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
(一)
阖闾怀壮志 重用众贤臣
武圣归麾下 伍员尊上宾
灭徐谋役鬼 伐楚术通神
容忍诛妃憾 应叹志未申
(二)
丧师槜李恨悠悠 霸业成空眠虎丘
坟左池中剑尚在 寒光凛冽直冲牛
阖闾城
(一)
阖闾城建于公元前506-502年间,为防越楚侵袭所建之军事要塞,
近十年考古发掘,成果丰硕,地跨常锡两地,有几平方公里之多。
漫步古遗城 残垣闻柳莺
阖闾雠已雪¹ 伍相恨难平
点将台基圮 屯兵营垒倾²
兴亡亘古事 空自泪纵横
【注】.
1.阖闾雠未雪:这里“阖闾”,指阖闾城,雠指毁城之雠。
2.点将台、屯兵营均是阖闾城遗迹。
阖闾城建于春秋晚期,伍员伐楚还师,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大城在今常州境内,小城在今无锡境内。是军事要塞。
阖闾城地处吴、越、楚三国边缘,今无锡到马山途中。其东北靠环弯、胥山、照天湾,东南面向浩荡太湖,西南临南山,其地势十分险要,是战略要地,在此边防重地,建此军垒,展示了战略军事家的护国宏图。吴国筑此城,为防范楚越犯境,进则可攻,退则可守。
阖闾城内外传说古迹甚多。西城东南部有一土墩,传为兵器库遗址。西城外有练兵场和点将台,城东北胥山传为伍子胥屯兵处。整个城址依山面湖,形势险要,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战略要地。
《阖闾城》 清•秦松龄
阖闾城边日欲斜 阖闾城下晚栖鸦
吴宫草色明残径 震泽涛声满万家
定策已能归伍相 报仇何用付夫差
胥台麋鹿成尘事 此地时间起暮笳
【人物介绍】
秦松龄(1637∽1714)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无锡人。顺治乙未进士,入翰林,授检讨后罢归。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谕德。
○先生初入翰林,赋《白鹤诗》应制,中云:“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上重其有品。撰<毛诗日笺>六卷。
(二)
史载:“阖闾元年。……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陆门八,以象天八风;水门八,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
征楚吴王还国时 敕令伍子筑城池
象天法地祈洪福¹ 相土品泉选旺基²
湖壤移来堆堞垒³ 闾江开凿泊舟师
襟连震泽控三越? 背依龙山扼九陲?
怎敌夷光莞尔笑? 笑中城坍竖降旗
【注】
1.象天法地,指筑城前选址工作,考察环境、气象、风水、地势、交通各类因素。
2.相土尝水,指筑城前的选址工作,考察土质、地基、水质、供水条件等等。
3.《吴地记后集》“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
4.震泽,太湖别称。
5.龙山,阖闾城旁的山都是龙山余脉。
6. 夷光,又称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晋王嘉《拾遗记》卷三“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脩明,以贡於吴。”宋范成大《馆娃宫赋》“左擕脩明,右抚夷光 。”
《经阖闾城》 唐•杜牧
遗踪委衰草 行客思悠悠
昔日人何处 终年水自流
孤烟村戌远 乱雨海门秋
吟罢独归去 烟云尽惨愁
【背景材料】
史载征楚还国,阖闾令伍子胥所建吴城,名为阖闾城,南扼三越,西拒强楚。常州无锡交界处有一城,临近太湖,自古以来便以“阖闾城”为名,还有“城里村”、“城外村”等地名;
《越绝书》谓吴王阖闾“徙治胥山。”此地有山名胥山;
《吴越春秋》载:吴王在伍子胥自刎后,以皮革裹尸投之于闾江。此处有一条古河名闾江,直通太湖。
唐人陆探微著《吴地记》留下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齐门,北通毗陵。”毗陵即今常州。从大比例地形图上可以看到,阖闾城有古河道直往北通淹城,即通向毗陵。
《吴地记》另有记载云“阖闾城的子城在无锡富安乡,大城在阳湖界内十六都八图”阳湖,即武进县,清时称阳湖县。可见,阖闾城大城在今常州境内、小城在无锡境内。曾获得过“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的另一重要收获是发现了龙山石城,第一次确认了春秋时期的吴国长城。就建筑年代而言,“吴长城”仅次于楚长城和齐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