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内容基本虚构,请不要对号入座,妄加猜测。不经允许,请勿转发)
六十多岁的"胡侃",多数周边人只知他姓胡,没几个记得他全名。因为此君喜欢无中生有,天花乱坠地自吹自擂,因此,人送外号"胡侃"。他长得人高马大,穿上西装,配双皮鞋和一副平光变色眼镜,再加上他善高谈阔论的口才,常给人斯文,有学问的最初印象。但与他稍有接触,就会发觉他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饭局上一坐,他便开始海阔天空,漫无边际地忽悠。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中共政治局委员XXX,他便开始吹嘘: 该人过去在他手下工作。他同学XXX现在是某省省长。他如果不到美国,在中国当个副省长应该没有问题。听别人说高考,他也煞有其事地讲述他当年的高考多么难,录取率是如何低。有人明知故问: "那是哪年?" 他不无尴尬又色厉内荏地说: "1976年"。在座人皆鄙夷不屑,此事又被落为笑柄。世人皆知,1976年是最后一年靠开后门,凭推荐上工农兵大学,哪来高考?说到台湾,他一本正经地说: 连战先生的老爷子是他爷爷家以前的老邻居。在场人都嘲笑他无知和胡侃,因为连战家族几代都久居台湾。
最近,"胡侃"心情又特别烦,可谓是内外交困,烦上加烦。半年多前,他又被公司解雇了,至今仍没正式工作。他自己也不记得这是他第多少次失业。老婆赵文英经常在家里家外,明里暗里挖苦他吃软饭,靠老婆养活,没出息。他现在也习惯了老婆对他的揶揄。他自己也确实觉着没面子,但人家说的是实话,他也只好装孙子。人若无羞耻心便天下无敌。更麻烦并令他头痛的事是,不久前,他与前妻生的女儿正式邀请他参加在中国家乡举行的结婚典礼。他觉着自己欠女儿太多太多,内心万分愧疚。也是因为他吹嘘自己在美国混得如何风生水起,几年前,女儿希望他能资助自己到美国留学。因赵文英的吵闹和不许,以及他自己的确无实力支持,最终他也没敢同意。总的来说,不论什么原因,离婚后最大的受害者是双方共有的未成年孩子。"胡侃"与前妻离婚时,女儿才八岁。稍有点人性的离婚犯错一方都应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和感到愧疚。他十分希望自己能参加女儿婚礼,用行动表示自己对女儿的愧疚和弥补亏欠。但是,眼下令他棘手的是: 他不可能指望赵文英给钱,但自己手头又确实没有钱。曾经仅有的一点偷藏的私房钱也早被自己无私地"送"给了赌场和"赞助"了站街女。自打赵文英发现他嗜赌成性和信用卡上欠下说不清道不白的巨款后,就没收了他仅有的两张信用卡。他手头再无钱可自由支配。这让他如何回国参加女儿婚礼?每当想到此事,他内心无比烦恼,但又无解。他时常懊恼地问自己: 怎么混得这么惨?
人们常说: 性格决定命运。他混到今天这处境,完全有它的逻辑和必然。"胡侃"在中国北方某地曾有一家。原配妻子端庄贤慧,温文尔雅,心地善良,对"胡侃"体贴入微,照顾有加,而且她还有一优势,就是出生于高干家庭。当初,"胡侃"也主要就是冲这点与她恋爱结婚,希望将来能借助老泰山之力改换门庭,升官发达。虽出生于高干家庭,但前妻毫无那些家庭出生孩子常见的骄气和傲慢。她知书达礼,孝敬公婆,吃苦耐劳,为人和善,家务事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特別是她与婆婆关系十分融洽和睦,亲如母女,令外人羡慕。女儿健康活泼,聪明伶俐,接受了父母双方遗传下来的优点,完全一副美人胚子。"胡侃" 的妈妈,对孙女关怀之至,尤其,她还是小学老师,熟懂儿童心理。在她的精心教育和辅导之下,女儿讲文明,有礼貌,真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80年代末,"胡侃"在高干岳父的运作下,在家乡的政府机关还混上了副科长。虽有一幸福家庭,但他总不明就里地感到美中不足,这山望那山高。这个世上最可怕的是人的欲望。欲望越多,就会越不满足,就会越不快乐,就会有越多烦恼。
一切的改变发生90年代初,"胡侃"在岳父大人全力运作之下被公派美国留学一年。那个年代,相较美国,国内在各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他到美国唯一目的就是"渡金",并没有多少心思学习。到美国不久后,"胡侃"搭同学便车去了一趟赌城拉斯维加斯。这一趟让他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穷奢极欲,酒池肉林,纸醉灯迷和夜夜笙歌。尤其当看到街上那些身着曝露,穿着性感的妙龄美女可公开卖淫,让他春心颤动,跃跃欲试。只恨自己囊中羞涩,错投娘胎,前半辈子白活了。所有这一切都令他万分震撼,羡慕和向往。难怪他后来酒后恬不知耻地吹嘘自己教国内来美客户怎样找妓女和如何嫖娼。无意中也曝露了他对风月场所轻车熟路的恶习。从赌城回校后,本质就是极端势利和自私的"胡侃"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包括拋妻弃女,也要留在美国,开启人生新篇章。当然,也是他烦恼的开端。
居留美国合法而最快捷的路径就是与美国公民结婚。不久,"胡侃"的目标就盯住了刚离家不久,毫无社会阅历的年青女大学生赵文英。在进一步了解到赵文英出生于越南华侨难民的单亲家庭,家境贫寒,缺乏家庭温暖后,三十多岁的"胡侃"便使出浑身解数向刚二十出头的文英发起全面进攻。 "胡侃"不仅使出了善吹牛逼的绝招,而且功心为上,她缺啥给她补啥。他像慈父长兄般对文英嘘寒问暖,甜言蜜语,煲汤送饭,购物送礼,据说每天送花是必做功课。情窦初开的文英被他哄得神魂颠倒,鬼迷心窍。不久,她就被连哄带骗拉上了床。"胡侃"是情场高手,干柴烈火,床第之事早已食髓知味,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师傅认真教,徒弟虚心学。几经颠鸾倒凤,巫山云雨,鱼水交欢,让初尝男欢女爱之趣的文英欲罢不能。在得知"胡侃"在中国有妻室女儿后,文英才如梦初醒,发觉上当受骗,但她已是身怀有孕。文英是个性格偏执,孤僻,敏感,脾气古怪而任性的女性,平时很难与人相处,包括自己的手足。"胡侃"是她的初恋,也是她唯一的"知己"。在"胡侃"抹鼻子,擦眼泪,寻死觅活,海誓山盟,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等手段之下,文英也就只得屈尊俯就,自甘堕落,并在随后不惜为此与单亲母亲闹翻,甚至威胁要为爱情而殉情也在所不辞。文英这种明知对方是有妇之夫,仍不幡然悔悟,小三插足之寡廉鲜耻的行为实难被原谅。而"胡侃"为获得移民身份之一己私利,不惜抛弃糟糠之妻和幼小女儿。这种有悖世理伦常的,极不道德的,让人厌恶和不耻的行为实为男人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同时,"胡侃"也欠下文英他这一辈子还不清的孽债。一对男女共同做出这一不道德,情理不容,伤风败俗的坏事也为他(她)俩日后生活点下烦恼的种子。当得知此消息后,"胡侃"母亲便气血攻心,面红耳赤,呼吸急促,倒地昏迷。被送医急救苏醒后,她从此半身不遂,至死也不原谅儿子。然而,原配妻子确很大度,毅然决然地同意离婚。她说,一纸婚约不可能真正束缚住他。既然他心都变了,还要这婚约为何?离婚后带着女儿的前妻没有再嫁,孝敬前公婆依然如初,令家人及邻居敬佩。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俩位偷吃禁果的现代亚当和夏娃,从此各自内心都背负着愧疚,自责,后悔和互相报怨的沉重精神包袱。文英不久为"胡侃"生了个女儿。但是,无论从身材,容貌,智力,性格等各方面,此女儿,非彼女儿。从此,为了养家糊口,"胡侃" 外出打工,什么活都干,只要给钱。"胡侃"也奢望找个正式的,体面的工作。但他在工农兵学员期间学的仅有的一点专业知识,在毕业后的政府机关工作的几年里早遗忘殆尽。再加上他那点连话都说不成句子的英语,他也就只能在华人圈子里转转,碰碰运气。由于他有善吹嘘的口才,至今也找到过几个以华人为主要客户的推销产品的工作,但大多好景不长,工作不稳定,居住常无定所。文英因自小缺少亲情关爱,想找一个像父亲一样关爱自己的男人,但又不想像女儿一样孝顺父亲; 而"胡侃"找文英则纯粹是为了解决身份问题。另外,他要的老婆是一个像妈妈一样可照顾自己的女人,但他又不愿像儿子一样听话。因此,这一对结合在一起,以后生活就可想而知了,贫贱夫妻百事哀。
俗话说: 缺啥显摆啥。凡缺少自信,內心自卑的人都非常在乎别人的态度和眼光。因此,也就可理解为何"胡侃"常常会编造一些虚幻的谎言来掩饰自己的无知和借此来抬高自己。而且,喜好吹牛和说谎的人,总怀疑別人话的真假。也许是因为家庭生活不尽如意,他总是从负面的角度去看待,理解和评价世间一切。因为做过亏心事,为安慰自己,平衡自己受到谴责的良心,他看谁都向他俩口子一样,是男人必嫖娼,是女人必偷汉。有人觉着"胡侃"有臆想症,因为他可随时随地制造谎言,捏造点别人的八卦。稍了解他的人对他都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他本身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和新闻。人生如同一场戏,每个人都在戏中扮演一个角色,但该戏没有剧本,不可重来,每人为自己的言行和选择承担后果。有时,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胡侃"也会情不自禁地问: 自己的一生成功和幸福吗?如果人生可重来,自己还会做同样选择吗?虽说对前妻和女儿的愧疚,对自己所犯之过的自责,对家庭和生活现况的失望,常令他叹惜,后悔和烦恼,但每当情况稍有改善,他又恢复小人得志的样子。"胡侃"也许就是因为太精明,事事想占巧,才落到今天这个令他有诸多烦恼的境况。哲人说: 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若要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近在身。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