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149期
方励之专辑 第4期
(罗丹“思想者“)
1987年9月23日方励之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84研 王树军摄)
牛顿的大名对科大学生并不陌生。从高中以来,牛顿就是我们这些想成为科学家少年的偶像。根据百科全书介绍,牛顿才华横溢而且涉猎多个科学领域。他既是一个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还是一个神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发明了微积分和天文望眼镜等,而且所有这些科学成就都是在他27岁之前完成的。这些研究成果的任何一项都足以使他拿到一个诺贝尔奖。
牛顿的精神世界围绕着上帝。牛顿的继父是一位牧师。他上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要求学生必须是个牧师,或者具备基础神学知识。传说中那颗“带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苹果不是随意落到牛顿脑门上的,而是牛顿自己把脑袋伸到苹果下落的树底下。
信仰给予了牛顿研究科学的初心、信心和自信,以及非凡持久力。他相信上帝把真理赋予了被创造的世界,即真理就在世界里面,人类的责任是以理性的力量把被创造的真理寻找出来。牛顿凭直觉和信心,以及信仰把科学带到前人没有达到的高度。牛顿对万有引力的研究就是一个例证。
牛顿研究《圣经》。他一生最宝贵的时间都是在研究《圣经》。牛顿关于自然宗教的阐述清晰简洁。他在这方面的写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写作。在他的眼里,上帝就是被创造的大自然,以及在大自然中所普遍存在的理性和自然定律。上帝对世界的掌管也是通过理性和自然定律来进行的。
人类可以用理性去研究和索取大自然的知识,认识上帝的智慧,从而在知识中完善自我。他的这一见识有别于在牛顿出生之前去世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认为,科学的任务永远在寻求真理,而绝对的真理却不会被人类掌握。
《灵魂不死》的讲座
大二的时候,方励之先生主讲一场《灵魂不死》的讲座。讲座反响之剧烈,绝对达到全校轰动的程度,也让方先生自己颇感意外。许多科大学生至今仍有记忆。
讲座是在一个晚上。方先生刚从罗马访问梵蒂冈回来,感受满满的,一回到合肥就答应了校学生会的讲座邀请。学生和老师从傍晚开始聚集,很快坐满了新建的大礼堂。那些进不了礼堂的只能扒在窗户上,或站在礼堂外。
讲座题目是方先生临时取的,主线是探索人类的星球旅行,与其它星际生命交流。那些猜测有生命存活可能性的星球,最近离地球的,也是数十甚至上百或上千光年的距离,任何传统的生命星际旅行都无法实现。
方励之先生提出,可以把灵魂从人体分离出来,编程。当程序一旦抵达有生命的星球后,马上被下载到当地所安排的硬体上,代表来自地球的生命与外星人进行对话。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在唯物主义统领天下的中国,实在是震撼,因为关于灵魂的事是既不可思议的,也不可提及和讨论的,更不用说在公开场合言论了。方先生让我知道, 讨论灵魂的信仰也有合理性的一面。
我还第一次听到科学哲学 。方先生介绍了波普尔(Carl Popper)和库恩(Thomas Kuhn),两位代表科学哲学的人物。方先生认为,尽管科学家对同一事件或现象提出不同理论,但一个系统或一个理论成为科学社区里大部分人公认和接受的理论,是一个过程,一场比武,输赢不是权威或明星科学家的评判,而是根据一个黄金公理和原则:即理论的可重复性、简单性和优美性。
量子论的世纪大辩论
我上过的方先生其它四门课,均与爱因斯坦和量子论有关。在世纪量子大辩论中,涉及许多关于真理和信仰的讨论。
爱因斯坦说过:“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nd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宗教没有科学,则是盲目的;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爱因斯坦认为宗教和科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他认为大自然里存在着自然定律,而且这些定律不是随意的。“上帝不掷骰子”。在与玻尔(Niels Bohr)讨论中,爱因斯坦认为大自然有其内在的秩序,在定律里体现上帝的主权和目的。他认为一个完备的物理理论应该具有确定性、实在性和局域性。与玻尔所代表的哥本哈根派相反,爱因斯坦认为存在着一个离开(人类)观测的确定世界。
因为方先生的缘故,我在科大见到最后一位量子论大师、基督徒约翰.惠勒博士(John Wheeler)。惠勒是“黑洞”名称的提出者和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创立者之一,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哲学学会副主席。1982年,方先生邀请惠勒来科大讲座,全程是方先生做翻译。那时我们在上方先生的“原子物理”,所有同学都免费拿到一本由方先生编译的惠勒演讲集《物理学和质朴性》。
讲座中,惠勒谈到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涉及玻尔和爱因斯坦关于或然性和必然性的讨论,即所谓的上帝掷骰子之争。惠勒也介绍了墒增、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及统一场论。
惠勒讲座是一场关于东西方哲学、哲学和科学、思想实验的对话,讲座的风格和高度是如此令人向往和引人入胜,留下许多思考和赞叹,又常常联系到上帝本性,实在是一次思想大餐。惠勒有许多明星学生,其中包括了天才物理学家——CalTech的教授费曼(Richard Feynman)。
小结
“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是多年后我在《圣经.新约》罗马书第8章28节读到的。
方先生虽然不是一个基督徒,甚至到他的人生末尾,他未曾相信上帝,但他的教导、他的为人师表、他的真实、他的教室和校际讲座,处处让人看到一个基督徒所应该有的理性和睿智。学生爱他,他也爱和珍惜他的学生。一个非基督徒对一个基督徒学生有这样的启蒙,实在是奇妙和恩典。
我也因在科大的这些课程,做了许多课外阅读,让我摆脱了因为家庭信仰在同龄人中的自卑,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中,国家和社会常常把信仰看作是一种无知和落后、甚至是愚昧的。我因此消除了对父辈信仰的偏见和歧视,因为我知道我所信的,牛顿也信,牛顿的前辈开普勒也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瞬间》编辑部
许赞华 803|刘扬 815
黄剑辉 815|滕春晖 8111
沈涛 822|余明强 9115
Jay Sun 8364|陈风雷 786
吴钧 89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
读者评论:
我们是中国科大《科大瞬间》公众号在文学城建立的博客,这篇是转载校友的文章。欢迎关注此博客和我们的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
很遗憾没有机会上过方先生的课,但是我后来能信主,也得益于早年读过的方先生的几本小册子:“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从牛顿定律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宇宙的创生”,让我对唯物主义开始有所反思。
Things we already knew,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can be known
Things can not be known ,,
————————-
世界分三部分,已知的,未知但可知的,不可知的,,
——————————————-
This is our universe ,
Things we already knew,
Things we do not know but can be knew,
Things can not be k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