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樱花

走过的路,路上的景,同行的人
个人资料
正文

拾起久远的记忆:电报

(2024-03-12 19:40:53) 下一个

三月的南方这个时候已经花开满园,而北方却还在冬天冷暖交替穿梭之中,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有大风雪将至,山里可能会有多达30英寸的积雪降下。 自然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来去皆有它自己的轨迹。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是鲜有的温暖如春的三月,草地已有点等不急地想要伸出绿叶了,梨花的花苞孕育着在等待春天的气息。 老妈去后院看看苹果树,经过一个冬天之后,它们都幸存下来,已经开始有新芽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存在是如此神奇,而又无法预测。几粒种子偶然地落在了积水湿地里,最终发芽长大,这是它们第三个年头了。

 

周末的下午走在社区的小路上,聊到了那些从我们生活中消失的许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电报。在电脑,互联网走进我们的生活之前,写信发电报是我们和家人朋友之间最常用的联系方式。电报是要去邮局办理,收费是按字数计算的。每一次拿到火车票之后,就去邮局发一份电报,电文会是“12月31号晚十点52次12车厢。

 

有一年的冬天,老爸老妈按着电报的时间来火车站接我,火车晚点了好几个小时,他们接到我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我们就在火车站等到公交车开始运行才回到家。

 

电报的发送和接收都是由那些受过训练的人,把电文变成数码信号发出去,接受的时候又要把数码译成文字。据说二战时期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盟军成功接收并破译了德国的电报。

 

磊的爸爸在战争年代曾经就是接收和发送电报的,那些看似没有规律的长长短短的嘀嘀哒哒的声音,其实就是看不见的文字在流动。

 

电报曾经是我们人类通讯中很重要的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报在90年代末走进了博物馆。。。

论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鸡鸣寺过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我收留了许多那时的书信,却没有留下来接到的电报。如果留下来,现在看看一定会非常有趣。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带来了许多回忆,那时候送电报的邮递员会骑着摩托车,到了院子里就大声叫喊,某某号某某电报,好像还要带着图章才能拿到电报。
鸡鸣寺过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可不是吗,论字数收费,不像现在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唐西 回复 悄悄话 那年代的“电报”可是奢侈品。
鸡鸣寺过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枪HK' 的评论 : 回复的电文“藏好傻仔接站”,哈哈。
老枪HK 回复 悄悄话 想起一个电报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吃螃蟹的打工妹去深圳。发现钱太好赚,发电报村里小姐妹都来。电文是这么写的“钱多人傻速来“。
鸡鸣寺过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哈哈,一定会是人山人海的。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现在南京梅花山的花开了~~
鸡鸣寺过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简练的文字里是满满的故事。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记忆犹新,那时候急事儿就是发电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