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香园

人生,信仰,宠物
我以写作教学为生,感谢支持:paypal.me/loveconquers777
正文

圣经中的对敌斗争 1 – 从常见心态到绝不纵敌

(2024-02-13 08:24:15) 下一个

王上20,与亚兰人争战。

列王纪上20章中亚兰王便哈达攻击以色列的事提供了一个有关对敌斗争的绝佳案例。便哈达首先是居高临下,不可一世地派人向以色列王亚哈要金银,以及妻子儿女中最美的。亚哈王竟然有话好说地同意了,还主动示好,称对方为“我主我王”。在这第一轮的羞辱和压迫中,亚哈毫无骨气地不战而降了。除了金银以外,他大约将妻子儿女也都视为财物,可以爽快地拱手相让。别说在当时的以色列,如果此事放在了今天,估计大多数人也会想到一句话,“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一国之君亚哈真是毫无障碍地就做到了。当时他的心态大概是,我举手听命就可破财消灾,何必生事。

而这中间敌人的心态则明显是,先看看对方是否乖乖就范。如果对方听话的话,那么就进入得寸进尺的第二步。如果不听话,则以此为理由发起战争。果不其然,亚哈在听话称臣后,便哈达马上进入第二轮的逼迫,原本要的是对方妻子儿女中最美的,现在是全都要。原本是只要金银,现在是要到对方境内直接抄家,夺去对方“眼中一切所喜爱的” (王上20:6)。

亚哈这时进入了他作为“受害者”的第二心态,向国中长老说“这人是怎样谋害我”,他回顾了敌人第一次的逼迫,结论是,“我并没有推辞他”。然而说不通的是,如果亚哈在第一轮就没有认为对方的言行是谋害,那现在也不能说是谋害,对方索要的程度只是加深了一些而已。如果第一轮的性质是谋害,那他当时根本就不应该答应。亚哈王的逻辑大约是,对方第一次的要求我都老老实实答应了,对方竟然还变本加厉。事实是,如果亚哈在第一次遭受羞辱和逼迫时,就听其长老和百姓的意见,事情则完全可能出现另一种局面。他当时的同意,多半属于与敌人的私下交易,未经国事商议。

然而如果真如他所说,便哈达是他的主和王,那么上次的事情不能算是坏事,这次也根本不成问题,可以继续给,甚至把整个国家都拱手奉上,才算对主和王的尽心尽力。亚哈在这里的心态误区是,第一次没有认识或不愿意承认敌人的勒索在本质上就是恶行和奴役,他窃以为可以通过有话好说而换来和平。其实恶行和奴役等事往往发起于细微,让人在一开始往往觉得无伤大雅,无需计较。而便哈达则真是胆大包天,从一开始就狮子大开口,不仅要金银,还要对方最美的妻子儿女。他之所以没直接要对方全部的妻子儿女,很有可能是连自己都觉得有些难以启齿。然而当他看到亚哈的“与世无争”,就彻底放下了无耻的心态,肆无忌惮。因此,恶的蔓延与向其提供温床的“有话好说”实质是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联。

此时值得留意的是,不仅长老们不同意亚哈如此答应敌人的无耻要求,百姓们也不答应(王上20:8)。著名的电影“至暗时刻”中有一幕,在二战时,英国的首相丘吉尔为了听取民意,搭乘地铁。在地铁上,他亲耳听到老幼妇孺一致说,绝不向纳粹妥协,要决一死战。如此这般,民意在历史上往往起到一个稳阵的扭转性作用,在决策者可能存在迷惘的时候,用自己承载的清醒,扭转乾坤。

在长老们以及这种民意的基础上,亚哈这时回绝了敌人的第二轮勒索,不过并没有表示要主动出击。然而,敌人便哈达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趾高气扬地放话出来恐吓对方,并抓住对方的言语把柄,预备开战。这时的亚哈大概是有心为自己和敌人都存留后路,目的是尽量避免战事,保持“和平”。遗憾的是,便哈达并不领情。在已经纠集了32个王同行来围城的情况下,如果不拿出点成绩,空手而回,他多半跟同僚们也不好交代。于是只能做强者状,下令备战。

这里很是出乎意料和不请自来的一幕是,一位先知来通知亚哈王,说耶和华神要将这“一大群人”交在你手里。这是神的恩典,在祂的儿女悖逆,没有求问祂时,主动给予的恩典和指南。好在亚哈照做了并主动向敌人出击。值得留意的是,虽然便哈达在之前叫嚣狂妄,然而也只是呼声大,雨点小。他只说了摆队,并没有计划真正出击,反而在亚哈王的人忽然到来之时,还在和人痛饮。不过,他的确是有着事先预备好的策略,那就是无论来的人是求和还是要打仗,都要活捉。

这个心态是敌方常见的普遍心态,与他在亚哈已经答应了要给金银并最美的妻子儿女之后还得寸进尺是一脉相承的,绝不会因为对方的隐忍屈服而见好就收。其实对方无论怎样做,他都已经预备好了网罗。好在这时有着神所指示的少年人和军兵在英勇杀敌,没费多少气力就使得便哈达大军匆忙逃跑。从中可见,便哈达的心态,其实在决定来之前,基本上就是预备好了以虚张声势和讹诈勒索来达到目的,根本没有真正准备战斗。

神在这时再次派先知来嘱咐亚哈,“你当自强,留心怎样防备,因为到明年这时候,亚兰王必上来攻击你”(王上20:22)。不知亚哈是否有照做,反正神给予了及时的提醒,核心词是“当自强”。这正是针对亚哈在之前没有自强,甚至愿意交出妻子儿女的不堪状态。这样的事还真是无独有偶,唐代的唐玄宗为了政局和江山,交出了所爱的妃子杨玉环。而反过来,也不是只有亚哈受此羞辱。大卫王曾经被敌人抢去妻子儿女,而他的反应则是奋力追回。这里面的道理实在是事在人为,个人决定。

亚兰人逃跑后,他们进入了一个常见又好笑的假想心态,就是认为自己的失败乃是因为以色列人的神是山神,而自己不擅长山地战,如果改换成平原战,则大有把握。这种假想心态也常出现于两方对垒的过程中,其中一方找不到真相,或者不愿意面对真相,于是给自己找一个假想的理由,先让自己信以为真,然后基于此假象,开始“义正言辞”的行动。不明真相的对方此时如果不加识别,只看对方外表的声势浩大和先声夺人,草率地信以为真,那就和对方一起掉入了谎言的陷阱,进入了假象的误区。

好在此时的以色列人在备战上已经远远好于上次。上次敌人来犯时,他们在布阵方面似乎根本毫无头绪,在听从了先知的建议后才临阵预备。这一次,他们更快速地直接派兵出击。上帝的恩典也再度临到,再次派“神人”前来指点,明说必将“这一大群人”交在他们手中。非常真实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在两方对垒的之前或过程中,也其实常常会有奇妙的话语或启示来告诉其中的一方一定会得胜。丹麦的国旗就是一个例子。丹麦的官方网站denmark.dk首页记载了在1219年,一面有十字架图案的旗帜从天而降,时值丹麦国王正率军在现今的爱沙尼亚地区征战。这面旗的降临给到了丹军极大鼓舞,最后大获全胜。此类来自上帝通过某事或某人预先给予鼓舞的信息往往是存在的,只要不被忽视,一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再回到亚哈王当时的处境。上帝已经两次将以色列敌人的军队形容为“这一大群人”。虽然他们人数众多,然而在上帝眼里,多半只是肉臂,不足为惧。这也像极了敌方常常表现出的声势浩大,财大气粗。然而,圣经说,“有人靠车,有人靠马。我们却靠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篇20:7)。所以,这里需要留意的是,被围攻一方,只要掌握正义和真理,不应该惧怕对方的表面强势。

果不其然,便哈达再次在一日之内(第七日)损兵折将十万,而逃跑的人虽然进入了亚弗城,城墙却出乎意外地倒了,于是他们又丧失了2万7千人。真是遗憾,天没助他。

之前似乎毫无意义的“仁慈”这个词此时竟然出现在了便哈达臣仆的口中,他们建议便哈达低头认输,以保性命。而亚哈王此时毫不奇怪地进入了另外一个不可思议而却寻常的误区。他的心一软,估计神志恍惚,竟然主动认了便哈达是兄弟。究其实质,这只能说是实乃愚昧的单相思。如果对方也认他是兄弟,根本就不会在当初提那样无理的要求,“朋友妻,不可欺”,何况是兄弟之间。听到这样的语气,便哈达果然顺势而上,提出了归还城邑,让亚哈王到亚兰设立街市。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协议,看似进入了美好的和平与互惠互利局面。如果放在了今天,这一定被广泛认为是皆大欢喜的共赢。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耶和华神在此时竟然派了一个先知的门徒上演了一出“行为艺术”。这位门徒本是邀请一个同伴打他,对方不肯。门徒于是发出了咒诅式的预言,结果对方真的很快被狮子咬死。可见话语的力量之大,或好或坏,都在一念的言语之间。这位门徒于是另找他人打他,对方照办,于是门徒在受伤后乔装改扮,在亚哈王的必经之路上等候。这里,他之所以要先被打伤才乔装见王,多半是为了引起王的注意,加深印象,也为了让王理解在自己受了攻击后竟然还放掉敌人的荒唐。果然,王没有认出他,直接说了门徒在遇袭后明知故犯而纵敌所应受的处罚。这时,门徒才显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传达上帝的话,“耶和华如此说,‘因你将我定要灭掉的人放去,你的命就必代替他的命,你的民就必代替他的民’”(王上20:42)。

读到此,上帝的话彷佛荡气回肠,一连串地回响在空中。亚哈王大约已经认为自己平息了进犯,还取得了到敌国开市的权利,又获得了父辈丧失的城池,算是赢得体面了。可他万万没想到,上帝的要求并不仅仅于此。既然已将“这一大群人”交在他手里,就不是要仅仅达成协议,而是要他去彻底地征服和处置,替天行道,执掌公义。这里面容不得他去和敌人称兄道弟,容不得“私了”。也就是说,事情需要办到上帝指示的程度,不可减损,不可打折。

还有一个很实际的细节,门徒在首先对亚哈王打比喻时,所说的是,“…… 你的性命必代替他的性命,不然,你必交出一他连得银子来”(王上20:39),也就是说,如果自己没有做到原本被要求的,要么就得偿命,要么就付上经济代价。这是两方对垒中的其中一方常会提出的要求, 或是另外一方主动通过赔钱来息事宁人的做法,两者都是希望通过经济赔偿来到达目的。这也正是亚哈王在处理敌人第一轮勒索时的思路,想通过奉献金银,甚至妻子儿女来平息战争。不过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此路能通,当时就不至于有敌人第二轮的得寸进尺。反过来,既然当时就此路不通,现在也不应该再重蹈覆辙。

以上就是两方对垒中常见的几乎所有心态。总结起来,一方的做法往往是虚张声势,敲诈勒索,得寸进尺,不可一世。而等对方真正进入防备或战事状态时,自己则是不堪一击。然而接着又是贼心不死,另找理由,卷土重来。一旦再次失败后,则以对方的道德立场为诱饵,试图获得转机,有时甚至是反攻。

而另一方的心态则往往是,先试图以忍痛割爱来绥靖求合,实在求合不成,就勉强迎敌,真正的目标是见好就收,并没有想着要办事彻底。这一方的弱点经常是最看不得对方求合。一旦对方求和,自己会马上心软,心猿意马,落入对方的圈套。其结果是要么以表面的讲和收场,要么被倒打一耙,丧失原本的既得利益。从亚哈王的例子看,绥靖政策恐怕从来都不是一个出路,除了会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更多的还会埋下在尊严与长远上必定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对方到时会更加猖獗。

从人的层面看,这些常见的心态都无可厚非甚至具有各种合理性。只是,人所承载的是灵,要么更多地是圣灵,要么更多地是恶灵。这两者的存在都久远过人类本身,而其运转规律,也都早以是定局。人所不知的一切过往和缘由,上帝都知。上帝认定要对付的,人不可通过自行达成交易而放过。应该这样做的原因,无关事情应该或可以怎样解决,而单单是出于对神的敬畏与遵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