用来建筑高容积率的商业设施,将会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反过来,做了这么多大绿地,有排挤掉了多少人的工作?
笔者没有意思说城市不应该绿化,但考虑到目前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应以分散小块绿化为宜;而人们对大面积绿地有需求,也是在自身生存问题得到解决时才有的,而那时已经达到旅游三要素(钱、闲、便利)的状态,可以选择譬如到郊区的出游。这也是欧美人把旅游当作生活方式的背景要素。换句话说,亲近自然并不非得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完成,城市也无法提供这种功能,何况那些人造绿地本身也并不是什么自然产物,而更有可能是相关部门巧立名目侵吞国有资产的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