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广岛
【德】麦考·帕默 著
郎伦友 译
第八章 第七节
8.7 轰炸时在广岛市外的人的急性辐射病
轰炸那天住在广岛市外的有些人,后来进入距轰炸中心1公里之内的市区,他们中出现的急性辐射病症状是关键性的证据。虽然在许多资料来源【12,14,16,32,62】中都发现了传闻报道,但只有一项关于这个问题的统计研究,显然我们应该把这项研究归功于广岛的一位精力充沛的医生大雄仓根和他的学生志愿者的主动精神,而不是由美国和日本政府为进行此类调查而组建和支持的官方机构。
大雄的最重要的关键性发现要点如图8.3所示。进入轰炸中心1公里区域的许多人都报告了急性辐射病症状;在那些逗留时间超过两天的人中,受此影响的比例超过50%。苏托【34】所提供的其他的表格和数据清楚地表明轰炸时就在广岛的人受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当然这个群组中的许多人无论身在何处都会患上急性辐射病,不过那个时候靠近轰炸中心的人急性辐射病的发病率更高。(脚注10)
图8.3: 525名 轰炸时在广岛市外,后来进入轰炸中心1公里范围内的人中出现了急性辐射病症状,这是在该区域逗留时间的函数。数据源自文献资料【34】的表7。回归直线是针对样品量进行了加权的。急性辐射病症状包括发烧、腹泻、便血、粘膜出血、脱发以及全身无力。
Percentage of ARS symptoms:急性辐射病症状的百分比; Days spent within 1 km of the hypocenter:在轰炸中心1公里范围内逗留天数。
诸如大雄报告的这些发现当然无法用轰炸时释放的辐射来解释。为解决这个问题,有三种办法:
1,把这些发现归因于放射性尘埃或残余辐射,而且要假设得比官方估计的高得多。【34,155,156】
2,声明对这些发现有必要进一步加以分析,然后故意忽略。【36,第90页】
3,对这些发现毫无表示,置之不理。如果你猜测到了这种常用的方法,恭喜你猜对了。
后两种方法无需进一步评论。关于第一种方法,前面已经说明了,放射性尘埃肯定比官方估计的要低,而不会更高。没有任何根据过高地估计中子诱发的放射性。(脚注11)
这本书的主题——即导致“急性辐射病”的是硫芥子气而不是辐射——为后来进入该市的人患病提供一个现成的解释。人们都知道硫芥子气会持续存留,伯切特【16】在轰炸四周之后还注意到它的持续不断的臭味。风力带动芥子气的说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轰炸中心下风头患“急性辐射病”的人更多【155】,患癌症的风险更大【157,158】。虽然山田和琼斯【155】将该群组急性辐射病过高的发病率归因于黑雨中的同位素高β-辐射,但现存的黑雨样品中铯137的含量很低【6】,证明他们的解释说不通。(脚注12)
【脚注】
10:参考文献【34】的正文对距轰炸中心的距离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直接通信中,作者确认原本指的是“轰炸正下方的地面位置”,但通常用“轰炸中心”一词。
11:值得注意的是,两种互相排斥的说法——仅在爆炸时释放有害的辐射与放射性尘埃或感生辐射起主要作用——在文献中和平共处了几十年。在这个研究领域里,难题从来都没有得到回答,而是一直在拖延和回避——如果需要的话,就像这种情况,只能通过使用奥威尔式的双重思维来回答。
12:据说广岛的风是向西刮的。【157】山田和琼斯【155】没有具体说明黑雨的受害者在这个城市中的位置。然而益田在文献资料【159】中给出了一幅详细的地图,这幅地图是根据许多幸存者的陈述绘制的,表明这场黑雨在西北部最大。彼得森等人【157】发现西部的癌症发病率在增加,而吉尔伯特和大原【160】发现急性辐射病在北边最多,但低于西部的平均水平。急性辐射病需要很高的剂量,而癌症在足够大的人群中也可以由较低的剂量引起。因此,观察到的差异表明是分布相当不均匀的芥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