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大战役后,黄帝统一了中原。下面该修生养息一阵子了。
仓颉氏,是风姓(伏羲氏)的诸多子部落之一,甚至还很强盛过一阵子,所以历史比黄帝本人要早很多。早期文字的雏形,是从他们部落里先开始的。
黄帝当上盟主之后,占有欲很强,或者换句好听的话,就是将各部落文明融合的意识很强。他看到仓颉族的文化比较先进,就把他们部落首领召来,当了自己的史官。
仓颉,轩辕黄帝左史,观奎星圜曲之势,察鸟兽迒之迹,依类象形,始创文字之鼻祖。
白水县志
即为史官,原来族里那些简单的符号就远远不够用了。仓颉仔细观察世间万物,取其形而简之,化为象形符号。后来又添上发音,「形声相益」,终成文字。
(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说文解字
中国文化从燧人氏的结绳记事,到伏羲氏的八卦符号,到了黄帝年间的仓颉造字,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字。“
“杜康的传说,则‘故事会’成分更多一些。
杜康,本名知康,是黄帝的粮食官。据说办事勤勤恳恳,很让黄帝放心。
杜康,黄帝宰人知康也,主粮食饮膳而能造酒,其后食于杜,故称杜知康,略为杜康
世本通释
然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连着几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一下子供大于求。别人高兴了,可愁坏了杜康:他把多余的粮食储藏在山洞里,但那时候还没有电冰箱,杜康很清楚,储藏的时间久了粮食会坏的。
某日,黄帝突袭检查。杜康不敢欺君,带着被裁员甚至丢命的决心,把黄帝领进山洞。
谁想,扑鼻而来的不是粮食腐烂的恶臭,而是世间从来没有人闻到过的,令人飘飘然的醇香。原来山洞后侧有清泉和桑树。泉水加桑果加粮食发酵,成了人间佳酿。
黄帝自是龙颜大悦,狂饮大醉而归。杜康呢,就成了酒圣。“
“好,说了几个轻松的话题,咱们回来说黄帝。
黄帝其实是一个相当独裁的人物。在他之前,各部落之间即便有纷争,也是「攻而不灭」。像蚩尤那般凶狠的人物,欺凌少昊族多年,少昊丢了不少地盘,但还是好好的。
到黄帝问鼎中原后,方针变成了「兴灭继绝」。古人虽然以德称颂「兴灭继绝」,但毕竟要先灭了再兴,先绝了再继,比起之前的「攻而不灭」已经要狠毒多了。
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论语·尧曰
什么是兴灭继绝呢?说白了就是不赶尽杀绝。强迫你(首领)搬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遥远地区,给一个继续活下去的机会,但不再对我构成威胁。
所以黄帝杀蚩尤,驱逐其九黎八十一部(蚩尤有八十一个弟兄)余部到南方,这才有了九黎化三苗:
三苗,九黎之后也。
扬子法言
对付炎帝榆罔也是如此。炎帝德高望重,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黄帝虽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炎黄联盟,炎黄联盟,但找了个借口就把炎帝和家人赶到南方,封了个「缙云氏」,和祝融族打交道去了。
南方炎,其帝赤帝,其臣祝庸(融)。
楚帛书《五星占》
为什么都往南方赶呢?咱们前面不是说过吗,华夏,东夷,南蛮三大集团,以南蛮最弱。赶去那里,对黄帝的威胁最小。
黄帝倒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狠。据后人说,是不得已为之。而且就像后世的秦始皇一样,手段虽然狠了一些,但结果上对加速部落融合,促成中华文明大一统,还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帝之初,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各帝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于是即营垒以灭四帝。
太平御览
至于东夷少昊族(少昊,太昊之孙也)这个历史悠久的伏羲氏家,黄帝倒是没有强迫迁移。但他对强大的东夷毕竟不能放心,过了没有多久,就把自己的长子青阳(玄嚣),派到少昊地区去做主管了。
详情下回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