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得到何应钦的第二次围剿大军惨被横扫的消息,悲愤交加!他知道,自己所掌握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军权,而军权的巩固靠的是军事上的胜利,如今两次围剿共军均致惨败,安能坐视!1931年6月6日,蒋发表《为剿匪告全国将士书》,宣布即日将亲赴江西指挥作战。
随后,蒋介石在南昌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同时邀请德国、日本、英国等军事强国的顾问随军策划。蒋认为,前两次围剿的失利,主要原因是参加围剿的部队均为非嫡系部队,所以围剿不力。这次,他决定增调陈诚等部5个嫡系师共10万人,担任围剿主力。再加上第二次围剿后留在中央苏区周围的非嫡系部队等,共计30万人。以30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消灭3万装备很差的红军,蒋以为是极有把握的事情。于是,他对部下训令说:“限三月之内肃清江西共军,如不成功则成仁;如不获胜,自刎首级”。
蒋初次直接跟朱毛交手,面对此战略战术完全不同于过去所见的对手,采用什么战略战术以致胜,着实费了一番研究。其日记显示,一开始他想用“诈”,随后又想“先将其老巢击破”,但最后,还是决定将主攻击点放在其所判断的红军主力所在方向。蒋在日记中道:“深思熟虑,终觉战略未妥,于心不安者,而今则贯通断行必无疏漏矣。”
而在红军这边,1931年6月初,毛泽东为首的总前委判断,围剿军受到了比第一次反围剿更严重的打击,加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愈演愈烈,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发动新的围剿。由此推想,红军在下一次围剿到来之前,应该有3个月左右的休整时期。于是,他们将红一方面军主力分成几部分,在闽西和闽西北一带发动群众,扩大根据地,征集资财,为下次反围剿做基础准备。
但是,仅仅到了7月1日,蒋介石就下达了新的进攻命令。其中,何应钦任左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7个师的兵力,向赣闽边境猛扑,寻找红军主力决战;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7个师的兵力,向苏区中心的赣南根据地进攻,实行进剿然后清剿。总的战略意图,欲通过两路钳击将红军一举围歼。
这次围剿军来得出乎意料的快,但毛泽东、朱德仍旧沉着镇静地应付。他们知道此次反围剿比前两次更困难了,明白硬打是不行的,于是决定按照“诱敌深入”的方针,回师赣南,诱敌深入到兴国、雩都、宁都、瑞金预定的作战地区,相机转入反攻,以打破第三次围剿。
7月10日前后,朱毛指挥各部红军,行程千里,向苏区中心区集中。至7月28日,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兴国县城西北的高兴圩地区得以集中。
不过,红军此次千里回师,目标大,路程远,很难不被国军发现,加之蒋介石动用空军侦察,更增加了对红军大部队行动的瞭解。于是,围剿军左右两翼向着红军所集中的兴国附近地区夹击而来。
7月31日,朱毛判断富田方面国军力量薄弱,指挥红军主力由兴国县高兴圩地区向富田开进,试图绕至敌背,猛捣其后路,使敌军动摇震恐,趁势打开缺口,重演第二次反围剿由西向东横扫的一幕。
红军出动当天,国军方面又侦得了动静。蒋介石于是部署了陈诚等4个嫡系师和第十九路军2个师,准备全力夹击,毕其功于一役。他在日记中写道:“如能如计,则赣南赤匪或能于此一网打尽也。”
然而,毛泽东、朱德远非等闲之辈,当察觉富田一带国军已有严密防范时,红军立即改变计划,忍耐折回,于8月4日回到高兴圩地区。此时,容许红军集中的地盘仅剩此一个圩场及其附近地区几十平方里而已,红一方面军已处在北、东、南三面受敌和西临赣江的危险境地。只是,围剿军尚未发现红军。
隐蔽集中一天后,朱毛决计向东突围。为了躲避国军飞机的侦察,红军利用夜色,在兴国、崇贤两地国军防线之间相隔仅20公里的空隙地带连夜穿越,衔枚疾走,于8月6日抵达敌防线外的莲塘地区,犹如虎口脱兔!
随后的5天里,红军于莲塘歼灭上官云相部一个旅,在良村歼灭郝梦龄师一部,又在黄陂歼灭毛炳文师两个团。三战三捷,战场形势为之突变。
蒋介石连连得到败讯,心情大坏!虽然跟围剿军庞大的兵力相比,这三场战斗总计损失并不算很大,但是,他在日记中的语调已经大变:“剿匪之难,甚于大战,彼利用地形熟识,与民众协从,故避实击虚随其所欲,而我官兵则来往追逐疲于奔命。” 显然,蒋的围剿信心已严重动摇,考虑今后的计划为:“如欲剿灭赤匪,决非一朝一夕之故,必集中兵力,构筑据点,开阔道路,发展交通,使匪无所藏窝,而官兵行动自如,乃可制其死命也。”
对于毛泽东和朱德来说,眼见得形势依旧敌众我寡,并且强敌就在自己周围,丝毫体会不到蒋介石的沮丧和动摇,仍然在集中精力对付红军所面临的危险。他们从缴获的敌军文件断定,国军已将主力掉头东来,企图围歼红军主力于黄陂地区。于是下达紧急命令:停止追敌,迅速打扫战场,当夜撤出黄陂,向君埠以东君岭脑地区隐蔽集中,休整待机。
果然,围剿军部队很快从四面八方向黄陂、君埠地区开来,从东、南、北三面对红军主力形成了密集的大包围。只不过,这是个没有见到目标的、盲目的包围。
朱德、毛泽东从缴获的文件中知道蒋介石、何应钦害怕红军北攻临川,于是命令红十二军伪装红军主力向东北佯动,并指示他们要白天行军,大造声势,故意暴露在敌军飞机面前,使国军误认为红军主力真的要北攻临川,从而被吸引向东北方向调动。
8月15日夜,在红十二军佯动的掩护下,朱毛率领红军主力悄悄地由君埠地区向西急进,迎着正由西向东开进的敌军,从中穿插。两万多红军官兵从两部敌军之间仅有10公里的夹缝中,借着星光,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蜿蜒西进。已经45岁的朱德总司令亲自走在队伍的前头,始终手拿着指南针,指挥前进的方向。经过一夜急行军,终于跳出敌军的包围圈,到达兴国东北部的白石、枫边地区,隐蔽在深山密林中,一边休整,一边静观敌军动向。
红十二军则紧紧地牵住敌军主力,专走险路。他们携带的是轻武器,又善于走山路,行动起来非常灵活。国军不仅不善于走山路,而且还携带了许多重武器,行动十分不便,被拖了半个月,弄得饥疲不堪,士气沮丧。
直到8月底,蒋介石、何应钦才发现又中了红军的调虎离山计,急令围剿军主力掉头向西,再到兴国北部地区寻找红军主力决战。朱毛为了继续调动敌军西进,使之更加疲劳,以寻找更佳战机,率红军主力再向西转移到兴国、赣县、泰和、万安之间的山区,隐蔽集结。等国军主力回头开到兴国北部时,又扑了个空。
如果按照围剿军的现实窘况,蒋介石和其部下实在是不想再耗下去了,及时收兵为上策。然而,第三次围剿前誓言旦旦,现在如何向全国交代呢?蒋氏还不至于自刎首级,但确实想到了下野。正在他骑虎难下的时刻,两广反蒋阵营却解救了他。
“广州国民政府”见蒋介石以剿共为借口,拖了3个月还没有一点政治上的让步,认定若不兴兵讨伐,他还会继续拖下去。于是在9月1日,大举进兵湖南。当蒋得讯时,他在日记中的反应竟是:“据报两广逆军果已于上月杪集中攻湘,闻之忧乐交集”。意外获得下虎之台阶,故“乐”在其中也!
9月4日,南昌行营发布命令:“所有剿匪各军,除以一部就地监视匪军外,其余分别转进,主力向吉水、吉安、泰和、赣州集结,准备待命。”这个大规模收缩兵力的命令,开启了围剿军全面的战略却退。
得知敌军全面撤退的消息后,朱毛下令部队开展反击。红军在黄土拗歼灭蒋鼎文师一个旅;在高兴圩跟蔡廷锴第十九路军打了一场硬仗,不分胜负;最后在东固以南全歼韩德勤师和蒋鼎文师一部。
至9月15日,红一方面军历时两个半月,六战五胜,终于获得第三次反围剿最后的胜利。累计歼敌17个团,毙伤俘国军3万余人,缴获枪械14800支。第三军军长黄公略在此战中不幸牺牲,为红军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