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前我们提到,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开始出现强大的异己力量,克里姆林宫统治中枢内部的重量级人物,居然能够绕过这位前克格勃的天罗地网,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或西方外交机构展开接触,谋求俄乌终结战争,缔造和平。
这一情形反映出,尽管普京仍然掌控大局,但莫斯科的权力中心不再密不透风,政权内部开始出现反普京势力,而它们甚至能够大胆地采取实际行动,违背总统的战争政策,挑战其最高权威。
克里姆林宫面对的糟糕情况非止一端。由于俄罗斯重要智囊人物杜金之女的死,该国的一个秘密组织正在浮出水面。俄罗斯反对派和前议员德朱马·伊利亚·波诺马耶夫说,这个被称为“国民共和军”的组织制造了昨天的爆炸事件,导致杜金娜身亡。
这是一个明确将反普京作为宗旨和目标的组织,反对普京发动的战争,并打算“废黜和摧毁普京”。它的成员包括俄罗斯活动家、军人和游击队。
尽管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今天在塔斯社的一篇报道中说,莫斯科州达利亚·杜金娜的被害案是由乌克兰的特勤部门准备和实施的,谋杀杜金娜的执行者是一名乌克兰公民,暗杀后逃往爱沙尼亚。但乌方在此之前的21日,已公开否认此案与自己有关。
考虑到杜金娜遇袭身亡事件假如由乌克兰特勤部门实施,那么将是一个高度周密的计划,断然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地被侦破并如此迅速地暴露诸多细节,包括作案者的身份和行踪,结合莫斯科以往的种种行为来观察,不排除俄方利用杜金娜之死来制造不利于乌克兰的舆论,以获取国际同情,特别是当前俄乌战况出现关键逆转、俄方陷入战略被动的情势下。
无论是反普京势力“里通外国”,还是针对亲普京势力的爆炸袭击,都在在显示,普京的统治不再稳若泰山,受战争和制裁的双重冲击,克里姆林宫的上空已遍布阴云,政治危机的种子已种下,离俄罗斯的权力核心越来越近,随时可能出现突破性的爆发事态。
很大程度上,克里姆林宫快速了结此案,是迫于内外逼迫、危机隐现的客观形势,不得不一方面极力防止其影响扩大,一方面借机攻击当前最大的敌人,转移矛盾,祸水外引。
从对俄罗斯本土的袭扰到对俄占赫尔松州、克里米亚等地的炸弹和导弹袭击,乌方已从战术性的反攻转入战略性的反攻,而俄方近月来在战场上完全没有任何进展。
开战之初,俄方号称集结了20万部队——实际数字要少得多,几乎动员了其能动员的所有机动部队,但在伤亡8万将士后,留在前线能够参与作战的可能不到10万人。
据悉,这些人的主力部署在第聂伯河北岸,已陷入乌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乌方近来的主攻方向是炸毁第聂伯河上的所有桥梁,以断其后路。
在第聂伯河北岸牵制住俄方主力野战部队,对俄占战略要地赫尔松州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战,同时对2014年以来就被俄国吞并的克里米亚及俄方驻防此地周边的黑海舰队进行以心理威慑为目标的炸弹和无人机袭扰,乌方的战略尽数体现于其对战争结局和目标的根本调整上。
乌克兰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比较完整地描述了基辅当局的战略意图,他在近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称,全乌克兰的计划是将俄罗斯联邦占领的领土彻底去占领化,并恢复国际公认的边界,那是1991年的,而不是2014年,也不是2022年2月24日的。最终的目标是乌克兰的胜利,并恢复1991年的边界。这是主要的计划。
列兹尼克夫的话凸显了在战争形势出现明显有利于基辅的变化的背景下,乌克兰最高当局的雄心不断高涨。这些目标在战争之前、战争之初甚至在第二阶段战争开启后的比较长时间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它们直接根植于战争形势近一两个月以来的重大进展,俄方陷入疲态,无力进行更充足的补给,发起更有意义的进攻,而乌方稳住了阵脚,确保了己方阵地不再像卢甘斯克战役那样被迅速突破。
与此同时,美国领导下的援乌抗俄联盟的援助源源不断来到,并提质升级,基辅接收了众多具有进攻性的重武器,特别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海马斯”系统进入实战,大幅扭转了战争形势。
基辅新的目标是推动其西方伙伴下定政治决心,为其提供能够最远攻击300公里外目标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主战坦克以及对掌握制空权至关重要的先进战机。
随着战争的发展,为了达到乌克兰和美国(及西方)双赢的结果,乌克兰当局要求的大部分得到满足将是比较乐观的。
总而言之,泽连斯基当局对于战争的构想和目标不再仅仅是打退敌人,将其逐出领土,重新控制俄占领土和乌东地区,而是要恢复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的所有领土,包括2014年以来俄占地区。
更深层的含义是,基辅希望永久终结俄罗斯对乌克兰政治、文化和地缘的影响,确保自身在战后融入欧洲和西方,塑造新乌克兰,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
与“赶走”俄军,迫使其退出所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相比,彻底打败俄军,促使克里姆林宫遭受军事、政治和外交的全面失败,摧毁其军事、政治、外交和地缘战略影响力,特别是造成普京本人重大挫败,是更雄心勃勃的目标。
假如普京不能克服当前其在国内外正在形成的根本危机——军事、政治和个人意义上的,逆转形势,那么这将是自其入主克里姆林宫以来走下坡路的开始。
作者:丁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