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2017年08月谈话记录
2017年8月22日
一、
[url=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712038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 ... mp;isappinstalled=1]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27120383/?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 ... mp;isappinstalled=1[/url]
从穆勒梵本英译看《阿弥陀经》生因段的三个疑义
龙师:依唯识变现理,比较其中的开合, 写好作业分享
内容:从穆勒梵本英译看《阿弥陀经》生因段的三个疑义
温金柯
(一)旧译衍生的疑义
《阿弥陀经》是汉传佛教净土信仰中最通行的一部经,一般的寺庙,晚课当中都要诵读一过。然则,诚如一些前辈所说,《阿弥陀经》「生因段」的解释,往往形成净土信仰者观念的障碍,尤其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和「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三段,使人以为,往生净土的条件一重又一重,既要「具备多善根福德因缘」,又要练成「一心不乱的功夫」,还要排除各种使人在临终时突然「心生颠倒」的变数,这使得往生净土显得难上加难,而且无法完全有把握。这与《无量寿经》所说的:「志心信乐,乃至十念」的「愿者即生」,及《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所显示的无条件、无须功夫、不畏各种干扰变数,只要祈愿,佛即来迎,换言之,仍是「愿者即生」,其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因此,如何会通《阿弥陀经》显现的差异,颇费诸家的工夫。
(二)奘译与什译的比较
会通的方法,有人采取异译本的对照的方法。鸠摩罗什所译的通行本《阿弥陀经》,在汉译中有一异译本,即玄奘所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奘译最具参考价值的是,把「是人终时,心不颠倒」译为「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换言之,临终的「心不颠倒」不是一个往生的条件,而是佛已经赐给往生者的一个状态的描述。
但是,除此之外,玄奘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译为「闻已思维,系念不乱」,一方面看起来并没有「持名念佛」的意味,但另一方面仍有点像是「修定」的意味存在。这又使人产生困惑,到底《阿弥陀经》所说的往生方法,是要人「持名念佛」还是要人「思惟名号」?但无论如何,两个译本看起来,都还是要求必须有「不乱」的定心。
至于「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一句,玄奘则译为「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两者看起来并没有基本的差别。
因此总起来说,透过奘译并不能真正会通《阿弥陀经》显现的与《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的差异。
(三) 穆勒梵本英译的《阿弥陀经》生因段
近日读到英国宗教学者穆勒从梵本译为英语的本子,发现这个译本完全将前述三个问题解开,《阿弥陀经》对于往生的说明,与《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的讲法是一致的。以下就根据穆勒的译本,对前述三个问题进行介绍。
这一大段经文,为说明的方便,先将什译的全文录如下,并将它加以编成若干小段:
(1)「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2)「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3)「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4)「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5)「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至于穆勒的英译之汉译:
第(1)段与什译无重要差别。
(2) 「复次,舍利弗!所有的众生都应该为往生佛国而热烈地祈愿。为什么呢?因为可以在佛国和这么杰出的人们在一起。」
(3)「众生往生于阿弥陀如来的佛国,并不是由于此世(this present life)实践的善行所导致的结果。」
(4) 「不!任何一位善男子、善女人,只要他们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在听到之后,存之于心(keep it in mind),然后这样的心不受干扰,持续一、二、三、四、五、六或七个晚上──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当他临终时,由诸菩萨及其随从者围绕的阿弥陀如来,就会在他死亡的时刻,站在他前面,然后他将以平稳安静的心情去世。在他死后,会出生于阿弥陀佛的国土极乐世界。」
(5)「因此,舍利弗啊!由于我了解到这样的因果,才会敬谨地这样说:所有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应该以他们全部的心情,为往生佛国而热烈的祈愿。」
(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与「不可以此世的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在穆勒的译文中,首先值得讨论的是,他把第(3)段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译为「众生往生于阿弥陀如来的佛国,并不是由于此世实践的善行所导致的结果。」他在这一段的注释中,说明「少善根福德因缘」中的「少」字,其梵文是「Avaramatraka」这个字,即巴利语的「oramattako」,就是「仅仅属于此世」的意思。这是他如此翻译的理由。
笔者在此,可对这个梵文字再作进一步的说明:「Avaramatraka」,由「Avara」和「Matraka」组成。「Avara」是「下劣的、下位的、卑微的、其次的」之意,「Matraka」是「只有…的量」。由此可见,「Avaramatraka」的「少」不是「量的少」,而是「质的下劣」。而此字的巴利语对应字「oramattako」,据林光明先生的《阿弥陀经译本集成》所引,在RCChilders的巴利语词典,是「属此此世的、世俗的、尘世的」之意。穆勒据此,将「少」译为「属于此世(this present life)的」,显现此世(秽 土)所作为的种种善行,都不成为往生净土的原因。
由这一个诠释来看,「少善根福德」这一概念,并不隐含此世有任何一个行为可以算是「多善根福德」的问题。这里要强调的只是:往生净土并不是靠众生任何的善根福德因缘。那么,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无条件的赐予,阿弥陀佛要把净土赐给真的向往净土的人。就是以下第(4)段经文。
(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与「生起欣求净土之心」
第(3)段排除了此世众生凭借自己的善根福德往生净土的可能性之后,第(4)段接下来正面说明,怎样的人会被阿弥陀佛迎接到净土?简单的说,向往欣乐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即是往生的原因。从经中文句的意思来看,就是「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把它放在心中,而且持续一段时间」,这样的人就能在命终时,见佛来迎,往生净土。
这一段文字背后的意涵应该这样看:「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把它放在心中」是什么意思?从《阿弥陀经》本身来看,它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来定义「极乐」,并描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是良好的修学佛法的环境之后,又介绍了极乐世界有一位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的佛,及无量无边的不退转菩萨和一生补处菩萨,然后结语是:「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理由是:「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换句话说,所谓「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把它放在心中」的意思,不是指把那四个字的组成的名词牢牢记在心中,而是阿弥陀佛名号所代表的一个卓越的修学环境和无量无边卓越的善知识,而对此生起向往欣求之心。如果这样的向往欣求之心,曾经在这个人的人生经验中,持续了一个晚上,乃至七个晚上,也就是一段时间,那么阿弥陀佛即将迎接他到极乐世界,使他成为极乐世界的一员。
这里的意思,和《无量寿经》十八愿所说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纯粹以曾经生起向往欲生净土之心念,作为佛来迎接众生前往净土的因缘,是完全一致的。其间若有差别的话,《阿弥陀经》的时间单位比较长,是「夜( night )」,而《无量寿经》的时间单位比较短,是「念」(穆勒译为「次( time ) 」)。但我认为时间的长度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其是否为真诚与热切。
因此,《阿弥陀经》的下文,并不是教人赶快去具足「多善根福德因缘」,或去练习称名念佛,达到「一心不乱」,而是劝人:「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穆勒译为:「以全部的心情,为往生佛国而热烈的祈愿」),因为有了欣求之心,佛就来迎。
李老师在1993年5月8日讲的〈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中,也谈到类似的意思。李老师说:「念佛不是念多跟少的问题,念佛不在多,在虔诚,很虔诚、很真心地念佛。……我的意思是说,你不是很虔诚的,你念一个朋友,念一百次,不及一个很真心的朋友念一次而已。我想,人家会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诚意不是次数来表达的,是真心。阿弥陀佛,佛陀是那么伟大的圣者,你心里在想什么,他当然都知道,他马上能够感受到了嘛!所以,那个不是念多念少的问题,是诚恳,是真正的『至心信乐,欲生彼国』啦!真正的想说:『唉!人生很快就过去了,我的理想,我的皈依处,不是在人间的什么地方,我的皈依处是在弥陀净土。』你自己真正有那颗心,早晚有空的时候,念一句,一句也可以,十句也可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到了!就是这样!」
(六)「一心不乱」与「临终心不颠倒」
从穆勒的译文,可以清楚的看到,被阿弥陀佛创立净土的悲愿所吸引、摄受,而生起欣求净土的心念,就是往生净土的因缘。从穆勒的译文来看另外两个疑义,即「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和「临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两个概念,也可以有所厘清。
「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的旧解,如果按照通途的「事一心」、「理一心」来解释,就是称名念佛,到一心一境的状态持续一天,乃至七天,或者达到见性悟道的状态。但穆勒的译文,显示的是生起欣求净土的心情,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这种欣求净土的心情延续一个晚上,乃至七个晚上。旧解是禅定的功夫,或见性的慧解,而穆勒的译文则是指宗教感情的真切感动,因为不受干扰而延续下来。换言之,「一心不乱」不是一个必须达到的定慧的状态,而只是在形容欣求净土的人心情之所以会延续的原因而已。
而「临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穆勒的译文类似于奘译的「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往生的要件就是欣求净土的心情,这样人临终将会有佛来迎与平静的临终之心。「平静的临终之心」,在这里并不是作为往生的要件而存在的,而是与「佛及圣众来迎」,同样作为「欣求净土」之结果的描述。
由此可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与「临终心不颠倒」,在这一段经文中,都不是往生的条件,往生的条件只有被佛所摄受,生起欣求净土的心念而已
(七)结语
不同译本的比较,不是认为哪一个译本是否存在误译的问题,而是在比较当中,可以更清楚的呈现经典的原意,并且厘清个别译本当中存在的疑义。读过穆勒译本的人,再去读鸠摩罗什的译本,并不会觉得有更动任何一个字的必要,只是发现,原来某字某句,不是原来理解的那个意思而已。
更重要的是,厘清这些重大的疑义之后,重读《阿弥陀经》,可以发现这一篇简短的佛经,整个文气、义理贯通,前后呼应,没有凿枘疑滞之处。
重读《阿弥陀经》,我们看到前面论的这一段经文,正是这部经的眼目所在。《阿弥陀经》是世尊无问自说的。一开始,世尊提到极乐世界的处所、特性(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然后一一介绍了其种种庄严之后,就到了前面讨论的这一段。它是整个净土庄严之描述的结语,就是劝使听闻「极乐净土」这美好福音的人「应当发愿,愿生彼国」(穆勒译为「为往生佛国而热烈地祈愿」),然后说明:只要发起这祈愿的人,就能往生极乐。
就这样,整个介绍净土庄严的叙述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六方诸佛的保证。然后是全经最后的结语,仍然重复强调「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由此可见,《阿弥陀经》是一部「劝人发愿往生净土」的经。除此之外,没有再提倡别的了。因为只要发愿往生的人,就能够往生极乐。
附录:前文讨论到的穆勒从梵译英《阿弥陀经》文段
∫ 10. 'And again, O Sariputra, of those beings also who are born in the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purified Bodhisattvas, never to return again and bound by one birth only, of those Bodhisattvas also, O Sariputra, the number is not easy to count, except they are reckoned as infinite in number.
'Then again all beings, O Sariputra, ought to make fervent prayer for that Buddha country. And why? Because they come together there with such excellent men. Beings are not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a reward and result of good works performed in this present life.
No, whatever son or daughter of a family shall hear the name of the blessed Amitayus, the Tathagata, and having heard it, shall keep it in mind, and with thoughts undisturbed shall keep it in mind for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or seven nights,--when that son or daughter of a family comes to die, then that Amitayus, the Tathagata, surrounded by an assembly of disciples and followed by a host of Bodhisattvas, will stand before them at their hour of death, and they will depart this life with tranquil minds. After their death they will be born in the world Sukhavati in the Buddha country of the same Amitayus, the Tathagata. Therefore, then, O Sariputra, having perceived this cause and effect, I with reverence say thus, Every son and every daughter of a family ought with their whole mind to make fervent prayer for that Buddha country.
二○○六年六月九日撰 http://www.modernpureland.org/sutra/muller-amitabha-sut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