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飞潜智

光影流转,育教绵绵,拈花微笑,潜智蔓延。
正文

海阔天空之《罗生门》:个人为小,真相乃大

(2022-09-03 18:18:24) 下一个

(原创:灵隐士)

海阔天空之《罗生门》:个人为小,真相乃大

  “你说的不对吧,事情的真相是。。。”

  “不可能!绝不是你想的那样子,我是亲眼看到的,还能有假?”

  “你这个人,跟你讲道理真他妈费劲,靠!”

  “道理?你这么懂怎么不去当总统啊。你丫什么东西!”

  然后噼里啪啦就开始了。

  生活中的很多争执其实是基于自己的感觉,加上情绪的冲动,之中并没有很强的逻辑性可循。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触觉,接收到一个“事实”,然后过滤成自己的感受和“道理”,形成自己认知与看法,以此判断外界事物,并希望其他人接受他的结论,无需质疑,只接受就好。要是挑战的话,那就是在侮辱自己的判断力和智商,因为在心里已经排它地认为自己才对,你是错的。

  《认知论》之初,如何才能了解客观世界有过一番争论。传统的看法是主观和客观无法完全对接。因为一个个体,他的认知始终有限,观点仅仅是一个人的自我看法,是主观的,而客观世界庞大繁杂,扑素迷离。一个人,无论他的认知再深再广,也没有办法去正确展现出那个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直到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阐明个体的看法与判断是必要的,是认知客观世界的唯一途径,由此奠定了西方古典哲学。如果糅合两者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来看,应该是:个体的看法绝对有可能认知客观世界,但客观世界绝对不是由一个个体就能认知到完整的。

  《百喻经》里描述了盲人摸象的典故,揭示出个体认知和真实存在的关系。对同一头象,每个盲人的看法却差异很大,因为他们接触的是不同的部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放低姿态,听一听别人的,把不同的看法拼接黏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那头象的全貌才会逐渐地在心中浮现出来,才会离真实的事物,也就是真相越来越近。

  现实生活中,就算经历的每个人真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局外之人去判定真相始终会是一个难题。因为各种看法可能差异很大,甚至相互之间互有抵触,这样作为判定者就难以形成一个一致的结果。而真实的情况可能更加让人迷惑:有人有选择地说出一部分实情,而有意漏掉其它的,有人甚至会编造故事去掩盖真实的发生。那么对于事外之人,该如何入手去发掘,并认清背后的真相呢?

  电影《罗生门》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竹林中》,就是探讨这样命题的一个故事。在电影里,面对明摆在那儿的武士之死这个事实,不同的当事人却讲出矛盾的说辞,之间总有一部分相互抵触,让法官难以判断,无法取舍。强盗为了掩饰自己差劲的武艺与内心的胆怯,在说辞中有意夸大了他的勇猛好斗。而武士的妻子为了掩盖不忠和保存女人的颜面,尽量粉饰出她是一个无奈、软弱的小女子假象。目击的樵夫说出了他眼中的事实,可是关于自己贪小便宜,私藏珠宝匕首的那一部分,却避而不谈,而匕首却是导致武士之死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各种说辞相互交织,有些会指引向真相,有些却是有意误导判断。作为判官,该怎样去判断与选择,才能够理清事情发生的经过逻辑,进而发现逻辑背后的真相呢?这是镜头后面的那颗脑袋,导演黑泽明所提出来,让屏幕前面的观众去解读、去思考的。

  真相始终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指引的道路布满层层迷雾,影影绰绰。作为局外之人,做不到看之所看,听之所听,唯一能做的是思之所述,遵从逻辑地分析,去质疑、去权衡、去判断,才会拨开云雾,往前推进而有所发现。任何道听途说,转述的东西都是别人的看法,是经过过滤、修饰后的真相,可能无意漏掉一些,也可能有意隐瞒一些。

  重要的是,真相一经转述,对第三者而言,就不能作为真相来看,而是掺杂了个人喜怒哀乐的,有了主观倾向性的,另外视角里的一种看法。因为真相只能自己去挖掘,去发现,而不能被传达,被告诉。

  上帝在给了我们眼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耳朵,它要我们去学习聆听,去补充视觉上所看不到的,甚至去纠正错觉。生活如黑夜,“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可是我要去寻找光明。”。问题在于,在很多时候,一只眼睛无论多亮也发现不到真正的光明。

  回到本文开篇,争执的根源在于理念上的不兼容,以一种对立的、二元的僵化准则去认知事物,以偏概全。如果姿态上能够退回一步,一切会海阔天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