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简说几本韵书的来龙去脉

(2021-01-17 15:39:04) 下一个

简说几本韵书的来龙去脉 (读书笔记)

1.《切韵

总纂官纪昀在四库全书《重修广韵》五卷序言说:“初隋陆法言以吕静(著有《韵集》)等六家韵书各有乖互,因与刘臻,颜之推,魏渊,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八人撰为《切韵》五卷书. "  一万二千一百五十八字.  成书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的年号). 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长孙讷言为之注.

总纂官纪昀在《孙氏唐韵考》(清纪容舒) 一书序言说: 初隋陆法言作切韵, 唐礼部用以试士.

2.《唐韵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 陈州司法孙愐重为刋定, 改名《唐韵》. 《唐韵》全书5卷。北宋范鎮撰的《東齋記事》(1078年-1085年) 上說:“自孫愐集為《唐韻》,諸書遂廢”。 总纂官纪昀在《孙氏唐韵考》(清纪容舒) 一书序言说: 天宝中,孙愐增定其书,名曰唐韵. 《唐韻》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 

3.《重修广韵》《集韵

宋景德四年, 以旧本偏旁差落传写漏落又注解, 未备, 乃命重修, 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书成,赐名《大宋重修广韵》. 旧本不题撰人. 以丁度《集韵》考之,知为陈彭年邱雍等。《集韵》在仁宗宝元二年(1039)完稿。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字.

总纂官纪昀在《孙氏唐韵考》(清纪容舒) 一书序言说:《切韵》,《唐韵》后宋陈彭年等重修广韵,丁度等又作礼部韵略,为一代场屋程式.而孙氏之书渐佚, 唐代旧韵遂无复完帙.

序言还说:《广韵》和《唐韵》所收之字不同,有《唐韵》收而《广韵》不收者,有《唐韵》在此部而《广韵》在彼部者,有《唐韵》两部兼收而《广韵》祗存其一者.

4.《正韵》

《正韵》,《洪武正韵》的简称,是明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共16卷。于洪武八年(1375)成书,宋濂奉敕撰序。洪武正韵七十六韻本继承了唐宋音韵体系,在明朝影响广泛。总纂官纪昀在四库全书《洪武正韵》序言说: “明太祖既欲重造此书以更古法,如不诬古人以罪则改之无名”, “濂乃以私臆妄改悍然不顾,不亦颠乎”, “终明之世竟不能行于天下,则是非之心终有所不可夺也”. 因未善,后世不流传使用。

5.《平水韵》

到了金朝,有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其书今已散佚。1223年,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个韵部。

元初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则沿用106韵。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诗韵》、《佩文韵府》、《诗韵合璧》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共收录汉字9504个,全篇韵表采用繁体字(正体字)以便于读者检索查找。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6. 结语

《切韵》是现今所知的所有韵书之祖。今天流传下来的宋代《广韵》、《集韵》也是在《切韵》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后来成为近体诗标准的“平水韵”则是由《切韵》韵目的合用省略而来的。

唐代科举诗赋所用的押韵标准,即为《切韵》,《唐韵》。

宋代科举诗赋所用的押韵标准《广韵》,《集韵》。

明代科举诗赋所用的押韵标准是《正韵》。

平水韻是宋代以後元明清使用的詩韻系統。

7. 思考

(1)千年以来,音韵变化,大同小异。(2)不可以用近代人使用的平水韵反套唐诗,说唐诗出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