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中2023年的春节应该是在国内度过,但由于爸爸的突然去世,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和满天飞散的蒲公英,不知道自己该飞向哪里落在哪里。郁郁寡欢地度过了有生以来最为悲伤的新年和春节,在外地上学的儿子说你们来我这儿散散心吧,他正好要搬家,我们想也行,去别处可以分散下哀痛的心情顺便当个劳工。
其实两个月前我们刚去过儿子那里,参加他的本科毕业典礼,当时就待了三天,第一天到,第二天毕业典礼,第三天离开。他是典型的疫情大学生,疫情三年,半工半读,念完了一个本科,在学校线下上课的时间估计不超过半年,好在,未来他还有四年的时间来体验象牙塔里的学术气氛。
这一趟待得时间比较长,除了搬家就是纯粹的休闲。搬家很快,单身汉东西不算多,但也有大件,一个超大的电脑屏幕(40寸,可以同时分三屏)和一个大电视 (42寸)。新搬的studio非常小,连个放沙发的地方都没有,但他愣是放了这么两个大物件,我看着眼晕。但他有理由,大屏幕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大电视为了更好地娱乐,这样才不会抑郁。一句话,生活学习两不误。还装了环绕立体声音响,他把土包子的爹妈摁在床上,体验音效。试了试《星球大战》,飞机从背后呼啸飞过,爆炸声在耳边轰隆震动。
问我们效果好吗?为娘的使劲地点点头。他很兴奋地说:那下次回家给你们也装一套。我和他爹异口同声:千万别!
不得不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会享受生活,好在他没有花我们的钱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所以我们没什么可抱怨的,不仅没抱怨,还被送了个惊喜。他给爹妈一人送了一个iPad,背面专门镌刻了我们各自的姓名和属相。老土的麦子第一次知道苹果针对某些产品提供免费的镌刻服务,表情符号、名字、缩写、数字和日期都可以。
利用四个晚上,三人挤在一张单人床上看大片。为了完成菲儿的作业,我强烈要求看奥斯卡提名电影,四晚看了三部:《西线无战事》、《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和《悲情三角》,《悲情三角》实在是太长了,两个半小时,儿子第二天要起大早去很远的医院上课,只好分了两晚看。
看到不少博友们都已经写了很精彩的影评 - 《文学城奥斯卡影评》(菲儿天地),我就画蛇添足,简单写写自己的观后感。差生一回家就补交作业了,凭着端正的态度,菲儿班长怎么也得给俺个及格吧?
巧合的是,这三部电影或多或少都讲到了战争,涉及到了人性,也许这是本届奥斯卡的主题之一。
现实剧情片:《西线无战事》-战争与人性
这部电影改编自经典的反战同名小说。原著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这部出版于1929年1月的长篇反战小说令雷马克一举成名,没过多久就成为世界级畅销书(总发行量超过500万册),1930年被好莱坞拍成世界上首部有声战争片后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但它带给雷马克的除了荣誉,还有灾难。希特勒上台后,这部作品被列为禁书并被公开焚毁,雷马克被剥夺了国籍并被迫流亡国外,而仍留在德国的妹妹,被纳粹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处了死刑。
该书的故事背景是一战,讲述了还是一群年轻人从学校走向战场,从报名参战时的兴奋与激动,到饱受战火煎熬之后的恐惧与绝望、迷失与挣扎的变化过程,最终这些年轻人都没能活着回家。极权统治者对这样的声音是如此地害怕,因为希特勒当时需要的是视战争为力量之源的民族主义,这本视战争为敌人的书会让年轻人质疑战争的必要性并进而对当权者的决定产生抵触心理。1928年德国《福斯报》在开始连载雷马克的小说时,编辑评论道:“《西线无战事》是无名士兵的第一座真实的纪念碑。这部没有倾向性的小说,却是一座比石头还要坚固、比矿石还要持久的纪念碑。这纪念碑激动人心,充实人的头脑,给后几代人展示了最恐怖的战争纪实图像。”
2022年新上映的电影是该作品第三次被搬上荧幕。前两次都是美国人拍的,这次由德国人掌印,德国导演爱德华·贝尔格(Edward Berger)执导,应该说意义非凡。
这部新片和原著的内容有着比较多的不同,特别增加了多场鲜明对比的画面:这边是在战场浴血奋战、因为饥饿而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战士,镜头一转,那边是在大宅里夸夸其谈、喝美酒吃大餐的军队高层。
更令人愤怒的是德法明明已经签署了停战协定,但生效时间还没有到,电影中的将军为了满足自己所谓虚幻的胜利感,迫使战士们在停战前发动最后一轮攻击,结果葬送了主角保罗的性命。有评论认为新片中的保罗之死没有之前两部电影的结尾更富有诗意和寓意(1930年版的电影是保罗因为伸手抓向蝴蝶而中冷枪,1979年版的电影中保罗因为画云雀而中冷枪),我却觉得新片的结局和整部片的改编内容很契合,将军对战士性命的轻视导致了保罗倒在了战争结束的前一刻,这样的结局带来的冲击力更直接和真实,体现了权力掌控者荒谬且残忍的人性及战争的残酷无情。这些没有人性高高在上的战争狂人不会关心悲伤的母亲和残缺不全的年轻身体。
小说和电影中都有这样一个情节:主角保罗面对面刺杀法军士兵之后,内心非常痛苦和纠结,为什么人类要这样互相伤害?
在2022年翻拍这部电影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同年普京发动了自以为是"闪电战"的侵略乌克兰战争,至今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年。《西线无战事》所反映的一战时的德国也是同样,他们起初以为的闪电战最后持续了四年,而且以失败告终。
历史在重演。战争,无论多么师出有名,带给个体和个体背后的家庭都是伤害和痛苦。几千年的文明都无法阻止血流成河,什么时候世界能够真正无战事?地震、洪水、干旱、病毒等所带来的灾难已经让人类难以承受,人为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和谐社会将是全人类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吗?
黑色幽默片:《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友谊与人性
这部由英国导演马丁·麦克多纳(Martin McDonagh)执导的电影是典型的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的写照。故事发生在爱尔兰偏远的一个小岛上,小岛就是一个小村庄,大家都知根知底,没有惊喜,也没有惊吓,有的只是八卦和喝酒。
结果有一天,惊吓来了,两个好朋友中的一个无缘无故地不理睬另外一个了,而且用相当残忍的手段表达自己和对方一刀两断的决心,故事就此展开。具体情节不写了。
到底是爱之深导致恨之切?还是因为生活实在太平庸枯燥,而创造出来这场惊吓呢?
电影中唯一清醒的是两个女人,一个是被割席的那个主角的妹妹,独立自由,对两位主角的折腾忍无可忍,向往外面的世界,而且成行了;另一个是报丧女妖(即死亡的信使),冷眼看着岛上发生的事情,心里明白但又无法阻止各种悲剧的发生。最后死亡的不是两位主角,而是一位天真的年轻人和那头忠厚无知的驴。什么寓意?我想到了《西线无战事》,是不是反映了同样的意思?两位主角之间的翻脸其实就意味着一场战争,战争对年轻生命的碾压、对民众生活带来的灾难和影响无处不在。
小岛的远处总是传来枪炮声,爱尔兰的内战正在进行中,曾经肩并肩的兄弟好友反目成仇,兵戎相见。放眼地球,其实全人类本应该都是兄弟姐妹吧,但也一样反目,民族间被迫为敌,互相杀戮。
荒诞讽刺片:《悲情三角》-权力与人性
这部电影用荒诞不经的手法反映了现实世界中所谓的平等都是扯淡,这是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Ruben Östlund)的作品,他之前导演的《游客》、《方形》都在戛纳电影节中获过奖。
电影开场是时装模特试镜的场面,模特们被教导穿着不同价格品牌的服装要展现不同的神态:笑脸代表的是那些廉价衣服,比如H&M;衣服越昂贵,比如巴黎世家,就越要摆出一副瞧不起消费者的表情。
这个开场实际上就是后面三幕要反映的主旨:世界上哪里会有真正的平等,仅仅是作为外包装的衣服的品牌不同都能让同一个人变得趾高气扬或者低眉顺眼,何况你掌握了权力,这个权力可以存在于男女关系之中(性爱),也可以存在于服务关系之中(金钱),更可以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生存必需品)。
三幕的具体情节不介绍了,博友沈香、灰蘑菇、菲儿等都已经写了独到深刻的详细影评。
我只说下个人的观后感,我喜欢这部电影,讽刺感十足,导演无情地扯下了各种伪善的面纱:恋人间的虚情假意、权贵们的盛气凌人、清洁工翻身当女王后的颐指气使。
第二幕很多人不喜欢,因为有些画面确实让人感到恶心,但也许正因为如此的刻意,才让嘲讽的意味发挥到极致。有着马克思主义倾向的船长对贪婪的资本家非常反感,所以刚开船就不执行职责,把自己关在船舱里酗酒,之后又特意选择了这么一个暴风雨之夜来举办船长晚宴,通过船体的颠簸击碎了一切文明的幻象,使得一向自以为尊贵优雅的富人们不仅体面尽失,而且呕吐不断,丑态百出,躺倒在屎尿横流的环境里。而船长则在一旁边喝酒边冷冷地看着这一切,随后和卖屎的俄罗斯寡头借着醉意,你一言我一语地引经据典,大肆争辩,并通过广播传达给全船人:这是两种主义的互相对抗。
船长提到了1918年尤金·德布斯(美国工会领袖)在俄亥俄州坎顿市发表演讲时的一段话:“历史上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征服和掠夺,统治者只管宣战,而征战沙场的总是被统治者,他们义正言辞地让你相信,听从他们的命令去参战去送死,就履行了你的爱国义务。”
这又让我想到了《西线无战事》,这段话是不是非常合适的注脚?反战本应该是文明社会的共识,但现实呢?
《悲情三角》的精彩在于它并不是嘲讽任何一个特定的阶层或者性别,而是挖掘了人性深处最恶的那部分,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因为身份或者处境的转换而从高高在上变得低三下四、或从唯唯诺诺变得飞扬跋扈。特权会腐蚀所有人,这就是社会群体的痛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来约束人性之恶。
电影中所有角色的设定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都是有其特定的含义,性别、种族、国籍、阶层等等。
最后的开放式结尾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明明知道终于可以结束荒岛生活了,但因为灾难而变身女王的主宰者能甘心回到过去吗?品尝了权力三角顶端滋味的清洁工能甘心去做女模特的助理吗?
这部充满丰富寓意的“三角”,悲情且意味深长。
祝贺儿子大学毕业!太棒又可爱的年轻人。
另外,也感觉这次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中有几部可以互相注解~~。
问候麦子。
文明几千年,杀戮依旧不断,让人痛心疾首,真希望我们在有生之年不要经历这种残酷。
失去了亲爱的老爸,我们的这个新年、春节都过得不易啊,再抱抱麦子......生活仍得继续,一代人老去,一代人成长起来,一场生生不息的接力。
“西线无战事”拍得很真实,许多残酷的镜头我都不忍目睹。唉,但愿文明世界里的人们再也不要用残酷杀戮来解决争端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每一个生命都是可珍贵的,都能按自然的规律走完一生该多好。
悲情三角,蘑菇和六六也写了精彩影评,影片一定不凡,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不然怎会不约而同,都评这部电影?一定找来看看。
儿子好暖! 三人挤在一张单人床上看大片, 好温馨的场景。 影评写得很精彩, 找时间来看。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memory/1589613.html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是我另一个大赞的电影,
希望他和《悲伤三角》今年都有所斩获吧!
谢谢潇潇鼓励,我好好努力。祝潇潇周末愉快!
谢谢你对我这三篇简单影评的总结,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祝采心周末愉快!
我偷个懒,简单写写观后感。你的影评我还没来得及赏读,回头去学习。
松松说得对,给儿子搬家也是乐在其中,所以心甘情愿当劳工。孩子们比咱们会生活,我们以后也要像菲儿说的,别太苦了自己。祝松松周末愉快!
儿子的学校只有听诊器仪式,还没举行,据说两周后 :)第一步迈开了,能不能坚持到底就看他自己的毅力了。
赞同你说的:邪恶总是会出来搞事情的。持久的和平只能是梦想了。
是呀,孩子们追逐着一切时髦的东西,我们则在原地踏步,一代一代就是这样过来的吧。祝花花周末愉快!
现在的孩子真是最不用担心他们的生活,把自己照顾得比在家还舒服。我盼着什么时候像亮妈那样,儿子毕业工作顺利,女友稳定,这样心理上就算彻底解放了。
儿子那个小屋子,我刚开始很担心,装不下他那些物件,最后居然都安排妥帖了,挺不容易。蘑菇的两个儿子加上一个准儿媳都那么贴心那么省心,我就偷偷羡慕下。祝蘑菇周末愉快!
那么好的效果,为娘点头,又摇头不要:-)
儿子的房间很整洁,好教养!
赞麦姐的文字一向清晰深刻,继承了老爸媒体人的优质。
麦姐跟儿子之间的亲子互动温馨、融洽、幽默,好感染人,让我都想孩子啦。小家伙独立生活能力真强,而能学也会玩儿的孩子,其实更有潜力:)
三段影评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对影片背后的人性所有的共同的恶劣不堪进行了探讨,让我不看电影也满足了。赞赞赞:)))
麦子的三部电影影评都写得非常精彩!必须大赞!很有深度、有独到的见解!尤其评论《悲情三角》写得非常好,因为我有写,就特别关注了:)我看台湾网上有些人评论说,第二幕是导演想表达的精华,麦子的影评也表明了这一观点,很棒!“ 特权会腐蚀所有人,这就是社会群体的痛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来约束人性之恶。” 非常喜欢麦子这句话,很有道理!
谢谢麦子好影评分享!第二部电影我还没有看,读了麦子的好影评,下周一定找来看看。顺祝麦子周末愉快!开心快乐每一天!
麦子才思敏捷,文采飞扬,不愧为你父亲的女儿!
麦子大手笔,三篇影评,太强了~~
给儿子搬家也是乐在其中,儿子是事业和娱乐都不耽误啊:)
儿子已经迈出医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了,:)穿白大褂宣誓的时候,一定很激动吧?
三篇影评,写得都很精彩!掷地有声!非常喜欢!
和谐社会将是全人类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吗?
邪恶,是人的属性之一,除非人类灭绝了,否则邪恶总是会出来搞事情的。
周末愉快!
我儿子也是乱买一些时髦东西,我们一脸懵圈,大眼瞪小眼,他就特开心。估计心里在想,“哼,你们也有今天”。
那些个电影我都木有看过,评论不动,留给你们吧。
抱抱麦子。
給娃娃搬家,麥子寫得很溫馨,難免不想起自己的過往。一輛皮卡,我們載上女兒的全部家當,驅車9個小時,去到歷史名城,東西搬進世界名校的學生宿舍,當晚與室友父母們共進晚餐,次日起早便在回家的路上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非常值得回憶的時光,一晃已經十七年了。
这三部电影一部都没看,看大家的影评,也许会看看那个 悲情三角。
小麦子帅哥真棒,赞好几个!那么小个房间两个大屏幕还有音响,真是啥都不耽误,了不起的年轻人!很高兴看到麦子回城,问好,周末愉快!
谈到给大学生搬家,我搬了8次(4 次帮儿子搬,4次帮外甥女搬)。
打错字了,应该是“麦子一语中的,无关乎亲人还是富人,说到底就是人性的丑恶“
《西线无战事》的结尾好沉重。麦子关于对俄乌战争的联想很有意义。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还没看。友谊的小船有时候真的很容易翻。
《悲情三角》的第二幕我不喜欢,主要是觉得可以点到为止,没必要屎尿横流拍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劲头,感觉有的画蛇添足的不堪。。。当然导演有他的用意。
非常赞同“把《悲情三角》的精彩在于它并不是嘲讽任何一个特定的阶层或者性别,而是挖掘了人性深处最恶的那部分,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因为身份或者处境的转换而从高高在上变得低三下四、或从唯唯诺诺变得飞扬跋扈。特权会腐蚀所有人,这就是社会群体的痛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来约束人性之恶。”,麦子一语中的,无关乎亲人还是富人,说到底就是人性的落地。
再次感谢麦子记者的雄文,把三个电影都剖析得这么全面深刻。
娃用的大屏幕跟我的一模一样哈,我的工作得分两屏,来回拉数据。自从我居家上班,俺家老人看不成电视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