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如果抵抗熵增
上一篇文章《谈谈我对熵增理论的理解》运用熵增定律分析我们的生活、社会和历史,这篇文章从这些大层面的论述缩小回来,专门谈谈运用熵增定律分析我们的修行。
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薛定谔说:“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生命熵增说明生命在一步步走向混乱、走向衰败,只有努力克服熵增,实现负熵才能逆转这个态势。修行本来就是在做负熵功,但是实现中很多人偏偏把修行玩坏了,不见负熵,反见熵增。
为什么会这样?不妨重新看一下熵增定律成立的两个必备条件:第一,系统封闭;第二,没有外力做功。要实现负熵,只要打破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当然也可以同时打破两个条件。
首先,我们要灵活去看待“系统”这个概念。“系统”是一个定义可大可小的概念,看站在什么层面、角度来说。
例如把整个中国看作一个系统的时候,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无疑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必然走向熵增。但是以当时清朝的某个行政地区来看,把它看作一个系统,如果治理这个行政地区的官员包容大度、集思广益,实行有效的管理政策,广泛与外地进行经济交流,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那么这个行政地区内可以实现负熵,越来越繁荣。由此可见,系统是可大可小的,小到一个人,大到整个世界,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当我们把一个人作为一个系统来看的时候,只要他努力修行佛法,他就会获得来自佛菩萨的加持力,这是一个外力做功,那么他就应该实现负熵。这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中并不如此简单。我常常看到很多学佛的人自诩修行多年,但是他的身体没见好转,生活没见改善,很多纠缠已久的问题没法解决。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简单,把一个人跟他所修行的法门合在一起,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就能看出问题来了。
现在有些法师讲经说法,常常提倡要修清净心,鼓励信徒少接触人,最好不接触,少管事,最好啥事都不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清净心。于是信徒们就听话照做,真的不怎么跟人接触了,真的很少管事了。把这个人跟他所修行的法门当作一个系统来看,当他不怎么跟人接触,当他不怎么管事之后,其实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迎接它的只有不断的熵增。这种情况下,一个人怎么可能修得成功呢?
《中庸》里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真正的修行都是在人群中修成的,离开人群而修,修得出来的不是成佛,而是成魔、成妖、成怪。
再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这经文说得足够明白了,修行人只有跟众生接触,在饶益众生当中才可能成就菩提,离开众生就是离开了菩提。由此可见,清净心要修,但不是脱离大众来修,而是在大众当中修,只有这样修成的清净心才是真清净,那些离开大众修出来的清净心,一旦回归人群中生活,往往不堪一击。
很多修行人因为受了错误的观点指导,总是试图脱离群众,不管人事,去修一个想象中的清净心,最后将自己逼向一个封闭系统,长此以往最终使自己的福报损耗尽,系统走向崩溃。
有些人为了修所谓的清净心甚至采取闭关的方式,这样看起来很精进,其实问题很大。
我们看一下古人是在什么时候选择闭关的呢?开悟之后。开悟是什么境界?开悟是一个可以从自性汲取能量,可以与十方诸佛菩萨互动交流的境界;表面上开悟的人闭关在小小的关房当中是封闭系统,实际上他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不过他开放的对象是面向十方法界,而不是拘束于小小的人世间,我们外人看不出来而已。
为什么开悟了要闭关?原因有两点:一是少受干扰,争取时间,继续提升自己的境界;二是出于谦虚的考虑,不能明说自己开悟了,只好以闭关暗示有意者可以到关房请教。古时候闭关,如果有人来请教,必须什么问题都能答得上,这才是开悟的境界,如果有一个问题答不出来,那么都不是开悟的境界,来请教的人就会把他从关房里面扯出来,停止他的闭关。
今天的人为求清净心,脱离人群去闭关修行,问题很多,必须慎重考虑而后行。
有人或许会说,修行不是从佛菩萨那里获得外力了吗?没错,单单看这个人,以这个人为一个系统来看,他精进修行是不断获得来自佛菩萨的加持,似乎得到了外力做功,克服了熵增。但是具体而言,还得看他怎么修法。
现在有一些法师提倡一门深入,不能掺杂。这种提倡中最明显的就是净土宗教义,除了念净土宗的经典,除了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其他所有行为都是掺杂,都是无意义的。我听说有的法师大德甚至走得更极端,他们提出连净土宗的经典都不用念了,只要一心念一句佛号就行,所有问题都靠一句佛号就能解决掉。
真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掉?我看是所有问题都出来了。这种说法已经严重偏离佛经本义。《无量寿经》说要“一向专念”,那是指一个人求往生极乐世界的做法,你如果一心一意求生极乐世界,一句佛号念到底,我赞叹你;但是如果你世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办,你还要求健康、婚姻、生子、发财、长寿等等,你也一句佛号念到底,我只能说做法与想法南辕北辙。
我遇见过不少受到这种极端净土宗思想影响的人,他们那种满满的、无知的自信让我看了哭笑不得。这样的一种修行方式,把一个人和一句佛号合起来看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当中,不管多努力,最终都是“死路一条”。我讲的“死路一条”意思就是除了往生极乐世界,其他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更可怕的是,很多念了大半辈子佛的人最终也没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更可怜了。
自性本是万德万能,正如《坛经》里面说的那样:“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每一个佛菩萨代表了自性无限能量当中的一种能量体系,我们修持哪一个佛菩萨的法门就是在接受这种能量注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状态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细读《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代表了自性中一种引导众生超越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的能量,但是这股能量对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则没有相应的效果。我不否认有很多人念阿弥陀佛也获得了自己求某件事成功的感应,但这样的感应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加持所成,而念佛的时候消业障所成。
相比之下,药师佛的本愿更具直接处理我们日常生活所求的功效,例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里面说的:“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换句话说,药师佛代表了自性中一种满足我们长寿、富饶等等愿望的能量。
当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我们念药师佛不如念阿弥陀佛更直接相应,反过来当我们想求长寿富饶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不如念药师佛更直接相应。这说明每一个佛菩萨代表着自性的一种能量体系,我们必须有选择地让哪一种能量注入我们的生命,这是我们自己要考虑清楚的事。
为什么我上面说净土宗一句佛号念到底最终是“死路一条”,因为他所获得的能量体系只来源于阿弥陀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会出现严重的熵增。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长期只从一个修法中获取能量,那么把他和他修的法门合在一起看,就会形成一个封闭系统,慢慢就会出现熵增。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克服这种熵增呢?我建议最好能同时有多个不同佛菩萨的修法,这样的话可以获得来自自性不同的能量,这对于丰富一个生命的状态来说是很重要的。
有人可以能会说,这样不是违背了“一门深入、长期专修”了吗?对此,我想作两方面的解释。
第一,我觉得修法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一专兼多”,也就是说可以有一门深入修行,同时兼容多门。就像高考那样,同时考六个科目,我有一个科目非常强大,几乎每次都拿满分,另外五个科目我也不错,每次都能拿比较高的分数,这样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偏科呢?
第二,什么人可以只专修一门呢?那也是开悟的人才能做的事。上面说了,开悟是一个可以从自性汲取能量,可以与十方诸佛菩萨互动交流的境界。那么对于一个开悟的人而言,他专修哪一门都是一样的。
除了“一专兼多”的做法,还有什么做法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抵抗熵增呢?
还有一个做法,那就是让“一专兼多”的这个“一专”动态变化,意思就是说某一段时间内以这个法门为“一专”,过了一段时间,由于自己的状态改变了,生活需求不同了,那么又把这个“一专”转为修另一个法,把原来修的这个“一专”放下或者放到“兼多”之中,成为“兼多”中的一项。
我把这样的修法称为动态的修法,它是随机应变的,而不是静态不变的。目前来看,整个佛门大部分的人还是以静态的修法为主。很多人选择了一门专修就终生不变,那样修法太死板、太机械了,墨守成规必然没法应对我们如此丰富的生活需求。
有些朋友问我平时修什么法?我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我是一种动态的修法,随时都可以变化,就像生病了就吃药,哪有一种药包治百病的呢?我就对症下药,随时处于改变中的。
本文写到这里,应该说把修行应对熵增的方法都说明白了。最后补充一下,上文为了说明问题,对净土宗现状中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批判,望大家不喜勿喷。我批判净土宗的不妥之处,不代表我排斥净土宗,相反我是以净土为归宿的。
我很明白,一个人即使寿年过百,也终将难免一死,我们尽一辈子再努力修行也难敌业力;最终而言,阿弥陀佛是我们超越轮回最好的选择,极乐世界是我们最好的出路。所以,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是我们最后的归宿。