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通感,西方人通常每个人都只有一副面孔,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 而中国人则是常常同一个人有好几副面孔,有时候这样,有时候那样,明明刚才还反对,转眼间就支持。 于是,不少人据此认为中国人简直不讲道理,不守原则,反复无常,见人下菜。 其实,严格说起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讲道理的。
不幸的是,我们今天说这种话,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敢承认。有些人甚至嘲笑地说:“对,讲道理,可惜讲的都是歪理。” 认为别人说的都是歪理,唯独自己说的才是真理,这是中国人的特性之一。我们最拿手的事情,就在于怎么说都有道理。 这实在是我们的高明之处。
可以说,不懂中国人的“道理论”,你在中国社会为人处事只会处处碰壁,举步维艰。
1
没有一个中国人承认自己不讲道理
先来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
有一次,我从高雄某大饭店乘计程车前往小港机场,准备返回台北。 不巧,路上遇到交通堵塞。司机眼明手快,一个急转弯,就朝高雄女中的方向驶去。 “生意好不好?”我想稳定他的情绪,希望他不要开得那么快。 因为中国人不方便直言,先用闲聊的方式,使他知道我不是一个喜欢找麻烦的人,以利于圆满的沟通。 “普通啊!”司机看都不看我一眼,使用中国人的标准回答语,“普普通通”“差不多”“如此如此”,保证不会出差错。
“路不好驾驶乎!”闽南语近乎文言,说起来简单,含义却相当深奥。 “有什么不好驾驶?路这么大条,车辆只有这么小,怎么会不好驾驶?” 总算一句话触及他的牢骚点,转过头来看我一眼,似乎要决定是不是继续发挥下去。“大家骂交通不好,偏偏不用心去寻找交通不好的原因,一路骂下去,有什么用?”
这个司机不简单,有一套。我好奇地问他:“那你看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有钱人爱买车,又不认真练习开车的技术。你看,前面那一部私家车,能过不敢过,挡死在那里。一句话:怕死又要自己开车,弄得大家都动弹不得。”
这种道理相当新奇,我觉得茅塞顿开,赶紧再请教:“大家都不开私家车,改坐计程车,交通会不会得到改善?” “我可以保证。私家车不要塞死在前面,像我这种驾驶技术,来回机场一趟,只需要花上现在三分之一的时间。”
“那大卡车也要禁止上路才行。” “大卡车还好,最可恶的是公交车,站站都要停,同样阻碍交通。” “但是,有些专家认为大家都乘坐公共汽车,交通就会顺畅得多。” “那根本是乱说。专家都是读死书的,随便说说而已。”
大家看了这个事情,有什么感觉?
古代中国人,“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现代中国人,“只要不抓人,开口胡乱讲”。有人说知识普及,人人有“知”的机会,所以意见特别多,叫作“多元化”。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多元化。不过以往中国人有话避免公开说,凡公开说的不是含含糊糊,就是投其所好,显得相当一元化。
现在则是,有话不公开说,等于放弃作秀的机会,反正对可以说、不对也可以说,认为这样才叫作多元化。
如果你再去问公共汽车司机:“大城市交通为什么这么乱呢?” 答案想必相当简单:“私家车不守规矩,计程车又爱停便停,有时气不过,真想下车揍人!”
没有一个中国人承认自己不讲道理,个个都肯定自己最讲道理。 问题是大家都不承认别人的道理,只承认自己的道理。
“道理只有一条,歪理却有一千条”,这是大家共同认定的道理。 但是“一条道理比较不容易找”,不见得你说的就是那一条道理。 “千条歪理比较容易撞”,随便撞一下,便出现一条歪理,可见你和我一样,都是胡乱撞出一条理来。
2
理不易明
中国人通常不会有话直说
实际上,中国人“各有道理”,并不是有意的。 而是各人怀着不同的立场和心理,以致只看到自己的道理,否认别人的道理。
比如,竞选成功的,一定觉得自己的努力获得大众的肯定。 而那些失败的,就会抱怨这是不公正的结果,并且理直气壮地宣称“再来一次,如果真的公正,我就认输”。 赢,是我自己的功夫;输,是别人害死我的。这也是一种道理。
道理似乎是圆的,从这一个角度看,一大堆道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一大堆道理。
人只有一张嘴巴,同一个时间只能说一部分道理,存心反对的人,便可以用另外一部分道理来反击。
应该做而未做的事,我们可以说他: “没有担当,一天到晚研究,要研究到什么时候?” 应该做而做的事,我们可以笑他: “像这种简单易行的事,老早就该做了,不知道为什么拖到现在?如果没有慢五年,至少也慢了三年。”
做了而做得不好的事,我们可以批评他: “为什么事先不多开几次听证会,不多请教一些专家,不多听取公众的意见,弄成这种结局,到底谁应该负起责任?” 做了而做得较好的事,我们同样可以指责他” “作秀的成分大于做事!”
所以,“理不易明”才是中国人的大智慧。
道理多半是相对的,从这边说,可以说出一大堆道理。从那边说,同样可以说出一大套道理。 也因此,中国人经常不会有话直说,因为不知道对方会采取什么态度来回应。
比如你一坐上计程车,直截了当地告诉司机:“不要开太快。” 司机可能很不耐烦:“你怎么知道我会不会开得太快?告诉你,我生平最讨厌开快车,也最讨厌话说得太快的人。”
请问他这么说,有什么不对?
司机答话先含含糊糊,再单刀直入,可见中国人书读得多少,并不代表懂不懂得人性。
一般中国人,大多能够照道理去做,却未必说得出道理,因为他虽然不一定具有丰富的知识,实际上大多拥有中国人固有的智慧。 道理是相对的,大家都认为相当合理。 说话含含糊糊,目的在寻觅对方究竟站在道理的哪一端,以便决定自己的对策。
我们可以赞成他这一句话,也可以反对他这一句话,因为五千年漫长的历史,在正反两方面都提供给我们很多证据,随时可以取用,方便之至。
3
究竟谁有理?
说话的人比较重要
那么,话说回来,公说公有理,婆也说婆有理。 究竟谁有理?答案有好几个。 奇怪的是,这些可能的答案,最后都和“人”有关。
所以,中国人每听到一件事或者一个意见,通常会先问:这句话是谁说的? “谁说的”决定对或错、是或非、可以或不可以,同时也决定接受与否、要赞成或反对。
问卷调查在中国行不通,也是这个原因。 如果问卷必须填写姓名,不是被人揉成一团,摔到纸篓去,就是小心翼翼,挑选对答者有利的答案。 如果无须具名,一看编有号码,中国人会立刻提高警觉,认为是查对答卷人的密码,而有所戒慎。 完全没有记号的,放心作答,但是答卷人又可能有意让某些人难堪,而故意不按原意填写答案。 关键仍在于问题文字的不明确,以及弄不清楚这当中的话究竟是谁说的。
因而,中国人比较适合讨论,特别是面对面,连声音带表情都很清楚,又可以肯定话是“谁说的”,帮助自己拿定主意。
比如哥哥希望弟弟下午不要出门,在家帮忙做家事。 若是用商量的口吻说:“你下午有没有事情?能不能留在家里帮忙?” 弟弟通常会机警地回答:“还没有决定,因为我的同学可能会来找我。” 哥哥如果懂得假传圣旨,说:“爸爸说你最近玩得差不多了,希望你下午留下来帮帮妈妈的忙。” 这样的效果可能会好些。原因就是爸爸说的话,做儿子的当然要听。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每当听见一句话的时候,首先问“是谁说的”,然后以这个说话的人,来判断这一句话到底对或不对,以及你该如何应对。 表面看起来很落伍,并不科学,对不对?
但是,在中国社会,如果不问清这一句话到底是谁说的,请问依据什么标准,可以断定它对或不对呢? 当然,依据“是谁说的”来决定是非,也不是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态度。
我们不妨体认真理往往不在两者之一,却在两者之中的中庸之道,好好学习孔子无可无不可的原则,从问题的各方面来反问到底。 只要不执着于我的道理都是正确的,也虚心地听听别人的道理,然后衡情论理,比较容易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做出正确的反应。
现在,我们越来越不敢讲中国人的道理,更越来越讲不清楚中国人的道理。
长此以往,复兴中华文化,恐怕只有依赖保存古董,保留一些民间技艺,而对中华文化的实质,并没有太大的助益。 凡事,我们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道理,才能真正学会中国人独特的高明智慧,并继承发扬。
作者: 曾仕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