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CBC上有关加拿大和台湾防范疫情的比较, 看了文章才知道在这次台湾和加拿大在差不多的时间报告了疑似案例,可是截至到3月21日,台湾只有153例确诊, 两例死亡,而加拿大超过1000例确诊, 12例死亡。
台湾目前学校照常上课,饭店继续营业,物资供给也没有出现短缺。所以文章聚焦的问题就是台湾怎么做到的? 加拿大从台湾的经验里面可以学到什么?
作为一个面积只比温哥华岛稍稍大一点点的海岛, 台湾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345,969人,人口密度650.62/km²。而加拿大998.467万平方公里,人口3,534万,人口密度3.5/ km²,从人口密度上来说远远小于台湾。 做为人口比较集中的安省, 面积也有1,076,395平方公里,人口按2020年初统计有14,711,827人,人口密度14.7/ km²,还是远远小于台湾。所以从地理条件上来讲,加拿大比台湾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是为什么疫情在台湾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呢?
第一就是台湾很早就开始了物资控制,市民购买防疫物资包括口罩和酒精等等是限量供应的,这样既保证了物资的充足,也减少了市民们的心理上的恐慌。第二就是他们对个人卫生有强制执行,这个主要是针对学校学生,从文章的图片上可以看到小学生们是排着队洗手。每个市民包括学生都必须戴口罩,除了吃饭时间,而吃饭每个学生前面都有一张隔离板,就像出租车司机的隔离保护一样,防止了病毒的飞沫传播。公共场所提供消毒液,进门之前会要求使用。
从这里面可以发现物资管控上面加拿大已经晚了,但是性质很严重吗? 我个人认为除了医生使用的防护物资,民众的物资应该不会太严重。为什么呢? 首先加拿大作为一个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农业大国,近百十年里面可能从未经历过严重的物资短缺,所以一开始没有想到去在销售层面上进行购买控制。而且就目前的情况看加拿大也的确有能力提供市民所需要的生活物资。
那为什么超市会出现厕纸洗手液短缺呢?这个就和现代企业为了保证最大盈利而采取的最佳供应方式有关了。简单地说就是现代化的物流使商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会尽可能压缩门店物资储备,就是最佳供应量。比如说我们村里的Walmart一天就是卖100包厕纸,那么做为中心配送的方式可能Walmart门店只需储存100包供当日销售,供货卡车每天都会送货过来这样门店就不需要为储存物资提供场地和人力了。可是突然需求增加到每日需要300包,那Walmart 门店肯定是没有了,报送配送中心进行调整也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甚至包括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调整,这需要时间,而这个期间Walmart还是每天上100包厕纸,那么市民会发现他们要不然就是一开店就去购买,要不然就是需要的厕纸买不到。这慌不慌呢?肯定慌啊,而且紧张会传染的,尤其是通过现代网络,谣言与 谎言并存,煽动与怂恿齐飞,普通人肯定要抢啊。终于加拿大各大门店从上周开始限制购买数量,我个人认为仅就厕纸和消毒液而言并不是加拿大生产能力或者是进口能力出现问题了,而是大家终于意识到了恐慌的情绪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想要平息只能依靠物资的存在,我相信厕纸和消毒液一定会有的,而限购在目前情况下也是必须的。
第二个问题对于加拿大来说比较困难的就是怎么可以做到social distancing。为什么呢? 加拿大不提倡健康人戴口罩,这个在疫情开始就是这个态度了。我查了一下WHO网站,对口罩还是不建议给健康人群,另外一个亚洲国家新加坡做为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在口罩的态度上去WHO一致,健康市民据说也不戴口罩。 那么飞沫传播作为主要途径的新冠病毒,我个人非科学判断,口罩还是应该有点用处的,尤其是人间距离无法保证两米的情况下,最起码戴着口罩飞沫出不来了啊。如果像我们这里人烟稀少,人和人的距离可以保证到两米,按WHO的解释也没问题。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太口罩,那就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尽量不靠近,不接触,勤洗手,勤消毒。好处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居家环境会更加清洁舒适。
Social distancing等到开禁了大家可以开始上班上学就会比较有挑战性了。不太好想像身边的同事到了吃午饭时间在lunch room会每个人拿出一个隔离板放到自己面前,而学校的学生就更不好控制了,我们亚洲孩子因为家长紧张可能会稍稍警惕一点,而对于家长自己都没有意识到2米距离的必须或者个人清洁消毒隔离的必要性,那真的是防不胜防了。
就目前可知的信息来说,新冠病毒的传播性非常强,而且表现症状有共性也有不同,所以非常狡猾。我们可以做到的只能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目前专家没改口,口罩供应也的确紧张,我个人是不会戴口罩也不会给孩子家人带口罩的。但是我一定会按照专家的建议洗手洗手再洗手,2米2米再2米,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家人。最后祝大家在2020年的春天多多享受个人空间,在安静下来的时候能够找到安静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