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言世

小说,诗歌,散文,文学评论,菜谱,还有杂耍
个人资料
by心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色戒”的世故

(2007-12-05 13:07:57) 下一个
“色戒”的世故

心言


自己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影片,何以无法释怀。

没有人钻进张爱玲的头脑里找出她写这篇小说的原因,或者张爱玲根本就没想过让人们理解她写这个小说的原因。也许她要证明"女人爱上一个人"是不需要原因的,也许她要释放出一段他人无法理解的感情经历,甚至也可能她就有这段时间的闲遐,总之她是写了这样一个短篇小说,干燥平淡得到家了,也没有奢望若干年后会被炒热,导演苦心演绎成一个电影,在华人圈里激起这么大的波澜。

小说“色戒”的立场是中性的,爱国的人可以说可憎,做的人也可以说事出有因,杀害无辜的人也可以说不得不为。如果电影开头没有抗战的背景,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差出几分。无论读这个小说还是看这个电影,首先心里产生的是沉重无比的压力。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沉重的历史,一个自唐玄宗"安史之变"直到抗战战争胜利一千二百多年以来,萎靡不振,内忧外辱的历史。如果换一个题材的话,也许心里就会平静很多。

不必要多说,没人还会留恋在“色戒”里那种民族意志精神的消沉。可是这样一个影片,何以被暴炒得如此火热,令这么许多人称道? 假如没有经历过像张爱玲这样的感情瓜葛,你会理解这样的小说这样的电影吗? 况且原创中始终没有一个字一个细节来显示其苦衷。那么人们热衷炒作和称道的究竟又是什么呢? 商家受营利动机驱使,眼睛盯住的是消费者的荷包;政客有野心指使,希望人民不分良莠,一旦天下大乱即图其便,可是普通人民呢,你愿意再回到任人宰割的处境中去吗?

中国人要的是什么? 中国用一千多年任人宰杀的牺牲换取的和平不容易。国人无论是谁,只要还承认自己是华夏子孙,就不能否认,今天的自尊没有国家实力的强大来支撑,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只有一个崛起的中国,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希望。但是,崛起之路何其艰辛,梢有不甚就会前功尽弃,迷入险境。从每个人自身来衡量,我们做得好吗? 今后该怎样做才会避免重蹈覆辙?

看看我们乐以称道的经济繁荣吧,每个行业只有四五家台商港商的企业靠雇佣低廉的劳动力和超额消耗低廉的资源,加上政府的外贸补贴和能耗补贴,还有对这类企业的低税收政策换取外汇。难道他们当真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吗? 他们对资源掠夺性的开采和浪费,对环境肆虐般的污辱将会带来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靠什么来弥补? 而且远远不止这些,偷工减料滥用有毒原料在国际上造成的恶劣影响,居然还要全体华人替他们背黑锅!中国经济发展能依靠他们吗? 中国产业技术的更新进步能指望他们吗? 中国社会风气的好转,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壮大能指望他们吗?

商家要什么呢? 他们的营利,如果放在正常稳步的大环境里,苦心经营,薄利累积就不容易了。反而,一本万利的商机,没有浮躁奢侈的社会风气是根本做不到的。说穿了,如果炎黄子孙们人人养起情妇来,那时不计后果的消费才是惊人的,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华人圈里今天对奢侈的追求和花费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何其相像!这就有了“色戒”的炒作!

以牺牲一个民族进取向上的精神作成本,中国何时得以崛起?何况同时还伴随着各种政治团伙的蓄意误导,人人不把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用放在首位。

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决不失去莎士比亚。”

中国人在干什么,为了什么要牺牲自己立身的文化根基?

是的,随着国门的打开,电影业也要与国际大片竞争。但是, 这不等于把丑的,低级的东西硬行打扮包装成美的,然后再恶意炒作。况且,“色戒”起初就以性场面,性虐待作为噱头,难道这也美吗?

单就这个电影来说,导演李安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尽力要加上一些情节,力求给观众一个王女爱上易的原因。但是,受原作的局限,加上商业片在时间上的限制和制造争议来炒作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两岸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别,把王易同去取钻戒使王女体验到爱改成王女独自看钻石的惊喜,对大部分华人来说简直就是徒劳的;况且,王女第一次与易在黑暗中相遇几秒钟就得出“易不像人们说的"这个结论不仅不合乎逻辑,往下按这条爱情线路来发展也是前后矛盾,破绽百出。这样,尽管整个影片看来基本流畅,场景,音乐,尤其是演员们的演技出神入画,但一个严肃的历史背景是不容许被粗糙扭曲的。看了这个电影,只有一点令人惋惜,那就是汤唯的演技。以她的实力,早该有更大的影响力了。可惜一直不被人知,直到这个年纪,再不奋力一搏,艺术生命就可能结束了。

汤唯的起落何尝不反映出我们自己这些普通的人。尽管我们尽力向上,也时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发展,可是我们自己的命运呢?

如果我们获取学位后回国会与权贵子弟们有同等的机会,我们的选择会是什么? 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声音能被听见,专才得以发挥,我们的选择会是什么? 今天的中国,创造经济起飞的人究竟是谁,为经济发展付出牺牲最多的人又是谁? 可他们的生活品质,生老病死的保障是什么? 而那些窃取高位的人,那些富可抵国的人,他们到底是靠的什么? 相比之下,谁的声音又是最喧嚣的呢?

凭心而论,我们希望中国安定,也只有一个安定的大环境才能保证国家的发展。但是,这不等于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社会上的不公平不正常现象沉默无言。如果那样,我们就是电影"色戒"里那些幼稚而又没有任何血气的中学生了。既然我们身处这个可以发表观点的自由环境,当然就要直接坦然地道出,我们正常善意的对本民族命运的关心。

从“英雄”等商业大片制作开始到"色戒",反映的不过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隅。但其中显现的世故却无比沉重。如果丘吉尔能够视本国文化高于一切利益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也应该植于自身的文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总要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进行,否则是不公平的。这不是针对本篇文章,而是针对作者其他文章中所抨击的炒作历史人物来卖座的现象。

至于张爱玲的作品,通常关注的是个人的生活轨迹,而不是历史影响。李安作为一个独立的导演,当然可以选取他认为有艺术价值的题材。The Reader取材也犯了忌,有同情纳粹分子的倾向,结果女主角不一样得了奥斯卡奖?问题不在于“色戒”是不是走红,而是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导演为什么拿不出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一个文化大国的标志之一是有包容性,没有必要把不同意见者踩在脚下。中国文化界的悲哀是好作品不够,读者观众心态也太浮躁,只忙着欣赏快餐文化。

不过话又说回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是那么容易,要做到不只吃老本,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亮点,没有几个文明古国真正做到了。看看埃及,希腊,印度,它们不也都在做同样的挣扎么?
我爱酸奶 回复 悄悄话 我能否认,今天的自尊没必要有国家实力的强大来支撑。这种肯定只需要来自自身,不需要来自别人的评价。国家兴衰胜败是常事,一介草民其实没有什么影响力。依靠外来事物支撑自己的自尊是很悲哀的事情。
清末 回复 悄悄话 老兄的肺腑之言看来的确是曲高和寡呀! 蓄意误导早以足见成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