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钦(Kōchi)被称为印度的"鼓浪屿",我相信这一定是中国人给起的名字。可是,中国人哪一位,什么时候,为什么把科钦上这一美名,我查遍了中英文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和网上介绍科钦的各类文章,仅在穷游锦囊的文章中看到了这一提法。
科钦市是喀拉拉邦最大的城市,市区人口67.7万,面积为94.88平方公里。科钦大都市圈人口为210万,面积为440平方公里。现在的科钦市分为两部分,东部的科钦堡(Fort Kochi)和麻坦彻里(Mattancherry),西部的埃尔讷古勒姆(Ernakulam)
我很喜欢鼓浪屿,尽管二三十年前去过,鼓浪屿独有的美还深深印记在心里。没到科钦之前,我想科钦一定很像鼓浪屿,否则它绝不会称为印度的"鼓浪屿"。我抱着这个想法而去,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我的结论是印度没有"鼓浪屿",把科钦称为印度的"鼓浪屿",其实并不准确,也不恰当。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在此提出来仅供大家讨论。
我从科钦的工业和交通中心埃尔讷古纳姆乘高速船来到了科钦的老城科钦堡,一下船就看到在又脏又坏的路面上行驶着大小车辆,马上直觉地告诉我这哪像既干净又整洁还没有机动车的鼓浪屿呀。
穷游锦囊里写到从地理位置上说两者(即科钦和鼓浪屿同样是伸向大海的一块孤地。实际上鼓浪屿是一个小岛,称得上是一块孤地。我的理解是科钦伸向大海的部分是指科钦的老城区。老城区是建在泻湖土地上的,它不是孤岛,与印度大陆相连,特别是从印度大陆的科钦东部的新城区有铁路公路大桥与老城区相衔接,此桥名为Venduruthy bridge,于1936年建成,近年又重新翻建了。科钦怎能称得上一块孤地呢,它一点也不孤独。
穷游绵囊中写到两者历史上曾被各国列强殖民而形成了如今杂糅东西的独特风格。历史上科钦长期被列强所占领,1503年到1663年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1664年到1813年被荷兰人占领,1814年到1946年又成了英国的殖民地。科钦的殖民地历史长达443年。而鼓浪屿的殖民地历史非常短暂,1842年英国军队占领了鼓浪屿,1845年英国军队从鼓浪屿撤出了。1902年清朝政府害怕日本侵略福建沿海地区,宣布鼓浪屿为外国公共租界。1941年日本战领了鼓浪屿,1945年鼓浪屿被国民党收回了。鼓浪屿两次成为殖民地,但作为殖民地的时间不到十年。实际上殖民地和租界在土地所有权和治外法权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要说杂糅东西的独特风格科钦和鼓浪屿还有一点点像。科钦有十五世纪中国郑和下西洋留下的中国渔网,有十六世纪初建的印度第一个教堂,有450多年前建的葡萄牙宫殿,还有历史悠久的犹太社区。鼓浪屿岛上的建筑三分之二都是二十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的民居。这些建筑有外国人建的,有华侨建的,更多的是本地富人建的。这些鼓浪屿百年历史老宅与科钦四五百年前的宫殿和教堂是无法相比的。
只有1.8平方公里面积和2万人口的厦门市思明区的鼓浪屿与喀拉拉邦最大的城市科钦在体量上也相差太大了。
在我的眼里印度的科钦真的不像中国的鼓浪屿。
鼓浪屿的位置。 科钦的地理位置。鼓浪屿的照片,源自网络科钦的教堂科钦皇宫的内部科钦犹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