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不是蠢就是坏!” 这句颇流行的话,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人们对蠢与坏很难清晰地辨别,于是便将自己看不惯的言行,概而论之,要么是蠢要么是坏。
我也困惑很久,到底如何区分蠢和坏?直到最近偶然从徐贲先生的节目中得知,40多年前曾有一本奇书《人类愚蠢基本定律》,买来一口气读完,这才对什么是蠢什么是坏恍然大悟。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一本书,也就是一篇文章,大概有2万多字吧。
看书的重要快感之一是,有时书上的几句话能够一下子捅破一层窗户纸,让你久久萦怀的困惑骤然烟消云散。
比如若干年前读哈耶克,那种学术著作其实挺不好读的,但是有那么几句话,一个简单的解释,能给你带来电光火石般的感悟,一下子明白很多事儿。
《人类愚蠢基本定律》这个小册子,将我们以及我们的行为分类四类:聪明的,坏的,蠢的,无用的,然后分别予以界定。
那么什么是坏的,什么是蠢的呢?
简单来讲,一个人的言行如果有损于他人而有益于自己,这就是坏,一个人的言行如果既有损于他人也有损于自己,这就是蠢。
举例来讲,某年好像在西安,某人基于自以为的某种“正义”,在大街上将一个开日本品牌汽车的人打成了重伤,行凶者因此被抓而判了刑。这厮给他人造成了严重损害,也让自己坐牢多年,损人害己。这就是典型的蠢人蠢行。
还有一个经典的漫画,两只鸭子争论烤鸭是挂炉的好还是焖炉的好,全然不想它们所赞美的挂炉或焖炉,都是为了要它们的命而存在的。无论谁驳倒谁,这两只鸭子都不会受益,这也是典型的愚蠢。
对比而言,蠢比坏更糟糕。
比如,小偷的行为当然是坏的,一个小偷从我的口袋里偷走100元钱,但是这100元只是转移了地方,并没有消失。他损害了我,但是利己了。而如果他偷走我的100元后,然后把这100元烧成了灰,那就是蠢了,他损害了我也没有利己,白白地毁坏了100元。
你会说,谁会偷走100元然后再把他烧成灰啊,这不是神经病吗?仔细想想,社会上这种神经病的行为少么?把别人的财产强行剥夺,然后再把它毁坏,这种情况没有吗?不仅有,而且可能是打着很动听的口号。事后,我们觉得这就是神经病行为么?
对,蠢行就像神经病,它毫无逻辑毫无先兆,它为什么发作何时发作你根本就不知道,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此一对比,就足以说明蠢比坏更糟糕了——坏是有可能被预防和抵制的,而蠢总让人措手不及甚至无可奈何。
你开个日本品牌轿车,行走于闹市,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会被打成植物人吧。合法的车,合法的牌照,光明正大地上路,谁会预防被揍呢。就连那个施暴的蠢货,也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突然发作。
坏人知道自己干坏事,会有所忌讳,会躲人耳目。蠢货不觉得自己犯蠢,还会大声宣扬,让更多人知道。拦路抢劫的人,总要找人迹罕至的地方,而砸人轿车的,反而会在闹市区。再者,你被坏人打劫了,还可以报警,或者下次注意防范。
根据徐贲先生以及其他有识之士诸如马丁·路德金、华尔特·皮特金、卡洛·奇波拉等的总结,愚蠢的可怕与糟糕体现在(以下多属于摘抄、概括)——
愚蠢者不仅犯错,还会大声宣传自己的错,要让所有人都听见,甚至把蠢话当真理传播。
弱智只是对自己有害,坏只对他人有害,而愚蠢则是对社会有害。
恶行,或者是坏,是一种理性行为,可以被抵抗被预防,愚蠢是非理性的,无法防卫,它没有运行规则,毫无章法。因此勒庞说,神仙也干不过蠢货;狄更斯说,一个拥有健康消化系统的蠢货是无所畏惧的。
愚蠢通常不在于不当言行本身,而在于对这种言行的不当毫无知觉,甚至还会为这种言行自鸣得意。
愚蠢可以被包装成道德、理想、正义、忠诚,认真,真诚,坏不会。
由于愚蠢不像坏那样容易预防,因而世界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真诚的无知和认真的愚蠢。
在卡洛·奇波拉看来,除了愚蠢比坏更糟糕之外,愚蠢还遵循这么几个“定律”——
第一:愚蠢很普遍,愚蠢与智商高低关系不大,高智商的人一样犯蠢。愚蠢的人之多超出我们的预料,我们自己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蠢货。
第二:愚蠢的人,基本上以恒定的比例分布于任何人群之中,也就是说,精英群体里的蠢货所占的比例,跟文盲群体中的蠢货的比例,没啥区别。蓝领工人、白领职员、教授、诺贝奖获得者、政客,这些群体里,蠢货所占的比例没啥区别。别不信,有时候,一个精英比一个农民更相信“亩产万斤”,以及,有一些教授被称作叫兽真的不是污蔑。
第三:愚蠢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虽然是恒定的,但造成的危害却在程度上差别很大。如果愚蠢的人掌握了生杀大权,造成的危害会非常可怕。
第四:蠢行常常大张旗鼓地进行并被冠以美名。比如当年日本侵华搞“大东亚共荣”,比如当年我们大炼钢铁赶英超美。
第五:正常人总是低估愚蠢的破坏力量。正常人总是忘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蠢货打交道或结伴,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
当然,最可悲的不是我们无法辨别蠢人而与之打交道或结伴而行,而是我们有时候虽然已经辨别出了蠢货却无法将其摆脱。所以,愚蠢是一种公害,他损害双方的利益甚至整个社会的利益,而我们虽然知道却无能为力。
当然,除了蠢货、坏人之外,还有聪明人。我们要尽量与聪明人打交道。
按照那本小册子的定义,聪明人的言行不仅让自己受益也让他人受益。比如,你买一件漂亮的衣服,自己穿上好看,卖家也赚到了钱,这是聪明的行为。至于你读完这篇文章觉得毫无收益而且浪费了时间,对你而言这不是聪明的行为,但是不坏也不蠢,因为这至少没让你我都受损。
总之,生活中或工作上,我们要努力辨别聪明人和蠢人,辨别聪明的言行和愚蠢的言行。如此才可能远离蠢货摆脱蠢货,才可能多与聪明人打交道,人生才不会太糟糕。
作者: 海涛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