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无法说

本博客集中分享高级心灵瑜伽,体验真正的生命洪流,发现自己是什么。
个人资料
正文

重温旧贴:龙树的中道。

(2022-01-13 14:51:39) 下一个
请聆听音频:

问答:
【问】:是真的,非常容易會去追求空的境界,他們叫spacious awareness的,尤其當知道現象人不是真我的時候,更容易陷入偏空這種情況。但排除並不是真相,哈哈,其實根本沒有丟失過,那有可以重新得到的?但愈是排除和選擇,愈是隱性地認同了有得有失,更加地錯認了自己。所以要雙重否定,非此,非彼,才是中道。
【答】:说的不错。说到要点了:没有来,怎能有去?没有得,怎能有失?没有生,怎能有死?所有这些思想逻辑都是梦幻泡影。
【问】:先生,自性到底是啥意思啊..我在百度上搜说是'自性是指自体的本性',,这又是啥意思.....????
【答】:性。比如说,相信在猫的形象轮廓里面真的有一只猫。比如说,相信在石头这个形象轮廓里面真的就是石头这个独立存在的东西。这些都是幻觉。没有一样形象轮廓里面装有任何东西。看似有无限多的形象轮廓,其实它们根本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形象轮廓里面不装有任何东西。 也就是说,这里看似有无数的东西,其实一样东西都没有。这就是没有自性。《自性》是MIND想象出来的幻觉。
“自体的本性”,没有一样东西里面有“自体”,怎能有属于自体的本性?如果你认为有什么东西里面有本性,这就是思想理智的幻觉。
【问】:自己与经验中的情况不同 或 自己和经验中的情况没有不同?是这样吗?
【答】:经验是空性的效应。反问:“自己和昨晚梦境里面的情况没有不同?”。 再问: 自己到底是什么?
自己可以显得好像是眼前的经验故事,自己可以显现好像是昨晚的梦故事,那么自己到底是什么?难道自己就是那个经验中的“我”吗?难道自己就是昨晚梦境中的“我”吗?自己可以显现的好像无限偏离自己的样子,却从来不偏离自己。不要把各式各样的样子当成了有“自性”的独立存在的东西了。样子就是样子,是完全空性的。
【问】:说自己不是梦中的我,自己明明经历了梦,有梦的记忆。说自己是梦中的我,也不对,现在不是昨晚的梦, 害。。。
【答】:这是微妙的。如果梦故事有一个经历者,这个经历者就是个体幻觉主观。被经历的故事也是相对应的幻觉客观。整个主观相对于客观都是广义幻觉。不否认在感觉上是真实的,但这个真实是空性的。如果把“自己”定位于那个经历经验的主观,那就是把空性的当成是实性的了。就是隐性的当真了。看似有经历,看似有被经历,看似有经历者,看似有被经历的对象,这些都是空性的看似,现实完全不是看似的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太无限了,无法言说。
【问】:要知道自己是什么, 好像也无解。
“像无限偏离自己,却从来不偏离自己”, 这句像2个现实的文章
【答】:对,是无解的。也就是说不是思想理智可以解释的。但有一种《明白》就是佛陀说的“般若”,这不是理解,而是:啊,我明白了!注意,明白不是获得某种理性的结论这样的明白,而是发现这实在太无限了,根本没有任何结论可以建立。所以,《明白》和思想理智上建立的结论是颠倒的。
【问】:看似每个经验里有“自己”, 自己不是经验中的“自己”?
自己不是梦中的“自己“,“自己”似乎经历了梦, 这么说,是吧?
要给自己绕晕了????
【答】:准备好了吗?说究竟的。究竟的说,这里没有“经验”或“体验”这回事。把“这”解释成为“经验”或“体验”已经是幻觉概念了。更别说有一个“体验者”和“被体验的对象或情况”了。但是从方便起见,暂时不要走太远,可以暂时假设这里有经验能量流,品味这个经验能量流是无“主”的,是自发自动的效应。习惯了这样的看法,那么超越“经验”这个概念就不费力了。一步一步来。如果一下子推太远,就很容易产生偏激空或建立”断见“,有些佛教徒去做自焚的实验来证明没有“我”,这样的思路恰恰做实有一个“我”要去证明无“我”,怎么可能呢?不要因为我有时说些究竟的,就要一步到位达到“究竟”,因为思想理智是狡猾的,要达到究竟的恰恰就是思想理智的欲望。慢慢来,先把一切看成是无害的无所谓的无限意识总能量效应或流动,一旦思想上产生了“我怎样怎样,他怎样怎样”这些逻辑的时候,就提醒这一切都是无害的无所谓的总能量震荡,那么就会和这些思想逻辑保持距离了,不拥有这些思想逻辑了。习惯了,那么慢慢就会自动的究竟起来。究竟不是“你”刻意获得的,而是在能量上自发自动的放松,也许读我的文章就会自动的放松,也许,这不是可以计划或预测的。
对。这不是思想逻辑可以搞清的。看似有自己,但又无法确定什么是“自己”。好像有无数的“自己”走马灯一样走过,哪个自己才是自己啊?梦里的自己是自己吗?确定得了吗?当下此刻的自己是自己吗?确定得了吗?下辈子的自己是自己吗?确定得了吗?既然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什么,就不要急于下结论然后把经验故事中的感觉,行为,故事,识别,归纳为“我”拥有的事情。连“自己”这个概念都无法确定,怎么可能有一个“我”去拥有那么多感受,思想,行为,决定,识别呢?
【问】:虽然先生多篇文章说了没有“经验”“体验”这回事儿。读的时候好像清楚了。
可没一下子又把经验当成一回事儿,还说明明经历过????????
【答】:也不是“没有经验”,而是,你认为的经验不是经验这回事,这个概念是基于有经验者体验经验的逻辑基础上的。这个概念本身无法成立。
不是我吹毛求疵,说“没有XXX”,其实就隐性的做实了“XXX”这个概念是成立的。只有成立的事情才可以说“没有”或“有”。所以,思想理智是相当相当狡猾的,无孔不入的忽悠。所以,如果把“没有”改成“不是”会更有效地看破思想理智的幻觉概念。
【问】:害, 抓住概念要个support。
厉害!先生把support都给拆了。 嗯,经验 “不是”自以为的经验
【答】:这就是佛陀2500年前说的《无所住》。看似到处都是可以住下来的落脚点,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落脚点。因为连要“落脚”的那位都不在这里。
【问】:"连要“落脚”的那位都不在这里"! 天啊,本来想写几句感悟,看到这里突然无话可说了,头脑彻底死机????
【答】:我翻来覆去说的就是《无自性》,即没有自性在,即没有“自己”这位落脚者。
【问】:明白。有时候头脑以为理解了,其实还是有个隐藏的"我",然后看到先生某句话才发现原来还有"我"住在某个概念上,把概念当真理了
 
【旧贴】:
《龙树大师(NARGAJUNA)中道的总结》
龙树大师是印度人,他一开始是学习释迦牟尼的句子的。但后来他发觉已经明白了释迦牟尼真想表达的道理,他用他自己的语言更清楚地表达了出来,他也否定了他有老师,指出了以前大部分人只从读释迦牟尼的经文上去“学习”,这就是教条主义,只有字面概念上的“理解”但不等于真明白。现在让我总结一下NARGAJUNA的道理吧。我不去翻译他所有的话,只部分分析,用我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他指出的重点,你们会发现他所说的要点的和我所说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指向,指向无法说的THAT。还有,虽然那篇英文分析文写的比很多肤浅的文章好,但他把龙树归纳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师,我不同意这个观点。龙树才不在乎什么“大乘“或“小乘“的分类概念了,他连“佛教“都不当真,虽然他是从学习释迦牟尼的文字开始的,但后来否定自己有什么“上师“。如果大彻大悟的那位还相信什么“老师“和“学生“层次关系,他就没有大彻大悟。现在很多人把龙树命名为“佛教理论大师“。这些标签都是不真明白的人强加于他的。如果你明白了他的《中道》诗词,就明白了他完全不在谈什么哲学理论,他其实是在戳破一切哲学理论。可惜一旦人们通过思想去理解他的文字,就会错觉成龙树在谈高深莫测的哲学理论了。这就误解了他。
【教条主义是障碍】:
NARGAJUNA原文:
When buddhas don’t appear
And their followers are gone,
The wisdom of awakening
Bursts forth by itself.
【明亮注释】:这四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你不再纠结什么菩萨佛祖,如果你不再定位于是他们的学生弟子,那么你中的智慧就会自发自动地萌发出来了。很多敏感度不高的人把瑜伽局限于菩萨佛祖教给他的学生弟子这个范畴,思想上总是要去参照“菩萨佛祖说过没有?”这个框架。他们在思想上真的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佛祖”可以传递神圣的道理给“我这个无知的学生”。他们非常相信“师生”教诲关系。龙树指出:“去他吗的这些老师学生概念范凑,不要把这些概念范畴当真了,然后你自己的神奇就会被发现了”。
【空性不是一个状态】
NAGARJUNA原文:
Contingency is emptiness
Which, contingently configured,
Is the middle way.
【明亮注释】:他说:约束条件是空性的。明白了这个就是中道。
什么叫做CONTINGENCY?中文的意思就是“有条件的”或“受条件约束的情况”。我们在觉知中定义出来的一切情况都看似是有条件约束的情况,比如说“我是一个人”,这就是有条件约束的情况,作为“人”这个个体,有太多的约束有太多的条件或不自由,作为“人”,每天身体都在变老,一日不如一日,视觉效果中定义出来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化,不一定朝“好”的方向变化。思想上想完成的事情,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约束条件让你完成不了,偶然有一次顺利,思想上会欣喜若狂,但大部分时间是不符合思想意志的。经验中的一切故事内容都是CONTINGENCY,看似都有条件都有约束,看似完全没有自由。龙树大师明确地指出,所有这些看似的约束或条件或情况通通都是空性的。发现这一切经验体验都是空性的,才是中道。
龙树大师想要告诉你的是,如果你要去找一个“空”,你是找不到这样的虚空的,因为“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虚空,“空”不是一样可以找得到的状态。很多不太成熟的修行人花费很大的努力练习深度静坐闭关,就是希望找到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的“空”状态,我本人也花了好几年练习深度静坐,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密室里面静坐几个小时,我确实体验到了所谓的“虚空”,也体验到了能量贯穿通透自己是一切了。这是我的初级体验,但后来我明白了这些在静坐中体验到的经验无论多么神奇都仅仅是一种经验形式而已,THAT可以显现出神奇的“虚空”或“能量通透贯穿一切”的美好感觉,但这些感觉仅仅是一种经验显现效应,不是真正的彻悟,和明白根本无关。这种特殊的体验还是一种CONTINGENCY(条件约束),就是说你必须暂时停止思想念头但同时保持意识,会进入一种无法言说的定态,停止思想念头但保持意识,这就是约束条件。一旦这种约束条件没有了,思想念头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报复性地反扑回来。
社会上充满了教人练习打通气脉让能量贯穿身体上下的书籍。你看到释迦牟尼谈这些话题了吗?你看到龙树讨论气脉了?没有。因为这些话题都是追求获得某种特异经验,是在意识中玩游戏,和大彻大悟无关。我建议那些追求个体特异功能的人不要浪费时间读我的文章,不如去读那些练功的书有用。我说的是:你自己到底是什么。我不谈任何个体个人的功利利益获取。
龙树大师指出的要点就是:空不是一种特殊状态。不要去寻找或营造这种特殊状态。龙树在上述第一句中明确指出:空性就是你每天平常体验的事事物物。空性就是每时每刻的平凡平常。空性和经验中的约束条件逻辑流是不可分割的。
很多人刻意地排斥平凡的经验而去营造特殊的条件去发现“空”,这是误解!发现“空”不是人们思想上想象的升华到某个特殊的“空”的定态之中去了。“空”不是任何一种状态,“空”就等于是发现无论状态是怎样的,无论故事内容是什么,通通都是空性的。空性的真正含义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看似无限充满无限充实,却同时完全不结晶完全不留下任何痕迹。最好的比喻就是昨晚的梦境,看似无限充满充实,看似逼真,但你现在明白了,昨晚的梦境无法确定发生了。也许“发生了?”也许“没有发生?”,你根本无法确定!你根本找不到任何可靠的参照系统去验证昨晚的梦境是否真的发生了,也无法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空其实就等同于《无法确定》。
【经验中的一切“东西”都没有自性】:
NAGARJUNA英文原文:
Every moment of experience is contingent on a vast complex of myriad conditions. Nothing exists in and of itself as “this” or “that,” “self” or “other.” Everything is what it is only in relation to what it is not. To recognize this emptiness is not to negate things but to glimpse what enables anything to happen at all:
When emptiness is possible,
Everything is possible;
Were emptiness impossible,
Nothing would be possible.
【明亮注释】:经验中的每个时刻的任何情况都看似地约束于无限复杂的场之中。龙树指出,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之中有这个“东西”。也就是我之前指出的,一只公鸡之中不装有“公鸡”,一个人之中不真装有“人”。更说白一些,自己中不真装有一个“自己”,别人中不真的装有一个“别人”。小王之中不真装有一个“小王”。小李之中不真装有一个“小李”,这就是完全彻底的《无自性》原则。
换一个说法,思想上认为是公鸡之中装有“公鸡”,这个思想上的认为是空性的,不真成立的。思想上相信的每样东西之中装有“这样东西”是思想幻觉。没有一样东西有属于它自己的自性。
龙树进一步指出:当“空性”是可能的,那么一切都是可能的。假如“空性”是不可能的,那么一切都将不可能发生。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龙树的意思就是说,既然一切显现都是空性的,看似发生其实等于没有发生,那么那些“看似”的情况可以千变万起多姿多彩,没有不可能的了。既然是“空”的吗,发生什么都无所谓了。
这就是为什么在经验显现之中可以有美好善良的同时,伴随着恶贯满盈,这就是为什么在光明的同时伴随着黑暗。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空性》的闪烁能量表演,不是真的!如果你跟随思想逻辑牵涉到美好和恶毒之中,就像落入了无限繁复的幻觉无底洞之中,难以自拔。幻觉循环的力量是什么赋予的?就是思想上的相信赋予。你越把它们当真了,它们就越看似地具有控制你的能量了。
【佛说的空和你相信的空是两回事】:
NAGARJUNA英文原文:
Buddhas say emptiness
Is relinquishing opinions.
Believers in emptiness
Are incurable.
【明亮注释】:龙树指出,佛祖说的空不是人们思想上理解的空。佛祖说的空就是说“没有意见”!英文表达就是:Relinquishing opionions。什么意思?就是不建立任何立场。记得六祖惠能大师说过同样的话:一切法不可立。什么叫做“法”?就是概念逻辑,就是思想要说的意见,只要思想在运作,就会有无数的意见表达出来,这些意见就是:“这是好情况”,“这是坏情况”,“这是不好不坏的情况”,“这是美”,“那是丑”,“这是善”,“那是恶”。当你不再建立这些逻辑概念了,不就是概念上空掉了吗。佛祖说的“空”等同于没有立场,等同于对“概念”的不当真。但佛祖从来没有说“什么都没有的虚空”。
反之,龙树指出,如果你仅仅在思想上去相信有一种“空”的定态是你必须追求的目标,那就无可救药地走上的幻觉迷途了。
【把“虚空”想象成一种可以确定的状态就等于落入了幻觉】:
One can become fixated on emptiness as easily as anything else. In doing so, what is intended “to stop fixations” becomes an insidious form of entrapment. To symbolize this, Nagarjuna compares emptiness to a snake: a dangerous but fascinating creature that elegantly negotiates the trickiest terrain. While a handler knows exactly how to pick it up, one who does not will be bitten and killed.
【明亮注释】:上面这段可能不是龙树写的,但这段文字非常贴切地表达了龙树指出的意思。文中的“FIXATED”的意思就是我经常说的“思想确定“的意思。这段话说,人们很容易地把“空”看成是一种可以确定得了的状态。人们虽然听到了“不要确定”这个说法,却在“停止确定”的时候落入了幻觉陷阱。人们在思想上认为有一个称为“空”的状态让他们“停止确定”在具体的事物或体验中,好像这个“空”的定态可以让他们从繁复的经验中脱离出来。这其实就等于落入了陷阱。“停止确定”然后“驻在“空态”中这个思想逻辑就像一条毒蛇一样勾引你落入了它的口中。
当然毒蛇是一个形象比喻。龙树的意思就是说思想逻辑貌似出逻辑合理的表象,但如果你相信了思想逻辑告诉你的“正确性”,你已经不知觉地落入了思想逻辑这条毒蛇的口中了。
不要“停止确定”,你完全可以允许思想逻辑对事物的确定,你可以允许思想逻辑创造出无数的概念来,甚至可以利用这些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微妙地,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对思想上形成的“确定”不在乎了。比如月新月网友说的那天在COSTCO购物的时候,思想上确定了那个“纷乱嘈杂小孩哭喊”的经验情况是不好的。你当然看到了这个思想上的确定,也就是龙树说的“FIXATION”,不要停止这样的确定,只要看着所有这些“确定,确定,确定,.........”,不在乎它们,不把它们当真地以为是“纷乱嘈杂小孩哭喊”负面情况,绕过这些思想上确定,品味到经验流在能量上面的神圣。
让我换一个说法说清,不必在心理上去刻意地“停止确定”,而是更微妙地提升一个范畴,发现“确定”和“不确定”都是空性的。既然它们都是空性的,那么确定没有关系,不确定也没有关系,无所谓了。
当问题来了,思想上就会纠结“我该不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你即时看到了这些思想上的来回纠结,但你立刻明白它们都是空性的,无论思想上想什么内容,都是看似地在想,其实不会有结晶,其实等于什么都没有想。
你不必去停止思想念头的运作,而是允许它们自然运作的同时,发现它们都是空性的。
龙树的真正含义就是:空不在虚无之中,空其实就是你认为的实际经验。并非“空”状态待在一个角落,“实”状态待在另一个部分。不是这回事,一切经验显现出来的内容都是空性本身。
【不可能在概念上去确定“真”或“不真”】:
NAGARJUNA英文原文:
Buddha said: “It is real,”
And “it is unreal,”
And “it is both real and unreal,”
And “it is neither one nor the other.”
【明亮注释】:
龙树指出:
佛祖说过,这是真的。
他也说过,这是不真的。
他也说过,这是既真也不真的。
他还说,这不是真也不是不真。
是不是完全被他搞糊涂了?对,他写下这些句子就是要起到让思想搞糊涂的效果,才能让你发现思想逻辑本身是不成立的幻觉。什么是“真”?这是思想上创造出来的幻觉逻辑概念。什么是“不真”?这是思想上创造出来的幻觉逻辑概念。“真”和“不真”这些逻辑概念都不真的成立。如果你要证明“真”,你找不到可靠的参照物完成证明。如果你要证明“不真”,你同样找不到可靠的参照物完成证明。
龙树通过上述看似不合逻辑的句子指出了思想逻辑本身是不成立的幻觉。如果你相信了思想逻辑告诉你的概念,不就等于落入了毒舌的陷阱中去了吗。
佛祖说过很多互相矛盾的句子,最后佛祖说:我说了49年的话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因为口中说出来的话都是“逻辑”,而逻辑本身都不真成立,他等于说了49年的空话。
龙树指出,如果你把佛祖的句子背下来每天朗诵不会有什么意义,因为你不明白“你自己到底是什么”,你自己是无法言说的谜,佛说的每一句话都不是真理,却是指向你自己这个谜的指向标。
【当你发现没有任何东西,什么都不必要说了】:
NAGARJUNA英文原文:
When things dissolve,
There’s nothing left to say.
The unborn and unceasing
Are already free.
【明亮注释】:你读上面第一句,他说当“东西”消散了之后,就没有什么需要说的了。很多人误以为龙树要你练习把“东西看没了”这个功夫。不是这回事!
当你看着桌上的茶杯,你不否认思想依然如故地告诉你“这是一只茶杯”。但你却明白,这仅仅是一个意识能量显现出来的轮廓,看上去是“茶杯”,但不真的可以定义为茶杯这样东西。换句话说,茶杯这个轮廓里面不真的装有“茶杯”这个自性。茶杯其实不是茶杯而是无限本身。龙树不是要你在视觉效果上抹去“茶杯”这个印象,而是指出思想告诉你结论是完全不成立的。换句话说,思想上告诉你的“茶杯”这个概念是空性的。视觉上看似的“茶杯”仅仅是视觉效果,因为这个“茶杯”概念是空性的。这就是龙树说的“东西消散”了,并非指“东西的印象消散”,而是指“东西的概念消散”了。
东西的印象不需要消失,但对于你来说,这已经不是“东西”了。
既然东西的概念消散了,那么你不再“看到”任何东西了,还有什么可以说的呢?语言逻辑的基本条件约束是“有东西”在,但如果没有“东西”在了,语言逻辑的基础就没有了。
当你看出去,思想上说“我看到了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思想上形成的“东西”概念。我们现在明白了,这个思想上形成的“东西”概念本身是空性的,不真成立。那么你看到了什么?你只能看到你自己:THAT!
【“确定”是无法确定的】:
NAGAJUNA英文原文:
It is all at ease,
Unfixatable by fixations,
Incommunicable,
Inconceivable,
Indivisible.
【明亮注释】:在经验中,只要思想在运作,就是无限的“确定,确定,确定,确定,……”,但龙树指出这些“确定”其实什么都确定不了。这就是他说的Unfixatable by fixations。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思想上的“确定”都是空性的,是捕风捉影,或说是扑空。既然这些思想上的“确定”等于无法确定,那么为什么你要费力地去停止思想确定呢?费力地去停止思想确定恰恰落入了思想的逻辑陷阱。“停止思想”恰恰就是一种逻辑确定,相信你会通过停止思想获得什么好处。
然后龙树指出,真相是无法交流给你的(Incommunicable),真相是无法想象的(Inconceivable),真相是无法分割的(Indivisible)。
好消息是,福音是,你不需要交流或获得真相,你不需要想象真相,你不需要分割真相,你*就是*真相本身!什么都免了,你没啥事需要做了,可以休息了。
【你不是经验中的情况你也不是不同于经验中的情况】
NAGARJUNA英文原文:
You are not the same as or different from
Conditions on which you depend;
You are neither severed from
Nor forever fused with them
【明亮注释】:很多人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可以定义的“个体”。然后他们把“自己”与经验中的情况比较。他们或认为“自己这个个体”是和经验中的情况相同的,或认为是不同的。这些思想上的逻辑都不真成立。
你不是任何个体。既然你不是任何可以定义的个体,怎么可以说和经验中的内容或情况相同呢?比如你说:我就是经验中的“我”或“我的身体”,这种逻辑是不成立的。就好像你坚持你就是昨晚梦中的梦“我”和梦“身体”一样的荒谬。
但你也不能说你不同于任何经验中显现出来的情况或形式。如果没有了你自己,怎么可能有所谓的“经验”或“意识”呢?只有你在,才有经验或意识在,这是同步的。因此你也不是不同于经验中的内容形式。
这样说吧,可以和经验中的内容形式相同的“你自己”这个概念不成立。可以和经验中的内容形式不同的“你自己”这个概念也不成立。
所有思想上形成的概念定义都不成立。你尝到了龙树希望你尝到的不可说的味道了吗?
【你能抓到或品味到的“时间”不是真时间】
NAGARJUNA英文原文:
You can’t grasp time
And times you can
Are never time itself.
Why configure time you cannot grasp?
If time depends on things,
How could I ever have
Time apart from things?
Without things how could time persist?
【明亮注释】:你无法抓住“时间”。如果你觉得抓住了时间,这不真的是时间。也就是说,在思想上认为的体验到的“滴答滴答”的时间不是真的时间。
如果时间这个概念必须建立在“有东西存在”的逻辑基础上,那么,没有了东西存在,怎么可能有脱离东西的纯粹“时间”概念成立呢?如果你无法真正确定有“东西”存在,那么你怎能确定有“时间”流逝呢?
换一句话说,在思想上定义出来的“时间”其实不真的成立。现实没有“时间”这个东西。然后龙树反问道:既然你无法真正抓住时间这个东西,为什么还要把时间概念当真了?
当下此刻思想上认为你在度过“时间”,其实不是这回事。这个“度过时间”仅仅是思想上的看似。当下此刻没有“你这个个体”,既然没有个体,就没有谁度过时间,也没有真的“时间”这个经验,仅仅是思想这么说而已,别当真了。
你不需要“停止时间”,因为它根本不是时间。既然它不是时间,停止时间就是思想上形成的幻觉努力逻辑。
它根本不是时间,因而根本不可能停止,也不可能开始。
【时间的基础是“有东西”存在。既然没有东西,怎么可能有时间?】
NAGARJUNA英文原文:
If time depends on things,
How could I ever have
Time apart from things?
Without things how could time persist?
【明亮注释】:“时间”的逻辑基础是有“东西”度过时间。既然我们无法确定真的有“东西”存在,怎么可能确定有“时间”这个属性呢?
【不明白的人看到的都是东西,在或不在。他们忽视了平和】
NAGARJUNA英文原文:
In seeing things
To be or not to be
Fools fail to see
A world at ease.
【明亮注释】:敏感度不高的人,看到的都是“东西”或“事物”,“在”或“不在”,“有”或“没有”。但是他们没有看到这一切看似纷乱的经验显现形式其实就是不变的自己:平和(AT EASE)
“东西“,“存在”,“不存在”,“有”,“无”都是思想上想象出来的幻觉概念。如果你相信了这些思想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概念上,你就好像是睁眼瞎子一样忽视了真相,看不到你自己的平和。
龙树说的“平和”和我说的THAT是一致的。我说过这样的话:THAT永远以无限偏离自己的印象(假相)却丝毫不偏离自己。表面看似的繁复纷乱其实就等于是平和的自己。
所以,你不必要把繁复纷乱的“情况”解决了才获得了平和,你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已经默认地是平和了。
很多不真明白的人都误解成为“我需要培养平和的心情或态度”才能够得到开悟,这是误解。经验显现中的“平和”或“稳定”不是真正的平和。真正的平和就是发现无论经验显现出平和稳定与否都不改变你自己,经验显现丝毫不增加也不减少你自己。明白了这个才是明白了自己。
【我不是思想也不是物质】
NAGARJUNA英文原句:
Were mind and matter me,
I would come and go like them.
【明亮注释】:龙树说,如果我是思想,心理,和物质,那么我就会像他们一样有来有去。
但我是没有来也没有去的,我不是这些东西。
记得我在其它文章中说过类似的话:一切会出现的然后消失的都不是真相。而你自己才是唯一的真相,你自己不会出现,也不会消失。
“思想和心理“是来来去去的,不是真相。
“事件物体“是来来去去的,不是真相。
“经验内容“是来来去去的,不是真相。
你自己没有来,也不会去。你不要把自己定位于那些来来去去的幻相上,不要去拥有它们。
【不真存在过去,现在,未来】
NAGARJUNA英文原文:
If I had a past,
What is now and yet to come
Would have already happened.
Were there no now and future then,
How could now and future
Ever have a past?
Without a past
There is no now and future;
What is now and still to come
Would never happen.
Past, present, future
Are like bottom, middle, top
And one, two, three.
【明亮注释】:龙树说,假如我有一个“过去”,那么“现在”和“未来”都已经发生了。但假如没有现在也没有未来,怎么现在和未来会有一个过去?
没有过去,当然就没有现在和未来。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就相当于语言逻辑上的“底部,中间,顶部”和“1,2,3,,,,”之类的逻辑概念游戏。
龙树通过这些看似在逻辑上合理的句子,点出了逻辑上的悖论,戳破了思想逻辑上想象出来的“过去,现在,未来”的逻辑基础。龙树利用了逻辑指向了逻辑的破绽。
【空间也不真的是空间】
NAGARJUNA原文:
No trace of space
Is there before
The absence of obstruction
Which describes it.
With no obstruction,
How can there be
Absence of obstruction?
Who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m?
Space is not obstruction
Or an absence of it,
Nor is it a description
Or something to describe.
【明亮注释】:龙树喜欢利用逻辑悖论来指向逻辑概念的荒谬,引导你发现一切思想告诉你的逻辑概念都不真正成立。
在上段诗词中,英文OBSTRUCTION是“障碍物“的意思,但可以翻译成“物体“的意思。
他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物体“这个概念在先,哪能有什么“空间“的概念成立?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你无法确定有“物体”存在,怎能确定有“物体的消失”呢?
是“谁”在区分“有物体”和“无物体“?龙树这个问题问的非常辣手尖锐,也许根本没有什么“物体”,而是那个“谁”在无法确定的自己中确定出这一块那一块这部分那部分。这个《区分或确定》就是那个“谁”,只要有“谁”这个幻觉中心升起,同步反应出来了《区分或确定》幻觉。那么,所谓的充满物体的空间概念就形成了。
让我再说白一些,思想上之所以认为有“空间”就是因为思想上区分出“物体”(OBSTRUCTION)来了。
最后龙树指出,空间不是装满物体,也不是没有物体。空间不是一种描述,也不是一种可以描述的东西。
我替龙树补充说,“空间”这个思想概念是可疑的,无法确定是成立的。请回想一下昨晚梦中的梦空间吧,梦空间现在去哪里了?梦空间里面真的装满了东西物体吗?还是没有东西物体?你察觉到我这些问题的荒谬吗?梦根本不是任何“东西”,梦里的“空间”怎么是东西呢?既然梦里的“空间”不是东西,那么研究梦空间里面是否装满东西物体还是没有东西物体有什么意义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