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即佛》解
作者:逍遥禅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从知识处,或由经典中,得闻即心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点头会意,豁尔有悟,故名名字即佛。
三、观行即佛,这是圆教五品外凡位,不但解知名字,更进一步依教修观,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故名观行即佛。
四、相似即佛,这是圆教十信内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在此位上的行者,于观行即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虽未真悟实证,而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名相似即佛。
五、分证即佛,这是于十信后心,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初住,而证法身,从此成法身大士,其间从初住起,各各破无明,证三德,至等觉共历四十一位,破四十一分,故名分证即佛。
六、究竟即佛,这是从等觉,再破最后一分无明,则惑尽真纯,彻证即身本具的真如佛性,入妙觉位而成佛,故名究竟即佛。
六即佛。 颂文:
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归。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蹉跎。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红。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胧。
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归。
。。。。理即佛,明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随凡夫流(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认得性即可!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蹉跎。
。。。。。名字即佛。念佛名号,自心即佛;说佛法名相,自心即佛!也就是五法妙用,透过名相分别,识自性正智如如!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尘。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观行即佛。观照自己的心行,时时智慧观照不二佛性,时时远离攀缘妄想心的污染尘垢。在不二佛性中,一切有为法,平等如幻观。
四住虽先落。
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
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破见思二惑为破四住(见惑住、欲界思惑住、色界思惑住、无色界思惑住),未破无明惑,未照破五蕴十八界,不能证清净法眼,还有空中眼醫空华,名为相似佛。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胧。
。。。。分证即佛。证本性法身,湛然一切通;未证真心本性圆融的涅槃妙心,穷源犹未尽,自性光明智慧只是“月朦胧”。这是分证过程:证本性法身、证真心本性的真空(法身报身一体)、证自性三身一体、证一切圆融无碍的如来藏、证通达一切心性境界的一切种智。。
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究竟即佛。在本性本源中,真、假一切心性境界都可以显现,也就是在本性中,一切世界皆是唯心所现!
六即佛,其实就是我们修行的见性法门:先要明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理(理即佛),然后念佛即佛(名字即佛),连接佛心光明智慧、念念观照心行(观行即佛),逐渐远离尘垢觉悟真心(相似即佛),用智慧观照、照彻内外、即见本心证法身(分证即佛),觉悟真心本性的自性三身一体、圆融一切心性境界(究竟即佛)。
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