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耶稣在花园中祷告的时候,他的门徒犹大,带着人来抓他了。犹大事先跟士兵们约定好,「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地带去。」
现在他们到了,(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老师)!”便与他亲嘴。」
所以逮捕耶稣的这一幕,又被称为「犹大之吻」。
乔托(Giotto)的《犹大之吻》,被公认为是世界绘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描述的就是这段场景。在刀剑并举,人声嘈杂的混乱之中,耶稣的目光回应着犹大的注视,眼中没有愤怒和恐惧,只有对背叛者的怜悯和同情,以及对命运信念的坦然和执着。
画面的左方,一个门徒(为了保护耶稣)拿着刀割下了另一个人的耳朵。四部福音都记载了这一幕:「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在「约翰福音里」,我们知道用刀的人是彼得(Peter),被割耳朵的是马勒古(Malchus)。
耶稣制止了彼得,并「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
在卡拉瓦乔(Caravaggio)的这幅作品中,最左侧伸手对天呼喊的是门徒约翰(John the Apostle)。左二左三分别是耶稣和犹大。右边有三个士兵,和一个提着灯笼的人。
据说提灯笼的人,是卡拉瓦乔的自画像。
这幅作品曾‘失踪’了二百多年。到了 1990 年,有人忽然发现,这不是在爱尔兰的 Society of Jesus 里,好好的挂在墙上呢。
在博斯(Bosch)的这幅作品中,左一是一个拔出匕首要逮捕耶稣的士兵,左三那个大下巴丑恶面目的就是犹大。右下角挥刀的红袍人是耶稣的大徒弟西门彼得。
犹大的那张丑脸下方之人,就是被彼得砍掉耳朵的马勒古。他一边咬着彼得的胳膊,一边用一盏灯护着自己的头。
在「马可福音」里,还有一段有趣的细节花絮:
51 有一个少年人赤身披着一块麻布,跟随耶稣,众人就捉拿他。 52 他却丢了麻布,赤身逃走了。
马可福音 14:51-52
这个神秘少年的身份,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悬念。有很多学者认为,就像画家有时忍不住把自己画进作品里(比如上面卡拉瓦乔把自己画进了「The taking of Christ」),马可也把自己写进了福音书里。
这个‘麻布少年’,多半就是马可(Mark the Evangelist)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