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之苑第一枝报春的奇葩,又是历史演义小说空前绝后、无可超越的代表之作。
何也?以下略述管见。
文学史家郑振铎将“讲史”类小说分为两类:一为英雄传奇,以《水浒》为代表;一为历史演义,以《三国》为代表。
可是问题就來了:《三国》模仿者如《东周列国志》等一大批描写一朝一代历史兴衰之作,不仅在艺术上无一可与之比肩,其精神实质、艺术追求亦大异其趣。
此即《三国》何以独步“演义”之林的答案。
首先,《三国》并无意于写一部通俗史书,而是以表现理想为主。书中歌颂明君、反对暴政的思想、刘关张情同手足的君臣关系,以及诸葛亮足智多谋和对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无疑是作品的主调。
其次,《三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而不是以演绎历史为中心。无论著墨的重点和结构方式,都是围绕蜀汉集团重要人物展开的。前三十几囘,重点是在军阀混战、天下纷争的背景下显示刘关张的义勇和仁德;第三十七囘诸葛亮出山后,就成了全书的中心人物。前有周公瑾,后有司马懿,都是作为诸葛的陪衬出现的。
再次,《三国》并不像毛宗岗所说的“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也不像章学诚所说的“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而是大胆摆脱史实的羁绊,张开艺术想象的翅膀,创造出大量生动情节,筑成作品的血肉之躯。其虚构法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及纯粹虚构等。问题的关键在于,所谓的史实,一经罗贯中之手写进小说,就成了小说有机组成部分。以赤壁之战为例,具体是什么样子,正史大都语焉不详。而罗贯中根据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斗争生活经验,奇迹般创造出洋洋洒洒数万言大文,将这场大战写得栩栩如生。
最后,《三国》颇具浓厚的传奇色彩。如情节的传奇性,对关羽、张飞、诸葛亮浓墨重彩、大胆夸张的描写,都非常突出。这也是它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至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东周列国志》等历史演义与《水浒传》等英雄传奇代表了古代“讲史”类小说的两个传统的话,那么《三国演义》在形式上属于前者,但从本质上、从小说美学角度讲,则属于后者。
它既不像《东周列国志》那样,仅按历史记载来取舍材料,也不像《水浒传》《杨家府演义》那样,抓只一点历史的影子,全按作者的审美理想去虚构。而是在尽可能保留历史框架的同时,大量吸取民间传说的精华,并在史实的基础上大胆创造,充分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可以说《三国演义》是古代人民伟大创造力的结晶,是天才小说家罗贯中心血浇灌的硕果,也是明初可能出现的最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
(2021-5-5)
我的评论是针对前面的"而是大胆摆脱史实的羁绊"。牟山兄后面也提到"并在史实的基础上大胆创造",所以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同意今宵。三国是历史小说,并非真正的史记,不免有精彩纷呈的艺术加工,不过也因此更具魅力,山雁兄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哈哈。:)
作者抓大放小,在史实的框架里大胆发挥。象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都应该是作者构思出来的情节
谢谢分享。
过去的老一代军头,说他们如何的“学马列“?那叫一个扯!
这些好汉都是熟知~“水滸“,背诵着~“三国“,脑后长着反骨~马背上打天下!
用毛老爷子的话说那就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