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純理性批判》,認為在認識過程中不是心靈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靈,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理性不是萬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認識根本達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認識所達不到的領域,應當留給宗教信仰。
用白話表達就是:人永远无法认识事物本身,人们所认识事物都是经过自己的感官改造過的;世界只存在于人們主观感知中,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自己主观感知创造出来的,局限於我们能感知到的部分。
這符合《金剛經》的所表達之精髓:眾生有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後三相,皆從有「我相」而起。「我相」是由五蘊和合,自己無法主宰它;是緣生幻有,不能常住;若放下對我的執著,則後三相,隨之解開。從而做到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我」便是「般若」。因此,要能從假我中借假修真,無我、無對待、無是非、無苦惱、無障礙,才能顯現真如般若實相的我。
唯有如此,方能擺脫六道輪迴,才能實現佛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究竟悟道。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能夠達到寂空涅盤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在知。
《涅盤經》雲:"不生生不可說,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
悟,即為明心見性。也正是得到康德的所謂非人力能達到的「自在之物」的方法。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