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牛刀初试

(2023-10-09 04:00:37) 下一个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唐  王建《新嫁娘词》

新老师们将要走上讲台,王建这首诗恰可以反应他们此时的心情。今天的姑是谁呢?当然是校长、主任,今天的小姑又是谁呢?自然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们。青年教师们刚走上社会,一切情况都不熟悉,也非得先求教于有经验的人不可。

施惠雨在学习和工作上一贯是认真负责,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的差失。他要教的第一篇文章是初中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毛泽东的一首词,名《蝶恋花·答李淑一》。

为了准备教好这篇文章,他查阅了大量资料。首先搞清楚这首词的时代背景,而后搞清杨、柳、李的关系以及作者与这三个人的关系。再去深刻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所表达的思想。

然后,他便精心设计教授的方法。他思考如何通过讲解、朗诵使学生读懂词,读懂作者,从而受到强大的艺术感染。他想起这首诗已被谱成歌曲,在全国传唱,在高校时同学们都学唱过。如果能在课堂上唱一遍,必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他决定采用这一方法。后来他又忽然想到在平江、苏、锡、常一带正在流行的苏州评弹《蝶恋花》比某作曲家所谱的曲调更优美,更富感情色彩。如果把它搬上课堂,可以令学生耳目一新,效果也许会更好。想到这里,他很兴奋。但又一想,他又不会评弹唱腔,这如何是好?正在犯难之际,他忽又想起,何不借他山之石,克服自己之难。他想到一起来的同班同学柳红、皇白,他们都是吴语区人,都会评弹曲调,也曾听过他们演唱评弹《蝶恋花》。想至此处,他便决定请老同学帮忙。但又不知此二人的课与自己的课时间上有无冲突。于是立即和皇白、柳红联系,还好,上课时间不冲突。他们也满口答应了老同学的邀请。

 备完课以后,他又把教案拿去向语文教研组长请教。语文教研组长姓晁,据说和《水浒传》里的晁盖五百年前是一家。晁老师看完以后,感到教法设计很有新意,深表赞同,赞同以后,也提了两点修改意见。末了,还表示届时一定前去听课学习。当然听课是真,学习就未必了。因为除了校长、主任负有指导老师教学的责任,教研组长也有指导组员教学的义务,而且组长一般都是学科的带头人,他的指导更确切,也更重要。

其他的新老师也和施惠雨一样,上课前都拿着教案向各科教研组长或老教师们请教,征求意见。学校领导还提倡新老师多听听同教材老教师的课,虚心向他们学习。

 施惠雨和诸丘山、皇白、柳红四个语文教师,在开学第一天第一节,恰巧都没有课,于是相约一起去听高三语文教师黎清晨的课。

 黎老师年近四十。四方脸,浓眉毛,肩膀宽宽的,胸脯阔阔的,看上去十分健壮。走起路来,步法有些外八字形。看来烟瘾颇大,预备铃响了,走到教室门口,还猛抽两口,最后才有些恋恋不舍的把烟头扔掉。走进课堂,学生起立,教师还礼,学生坐下,教师板书,学生翻书。

这课教的是鲁迅的《狂人日记》。黎老师先讲清狂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后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其一:狂人说了哪些狂话?做了哪些狂事?其二:进一步思考,这些狂是真狂吗?深刻含义是什么?

提完问题以后,老师便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读时用笔勾画。而后让学生根据上述两个思考题展开讨论,讨论约十五分钟。老师再让学生举手回答。整个教学过程,都采用了启发式,体现了双边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老师的教学语言简洁准确,生动有力,无一句题外话。

王左图、印甲岩、屠凯、胡家耕四位理化老师相约一起去听初三3班第一节化学课。化学老师沈西化年龄在四十开外,个子不高,人也很瘦,脖子上的几根凸起的筋支撑着一颗摇摇晃晃的脑袋,好像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危险。上身穿一件黄而发白的中山装,下身穿一条灰暗的裤子,脚蹬一双桔红色旧皮鞋,脚尖有些上翘,好像是从卓别林那里借来的。据说这位老师原是解放军里面的一位文化教员,不知什么缘故在五十年代末转业到地方学校。别看他人瘦,却很有精神,别看他不修边幅,却深受学生喜爱。

初三化学第一节课是《绪论》,是起始课,无非是讲什么叫化学?为什么学化学?怎样学化学?本来有些枯燥无味,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所以听课的人也有些担心这堂课会不会显得苍白无力。

谁知沈老师一上课堂却不让学生打开书,而是叫学生注意他在做什么。于是,听课老师也没有打开书,只静静地观察他要做什么?

只见沈老师拿出一张白纸,叫前面一个学生把手指在头上擦了擦,而后在白纸上按了一下。他拿起白纸让同学们看看上面有没有东西,同学们一齐回答“没有!”于是他把纸放下,拿出一根短试管,在试管内放入两粒绿豆大小的东西,用木夹夹住试管,放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上加热。这时有股小小的蒸气从管内徐徐上升,当上升到试管口处时,老师立即将按过手指的白纸放到试管口上,片刻后取下观察,同学们发现白纸上显示出棕色的指纹。于是课堂上立刻骚动起来,学生们纷纷议论着,但找不出原因。这时老师告诉他们,试管里面放的是碘,碘的气体遇到了带油的手纹,就会显示出棕色,这就是化学反应,棕色的东西是什么,以后你们会知道,今天不告诉你们。老师在这里卖了一个关子,给学生以悬念。

接着老师又拿出一块方糖,放在酒精灯上烧,只见糖块表面熔化了,却烧不着。于是老师取出一支烟,在灯火上点着,走到门口吸了两口,走回来,把烟灰轻轻地弹到方糖上,再把沾烟灰的糖放在火上烧,这一次糖块很快地燃烧起来,即使离开酒精灯,它自己仍在燃烧,并且发出蓝色的火焰。

老师说:“你们看,眼睛眨一眨,老母鸡变成鸭。”同学一听都笑了起来。老师继续解释说:“这是因为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易燃烧,但加上催化剂以后就会促进化学变化。烟灰中有少量的碳酸盐,在这里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听到这里,同学们都来了兴趣。

 沈老师最后总结道:“什么叫化学?就是物质分子通过分解和化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物质。如何学化学,就是要注重实验、观察、计算。”讲到这里,下课铃响了。老师让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绪论》,而后宣布下课。

整整一堂课,没有叫学生翻开书本。然而学生目光自始至终未离开讲台,未离开老师的嘴和手。新老师从这堂课受到很大启发。

刚打过上第二节课的预备铃,施惠雨已经拿着课本和教案站在初三(1)班教室门前。此时,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陆续地走进课堂,在学生后面坐下。施惠雨见此阵势,有些害怕,感到心脏在砰砰地跳。虽然毕业前也到平江二中实习过,但那毕竟是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现在则是自己在独立作战。而且第一堂课就要面对公婆和众同仁,怎能不临阵生怯?不过他心里有数,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是不成问题的,是不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的。所担心的是教学方法会不会被大家接受? 学生会不会配合?时间把握上准不准?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他无暇再担心,再思索,只好长吁一口气,极力把心平静下来,把情绪稳定下来。

上课铃响了,他用手把头发拢了一下,把眼镜扶一扶,又把胸脯微微挺一挺,这样就把平时的呆气扫出了一大半。他单手托着教案走进了教室,学生“刷”的一声一齐站了起来,班长喊“敬礼”,老师还礼。仪式过后,施老师叫同学们打开书本。

一阵“哗啦,哗啦”过后,学生把书本都打开了。然而不是看书,而是看老师。他们觉得进入新学期了,连老师也新了。新老师比原来的老师至少小20岁,身材也不如原来语文老师胖。他们想年轻老师的课会不会比老教师差?年轻老师的火气大不大?几个平时调皮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摸摸新老师的脾气,准备对策。

老师先把《蝶恋花》词朗诵一遍,而后,将“飏”字进行了注音,指出是“飘扬”的意思。然后对词的写作背景作了简介,一共花去五分钟。接着让学生朗读课文,连读三遍,三遍过后,细读注释。又花去了十分钟。还剩三十分钟。此后老师便进行了逐句讲解,讲解中提问:“骄杨”指谁?一个女生举手回答:“指杨开慧烈士,是毛主席夫人。

“回答得真好!”老师作了充分肯定,“那么,柳又指谁呢?”

另一男生举手回答:“是柳直荀烈士,李淑一的丈夫。”

“好,非常正确!”老师又赞扬说。

“那么,吴刚又是谁呢?”老师又问。

坐在前排的一个矮个子男生早就举起手在那等着,老师便让他回答。他站起来问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同学们都笑起来。

“‘吴刚‘是谁?“老师又重复一遍。

“吴刚是初三(4)班的学生。”

“哈哈哈”全班同学哄然大笑起来,后面听课的人也都笑了起来。

课堂有些乱了,施惠雨有些慌了。不知这个学生是故意捣蛋,还是真不知道老师问谁。如何处理?他有些拿不定主意。听课的人不好帮忙,都看着施惠雨,看他有没有应变能力。正在为难之际,班长站了起来说:“老师,初三(4)班确实有个学生叫吴刚,姜吾志肯定没搞清问题,张冠李戴了。”

班长的话,给老师救了驾。施惠雨一听,便对姜吾志同学说:“理解错了没关系,你能积极发言,抢着回答问题是好的。不过要记住,此吴刚,非彼吴刚,书中的吴刚是住在月宫里的。”

同学们又笑了起来。

许多老师都认识姜吾志。不管上什么课,不管老师提什么问题,也不管能不能回答,他都积极举手,而且往往第一个举手,而且举得最高。由于坐在第一排,有时手一直伸到老师的下巴下。像今天这样。站起来又不知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已是司空见惯了。

 待同学们安静以后,老师继续讲解。

 讲解完课文,老师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并深刻体会词中的感情。

 待到最后五分钟的时候,皇白、柳红按事先约定的时间走上课堂,许多听课的人和学生们都不知出了什么问题,有些惊愕。施老师连忙说:“同学们,下面请皇老师、柳老师为我们演唱苏州评弹《蝶恋花》。”于是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位老师用吴方言演唱,但吐字清晰,学生对照课文,边看边听,全能听懂。整个演唱显得委婉而又高亢。特别是唱到最后两句,先高起来,后又低下去,到了最后的“雨”字,声音拖得很长,像高空飞鸟,慢慢地远去。

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掌声。

接着下课铃声响起。全体学生起立,目送领导和老师们离去。

课后,施惠雨去向校长、教导主任征求意见,他们都说课上得很成功,方法也比较新颖,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很恰当,没有批评,也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也说,整个课堂显得很有生气,双边活动很好,学生能积极配合老师。课的最后一招,特有新意,真是余音袅袅,耐人寻味。同时他们也提出两点意见。一、课文的背景简介再少一点。二、可以要求学生当堂背诵。施老师对此都虚心地接受下来。

第三节课,新老师杜诚在初三(2)班教授数学。去听课的有副校长王子城和数学教研组长黄少杰。王副校长是民主人士,原在澎州市培英中学任副校长,1957年秋调来东山中学,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兼任高中一个班数学课。

杜诚老师心很细,做任何事情都要精打细算。就拿备课来说,一堂课的教程,每一步该用几分钟,他都预先定好。演示几个例题,他都作了安排,提问学生哪几个问题他也在教案中作了设计。

杜诚老师进了课堂,等学生敬完礼,便立即叫学生打开书本。打开书本后,他才想起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下自己,于是便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而后对学生说:“这就是我的姓与名,知道称呼就行了。” 这个介绍,简得不能再简,实得不能再实。介绍自己之后,他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关于方程组的通解问题。

学生“刷”的一下都把目光投向了黑板。老师说:“方程组的类型很多,解法各异,在中学阶段,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其中代入消元法是最基本的解法。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方程组。“说完,只见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方程组:

x2-4y2+x+3y-1=0①

2x-y-1=0②

杜老师说:“解这个方程我们用代入消元法”他在黑板上写:

由②得 y=2x-1 ③

把③代入①得 x2-4(2x-1)2+x+3(2x-1)-1=0

 15x2-23x+8=0

解之,得 

 x1=1, x2=8/15

再把x1,x2 代入③中,得

 y1=1, y2=1/15

于是,原方程的解是

 x1=1,y1=1;x2=8/15,y2=1/15

 

课上到这里,本来问题已经解决。忽然一学生又问:“老师,把x1=1, x2=8/15代入到①中行不行?”

老师:“可以,但是太繁了。③是一次方程,①是二次方程,③比①简单得多。”

又一学生发问:“我把x 的两个值代入到①中,这么算出四组解呢?”

老师:“可能吗?你们再算一遍。”

于是又有几个学生加入了计算行列,过一会,这个学生又举手说:“没错,是四组解,真奇怪!比书上多出两组解来。”

杜诚一见,有些慌了。第一,这一下打乱了他的教程设计,时间乱了;第二,学生提出的新问题他事先没有准备。现在该如何回答?头上冒汗了。心里在想,我何不来个缓兵之计,把这问题放一下,待下堂课解决。现在得赶紧往下面进行,免得完不成任务。想到此,他说:“同学们,能想到一题多解很好,希望其他同学也都加入思考和试解,并且想一想它的原因在哪里。现在我们的课,继续向下进行。”

学生不知道老师用的是计谋,但听课的人是知道了。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回避矛盾的聪明之处。但心里有数,没有说破。

课后,杜诚向听课领导征求意见。王副校长和教研组长都肯定他备课认真,教学程序有条有理,教学语言简洁明确,应对学生意外发问虽事先未作准备,但在处理时颇有技巧。今后备课在时间计算上要留有余地,考虑到一些偶发事件。对于解题,要考虑到一题多解。课堂上也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发展他们的思维。

杜诚认为他们的意见很正确,今天的课在设计上确实有问题,单是考虑老师怎么教,没有考虑学生怎么学。单是想叫学生随着老师的思维走,没有想到学生也会让老师随着自己的思维活动。这个教训对今后的教学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节是许台成在高一(2)班上体育课。教导主任和袁有法,李士茂二位体育老师都到操场去了。

今天体育课的内容是“跳箱”。许老师先把学生队伍整好,而后命令队伍绕操场跑两圈。两圈未完,有的学生就支持不住了。尤其是女同学,有的用一只手撑着腰,放慢速度,有几个想蹲下去,眼看队伍要稀里哗啦了。许老师急了,立刻将哨子吹得震天响,同时大声喊着:“一二一”跑到队伍旁边,带着学生一起跑。跑慢的学生和那几个想停下来的学生,一见老师的架势,都连忙振作起精神,赶上了队伍。

两圈过后,队伍停了下来,有几个学生张着嘴在喘着粗气。许老师说:“看来,一个暑假同学们休息地蛮好,不过体力却下降了。想想是进化了,还是退化了?” 同学们一听,觉得这几句中一多半在批评,于是都不敢作声。都用眼睛在观察队前的彪形大汉。只见大汉黑红的脸膛,浓黑的眉毛,高鼻梁,方嘴巴,说话声音洪亮。要是在战场上,肯定是位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今天在操场上也足以让学生望而生畏。

说了几句以后,许老师嘴下留情,没有再多批评。因为今天毕竟是师生初次见面,互相该客气一些。他把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和跳箱的技术要领讲了一下。而后领着学生做准备运动:曲腿、摆手、弯腰、伸臂、仰首、挺胸。

准备动作做完,他又给学生做了两次示范动作,又重复强调了技术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才让学生试跳。

 第一个学生跳过去了,第二个学生也跳过去了。第三个是个女同学,有些胆怯,不敢起跳。老师见状,连忙鼓励她几句,让她大胆跳,有他在旁边保护,绝无闪失。女同学鼓了鼓勇气,猛跑几步,一腾身,果然顺利的越过了跳箱。前三个人的胜利,增强了后面人的信心。许老师也放下心来。第四个上来跳的是一个男同学,看上去有些愣头愣脑,许老师见他那种架势,连忙站到跳箱旁,准备保护。只见那位同学大叫一声“上——”,便窜了上来,由于用力太猛,连人带箱盖都翻了过去,幸亏许老师早有准备,眼疾手快,一伸手臂,连人带箱盖子都稳稳托住。听课的老师一见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上课的学生一见,先是惊叫,后是大笑。但都佩服许老师的强大臂力和身手不凡,化险为夷,避免了一场事故。

接下来,尚未试跳的学生都有些胆怯了。许老师又讲解了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又做了两次示范。并告诉同学们,只要有他在身边,保证万无一失,这一点老师已经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刚才的一幕足以证明,于是学生又一个一个接着跳了起来。虽然如此,还是有胆小的,一个学生跳上了跳箱却骑在上面没有过去。同学们见了,觉得滑稽,又发出一阵笑声。老师又进行了一番指导,强调起跳时一定要两臂用力撑箱,胸脯挺起,两腿分开,大胆跨越。照此办理,后面的同学都跳过去了。

许台成把学生整好队,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跳箱”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且告诉学生:“体育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勇气。运动场上不要怕失败,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讲到这里,下课铃响了。

课后,许台成征求听课老师的意见。教导主任说:“课是成功的,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既掌握了跳箱技术,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袁有法老师说:“老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行为上都作出了榜样。当有的学生要掉队的时候,老师立即带领学生边跑边喊口令,避免了队伍的散乱,当有的学生产生畏难胆怯情绪的时候,老师立刻予以精神鼓励和技术指导,终于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

李士茂老师指出:“这节课,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地方是一个学生推翻了箱盖,在将要发生事故的时候,却被老师化解了,真正做到了化险为夷。老师若无一定本事是做不到的,仅这一行动就镇服了学生。不足之处,是运动量还嫌小,时间还要更紧凑一些,最好做到让每个学生跳两次。”

李老师平时好抬杠,全校没有对手。例如有一次,他说全世界男的比女的多三个,别人问他证据在哪里,他说两年前在《文汇报》上看到的,问他是哪年哪月的报纸,他说忘记了。既然忘记了,别人也就无从查起了。不过,今天他面对新老师却没有抬杠的意思,说的都是中肯的话。

许台成接受了大家的意见,表示今后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施惠雨今天听了一节课,又上了一节课,虽然课上得还算成功,但和老教师相比还差得很多。首先从教态上就没有老教师那样从容沉稳,胜似闲庭信步,其次也没有像老教师那样吃透学生,把握学生。他深知要做一个好教师并不容易。于是他写下一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举箸曾经啖自安,

牛刀初试始知难。

还须学海吞波浪,

杯水浇花每易干。

晚饭后,住校的高中学生都在教室里上自习,老师们大都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整个校园静静的,只有风吹桐叶发出瑟瑟的声音。

“东山起火了!”忽然有人喊叫起来。许多老师闻声跑出教室向东望去,只见山上隐隐冒出火苗。

“不好了,东山坡上有化工厂,是制造炸药的。万一烧到化工厂就糟了!“不知哪位老师发出这样的惊恐叫声。

许多老师听这么一说,不等校领导发出号召,便各自寻找工具:铁锨、扫帚、木棍、叉子······,拿着工具便冲出校门,冲向东山。新老师跑去了,青年教工跑去了,老年教工跑去了,校长、主任也跑去了,学生也跑去了。

黑夜里,老师们高一脚低一脚的地山上跑去。跑到了山脚,跑过了松林,跑上了山坡,跑向了山顶,向着火苗,向着化工厂。

夜间登山,看不清路径,只是朝着火苗的方向跑。衣服被藤草撕扯着,脚被石头碰撞着,绊倒了,爬起来,再前进。目标只有一个——火苗,目的只有一个———扑灭火苗,保护化工厂。

 师生们一群一群的向山顶攀登,手脚并用,连登带攀。终于有几个腿脚快的老师首先靠近了火苗。仔细一瞧,山火已经燃烧了有一百多平方米的范围。他们举起工具奋力扑打,后面的师生不断地涌上来,加入扑打的队伍。有的衣服被火烧着了,扑灭了再次冲向火堆,有的头发被火舌舔着了,揉灭了,坚持不下火线。听不清声音,看不清是谁,只见许多人影在火边穿来穿去。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扑打,火终于被扑灭了。这时候师生们才停下来喘口气。定一定神,才发现这里离化工厂只有三百米,辛亏今天风不大,又不是顺风,不然的话,真是危险,后果难料。

师生们确定火真的全熄灭了,这才一个个下山回校,才一个个感到疲劳,才一个个感到后怕。万一化工厂着火爆炸,岂不厂毁人亡?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个人的危险,只是勇往向前。

夜间上山难,下山更不易。一脚落空,就会人仰马翻。大家只有慢慢地侧着身子一步一步地摸下山来,速度比上山时慢多了。到了半山腰,见学校领导也已上来,告诉他们火已经灭了,便一起往回走。

到了山脚下,见还有人从学校往山上来。他们见山上的人下来了,望望山顶火苗已熄灭,知道平安无事了,便一同回学校。

到了学校,大家互相一看,不禁笑出声来。有好多人衣服烂了,手脚破了,头发焦了,脸膛黑了,好像从抗日战场上刚下来一样。

 施惠雨本来虚弱,不知他是凭借什么力量爬到山上,而且参加了扑火。下山时是诸丘山扶着他下来的。到了学校,已是狼狈不堪,回到寝舍,简单地洗洗脸,洗洗脚,便爬上床睡去了。

 几个女老师虽然体弱,但并不胆小,这次也毫无惧意,勇往直前,爬到了着火的地方。但等到下得山来,便觉得身子像散了架子似的,感觉这比上课累多了,也危险多了。柳红本是爱唱爱跳的人,这时已唱不出,跳不动了,最渴望的是早点上床睡觉。

汪月轮在扑火时,头发被烧了一绺,但胡子完好无缺。

康安泰说:“火真不够交情,真不会办事,何不把胡子烧了,留着头发。免得每天早晨,喳喳地刮胡子,可以节省半个小时。“

“宁可烧头发,不可烧胡子,头发只关系美容,胡子却关系威仪。老夫是爱德不爱美。“汪月轮泰然回答。

诸丘山洗漱完毕,看看施惠雨已酣然入睡。便轻轻地铺开纸,今晚他太激动了,他想写一首赞歌,沉思片刻,他写道:

夜间大火起东山,全校师生尽变颜。

危及岩坡火药厂,波连岗下两村湾。

未闻校长扬军令,已见青年将岭攀。

降伏祝融心喘定,高歌一路笑回还。

第二天,化工厂来了一位厂长和办公室主任,特向校领导表达谢意,感谢全校师生不惧危险,登山扑火,保护化工厂,真是人民的教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